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05: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0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2022秋·甘肃平凉·八年级统考期末)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1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
A.1933年 B.1931年 C.1934年 D.1932年
2.(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统考期末)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3.(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期末)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
A.它创立了中华民国 B.它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C.它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它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4.(2022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律宣告戒严;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其直接目的是( )
A.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 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5.(2022秋·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10年5月23日,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 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其中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成立中华民国 ④发起“公车上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2秋·甘肃定西·八年级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由此可知,该法律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肯定了自由民主的原则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7.(2022秋·甘肃酒泉·八年级期末)“南京全城署局、学堂、商店及各营、各炮台、各兵舰商轮俱悬旗申庆。次日,日本驻南京领事铃木电告日本外务大臣:‘今日市中遍悬国旗,过路行人已全无垂发辫者。’”材料反映的是
A.武昌起义胜利
B.中华民国建立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8.(2022秋·甘肃金昌·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9.(2022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
10.(2022秋·甘肃天水·八年级统考期末)“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开启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D.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11.(2022秋·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许倬云认为,19世纪以后的一百多年,每次外来的侵侮,即引发内在的反应,一步一步寻求实质的船坚炮利,走向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再从民族国家的理念演变成孙中山提出的多元秩序。这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思想主张演变的轨迹是
A.自强求富—民主科学—变法图强 B.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民主共和—变法图强 D.民主科学—变法图强—民主共和
12.(2022秋·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25年他临终遗言中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表述。他当时没有完成的最主要的革命任务应该是(  )
A.创办黄埔军校实现国共合作
B.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
C.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3.(2022秋·甘肃金昌·八年级期末)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4.(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期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5.(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期末)清朝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都说“我们大清怎么怎么样”,当然明朝的百姓则自称“大明如何如何”,百姓自觉地把自己隶属于某一个朝代。而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这说明(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辛亥革命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
C.辛亥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D.辛亥革命唤醒了国人民族意识
16.(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期末)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并实现了民族独立
17.(2022秋·甘肃兰州·八年级期末)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你认为可以作为开端的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二、填空题
18.(2022秋·甘肃天水·八年级期末)1912年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参考答案:
1.D
【详解】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公式是:1911+民国年=公元年。1911+21=1932,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1912……孙中山……变局……创举”及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这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故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中华民国的成立,C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这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该政权的“旧邦新造”,A项正确;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05年废除八股取士,排除C项;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临时大总统权力的限制,是为了防范临时大总统的权力过大,防止袁世凯等人专权。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B;材料未体现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内容,排除C;从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可以看出,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D错误。
5.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成立同盟会,确立革命纲领;创办《民报》,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与共产党合作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公车上书是由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的,不合题意,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①②③,故选A。
6.C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可知,《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则是民主主义。故C符合题意;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说法过于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而非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政治相关的权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今日市中遍悬国旗,过路行人已全无垂发辫者”,可知剪掉了辫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选项B符合题意;武昌起义胜利是1911年10月;黄埔军校建立是1924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1927年;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文件不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D
【详解】根据材料“废两千年帝制”“先行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他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项正确;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与对联内容不符,排除A项;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与对联内容不符,排除B项;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与对联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皇帝倒了”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故A符合题意;B是从移风易俗而言,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破除封建守旧思想的信息,排除D。故选A。
11.B
【详解】“一步一步寻求实质的船坚炮利”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走向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再从民族国家的理念演变成孙中山提出的多元秩序”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12.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实现国共合作。故ABD不合题意;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孙中山当时没有完成的最主要的革命任务应该是选项C,故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3.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D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B项;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重要一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戊戌变法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C项;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戊戌变法没有,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了国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门。所以“辛亥革命之前国民意识模糊,老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排除B项;辛亥革命宣传三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没有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并不是结束了封建的思想,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属于政治近代化,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并没有实现民族独立,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推翻了封建制度,也没有实现民族独立。辛亥革命后的封建思想依然存在。为此新文化运动从思想上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17.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历史事件由"帝王专制史"转变为"民主政治史",说明了该历史事件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恢复帝制。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18.南京
【详解】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