1.3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22秋·甘肃平凉·八年级统考期末)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这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社会现实而难以实现
C.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2.(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农民战争,它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其“新”体现在
A.统治集团内部腐败、不团结 B.遭到清政府和列强的合力镇压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创建了政权
3.(2022秋·甘肃平凉·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4.(2022秋·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他用“煮豆燃萁”形容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与此对应的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5.(2022秋·甘肃兰州·八年级期末)《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下列关于这一文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被封为干王
B.未能付诸实施
C.提出向西方学习
D.提出有田同耕
6.(2022秋·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7.(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期末)李大钊说:“太平天国运动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8.(2022秋·甘肃酒泉·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是指( )
A.中央地方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长期封锁围困
9.(2022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石达开 D.李秀成
10.(2022秋·甘肃酒泉·八年级期末)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拜上帝教教义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1.(2022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首民谣应是出自(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2.(2022秋·甘肃白银·八年级期末)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火烧圆明园 (2)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3)金田起义 (4)太平军占领南京
A.(1)(2)(3)(4) B.(1)(2)(4)(3)
C.(3)(4)(1)(2) D.(3)(4)(2)(1)
13.(2022秋·甘肃定西·八年级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这样做
A.实现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鼓舞了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的斗争
C.提出废除封建制度,改革内政的主张 D.扭转了太平军在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14.(2022秋·甘肃酒泉·八年级期末)下列文献属于太平军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是( )
A. B. C. D.
15.(2022秋·甘肃金昌·八年级期末)“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义和团揭帖 D.《民报》发刊词
二、填空题
16.(2022秋·甘肃天水·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三、综合题
17.(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政权?该政权定都哪里?写出该政权的两位领导人。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文献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因为绝对分配土地而不能实现,《资政新篇》因为严酷的战争环境而没有实行,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肯定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A项;《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而不是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将小农经济理想化,没有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兴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这是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B项正确;AD项在过去旧式的农民起义中都有体现,排除AD项;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不是“遇到的新情况”,排除C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可知,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C项正确;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题意信息不符,排除A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与题意信息不符,排除B项;《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D符合题意;北伐失利与题干的“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无关,排除A;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排除B;安庆陷落与题干的“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不符,排除C。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天京事变的性质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定都田径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不是《资政新篇》,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被洪秀全封为干王,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政新篇》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施,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题干“《资政新篇》”是解题的关键,联系《资政新篇》的作者、内容、实施情况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兴起,故A不符合题意。洪秀全称天王,是太平天国领导人,故B不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故C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土地制度为核心的革命纲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否定型选择题,亦称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方法: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7.A
【详解】根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知,李大钊认为利用宗教的方式建立所谓的天国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A项正确;这段话是指明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不是没有实行宗教改革和不能充分依靠人民,排除BC项;是否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并没有在李大钊的这段话里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是指在清政府与外国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的,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新的情况,排除AB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自称天王的洪秀全,A项正确;杨秀清是东王,石达开是翼王,李秀成是忠王,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C项正确;拜上帝教教义与土地纲领无关,排除A项;《劝世良言》是基督教新教派最早的中文布道书,排除B项;《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C符合题意;ABD都没有这个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发生在1858年,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发生在1853年,故正确的顺序是(3)(4)(2)(1),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这样做鼓舞了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的斗争。选项B符合题意;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A排除;提出废除封建制度,改革内政的主张,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扭转了太平军在军事上的不利局面,与《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B。
14.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它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这是 太平军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A不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C不符合题意;《天演论》是严复的遗嘱,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因此这段文字出自《天朝田亩制度》。选项A符合题意;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B排除;义和团揭帖内容,如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等,C排除;《民报》发刊词,阐发三民主义思想,D排除。故选A。
16.《天朝田亩制度》
【详解】考查点:《天朝田亩制度》。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等信息可知,该题干主要表述的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本题干填:《天朝田亩制度》。
17.(1)太平天国。天京(或南京)。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
(2)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3)《资政新篇》
【详解】(1)依据图一信息《天朝田亩制度》可知图一中的“天朝”是指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由此可知,《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3)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更符合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