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任务二《自由朗诵》
1.下面对《艾青诗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其主旋律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歇颂。
B.《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沉的眷恋之情。
C.《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一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之情,是他的成名作。
D.《礁石》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描写了礁石在海浪一次次地冲击下,兀自屹立不动的形象特点。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关雎》选自《诗经 周南》。
B.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陋室铭》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的作品。
C.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民族的悲伤与反抗,诗句整齐、警策。
D.《简 爱》中,当简 爱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她放弃一切,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3.下图是乘风组绘制的鲁迅和艾青的足迹图,并标注了对应作品。请参考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在A处填上对应的地点,B处填上对应的作品。
(2)组员在整理中发现,行走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请你从两位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人物的足迹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中外经典名著塑造了众多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精神品质在文学星空熠熠生辉,影响深远。下列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你最欣赏哪一位?请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你欣赏该人物的原因。
①扈三娘(《水浒传》) ②简·爱(《简·爱》) ③大堰河(《艾青诗选》) ④沈琼枝(《儒林外史》)
5.艾青趣读:小语在阅读《艾青诗选》作品中发现艾青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绘画美,他拿起画笔,邀请你共同体验这一份美。
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嘻笑地
射在沙漠深处
一九三二年二月三日 苏伊士河上
知识卡片:意象组合方式1.意象交错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2.意象并置指的是两个以上(含两个)意象以并列的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为连结它们的主要纽带。3.意象叠加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
在读该诗时,小语发现本诗结构加上色彩后可以形成下面这样的一个闭环,他发现:
意象组合的特点:整首诗形成了一个圆形结构,由“阳光”始,经过“①____”“暗的风”“②____”“暗的旅客的心”,又回到“阳光”。所以这首诗采用了③______的意象组合方式。
从色彩角度,我发现其明暗的变化规律:④______。根据这些意象,我分析这首诗的情感:⑤______。
6.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一个是那样黑,/黑得像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像棉絮;/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
这是诗人艾青在《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中的诗句,运用_______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一个________的主题。
7.任务二:表格中是三位同学在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的读后感标题,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书名,将标题补充完整。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昆虫记》 《简 爱》 《傅雷家书》 《艾青诗选》
①探索生命世界 发现科学真理——读《 》有感
②纸短情意长 教诲记心中——读《 》有感见书如见面 家教意义深——读《 》有感
③诗歌颂光明 拳拳爱国心——读《 》有感
8.小文在阅读《艾青诗选》时采用了以下阅读方法,请完成下表。
阅读方法 具体阅读内容
把握诗歌意象 如长诗《向太阳》借(1)____________这一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体味诗歌情感 如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如《鱼化石》,诗人由鱼化石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9.名著阅读。
作品名称 选段
《大堰河——我的保姆》 ①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红星照耀中国》 ②“传说A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苏区。”……“虽然A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的妹妹很像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还亲自背伤员。他的妻子也是如此。”
(1)选段①的作者是__________,抒发了对大堰河__________的情感。
(2)选段②中的A是谁?概括出他的形象。
10.名著阅读
九年级二班最近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阅读名著后,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分小组对不同的作品进行了探究:
(1)第一小组举行了关于《艾青诗选》的问答赛。
问题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太阳”;
问题二: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作答。
(2)第二小组读名著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典型情节作者用“三……”来概括,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请你在《西游记》中找出一个也用“三……”来概括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探究的是科普作品《昆虫记》,请你以该小组成员的身份,写几句话,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大家。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1.这首诗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作者(笔名)_______。现代诗人,他的成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爱国主义”在诗人的作品中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请结合这首诗所描写的意象,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D.《礁石》采用了象征手法,礁石象征中华民族,所以“《礁石》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的说法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C.“诗句整齐、警策”表述有误;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不求整齐划一,诗行长短错落;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有大气的风格,呈现出自由诗的明显特点,如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
故选C。
3.(1)A:仙台 B:《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铁窗里》《太阳》《煤的对话》《春》《笑》《黎明》《复活的土地》等亦可)
(2)示例一:我选鲁迅。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绍兴到南京,他见识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他阅读《天演论》,认识自己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越发明显,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从中国到日本仙台,他认识了为人正直善良,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在看电影事件中也见到了中国人的麻木和弱小,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
示例二:我选艾青。艾青的诗歌创作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巴黎到上海,他改绘画为写诗,在狱中抒发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的挚爱与怀念,认识到借诗歌去思考国家命运,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从上海到延安,抗日战争和延安生活让他认识到诗歌能够驱逐黑暗,展现中华民族的振奋精神与英雄气概,如《向太阳》中,土地和光明成为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解析】
(1)
本题考查名著的掌握。
根据积累可知,结合《藤野先生》的提示可知A处是日本仙台,《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结合“上海”可知,此时作家艾青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煤的对话》等作品。
(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名著内容阐述行走的过程,以及作者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过程。言之有理即可。
一、鲁迅。根据足迹图,在绍兴,鲁迅是快乐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了他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而在南京,鲁迅思想上有了变化,例如《琐记》一文,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在日本仙台,鲁迅对自己及自己的追求有了进一步认识,例如《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
二、艾青。根据足迹图,20世纪30年代前,艾青在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后来艾青归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认识到诗歌的力量,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在延安,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创作的大量诗歌,例如《黎明的通知》一诗,艾青不仅把黎明拟人化,而且把自己化作黎明,和黎明合二而一,借着黎明,倾吐了自己的情愫与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艾青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
4.示例一: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提人的绝技。在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矮脚虎”王英,之后又战胜了欧鹏。虽后来不敌豹子头林冲被活提,但其英勇之气丝毫不减。
示例二:简·爱敢于反抗。她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和表哥的欺侮,她奋起反抗;她勇敢追求平等自尊的爱情一—在身份地位与罗切斯特差距悬殊时勇敢表明自己的心意,在知道他还有一位活着的疯妻后主动离开。但在桑菲尔德府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又毅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照顾他、陪伴他。
示例三:大堰河是一位普通而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勤苦操劳、仁爱善良,她像对亲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示例四:沈琼枝是一个特立独行、性格鲜明的女性。她重名节,敢于反抗,逃到南京后靠手艺和才艺养活自己;她精明干练,有勇有谋,为追求人格独立和尊严而斗争。面对官差索贿,她态度坚决而从容,这种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令人尊敬。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著人物的掌握。从四个待选人物当中选择一个,结合名著内容表述自己喜欢理由即可。
扈三娘,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简 爱,是一个善良、纯朴、勤劳、勇敢的女孩。在生活上,她独立自主,勤奋进取;在爱情上,她追求平等;在社会上,她敢于反抗,谋求自由。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在苦难中挣扎,遭遇了许多挫折与坎坷,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不畏惧困难,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社会的压力和非议。
大堰河,是艾青的保姆,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辛苦操劳,她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乳儿,在他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大堰河,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的代表,正是这片如同慈母一样宽阔的土地和这个伟大的祖国,尽管她受尽欺辱,满身疮痍,历尽沧桑,然而却永远不失母性和母爱伟大的光辉。
沈琼枝,《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常州才女,善诗书、重名节。因不从盐商宋为富,父女遭迫害,只身流落金陵,以卖诗沽绣为生。后被盐商状告逃婚,求助于杜少卿,在公堂上作诗证明自己的才华,打动县令,放她还乡另嫁。她是一个具有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光辉形象,从这个形象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子,而且从中看出了沈琼枝的有勇有谋,她要将一切事情原委弄个究竟后再做打算,看出了她的反抗斗争不是莽撞糊涂的瞎闹一气,而是明白就理的为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
据此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来分析即可。
5. 暗云 暗的沙土 意象并置 亮色-暗色-亮色 诗人行船在海上,在这一过程中他看到的是“暗云”“暗的风”等灰暗的画面,这其实象征着作者本抱着美好的信念去体验生活却感到现实与理想有着巨大反差的艰辛、晦暗,但诗人最终能将灵魂挣脱出那种晦黯的境地,“阳光嘻笑着”,这里阳光的意象表达作者最终更加坚定地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世界露出笑脸,他的内心仍有希望。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诗歌情感的把握。
①根据“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可概括出此处应填:暗的云。
②根据“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可概括出此处应填:暗的沙土。
③这首诗形成了一个圆形结构,由“阳光”始,经过“暗的云”“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旅客的心”,又回到“阳光”。这几个意象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这是把两个以上(含两个)意象以并列的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知识卡片”中的“意象并置:指的是两个以上(含两个)意象以并列的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为连结它们的主要纽带”可知这首诗采用了“意象并置”的意象方式组合。
④根据题干“从色彩角度”可知,本题应结合这首诗中关于色彩的内容进行分析。这首诗先写了“阳光”,阳光是亮色。接着写了“暗云”“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旅客的心”,这是暗色。最后又写了“阳光”,这是亮色。据此可知,这首诗明暗的变化规律是亮色-暗色-亮色。
⑤《阳光在远处》是著名诗人艾青1932年作于异国他乡的诗作。22岁的海外游子在辛劳中奔波。远离故乡,远离亲人,远离祖国。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一次又一次经受了异国他乡的世态炎凉。诗的第一句喷泻而出。也许这一句“阳光在沙漠的远处”是写实的。诗人在船上看到了“阳光在沙漠的远处”的真实情景。很自然、很贴切地写出了这一画面,突出的是阳光。单看这句诗,似乎很平,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和后面的诗句连起来看,便可看出这句诗的份量。这句诗不仅是写实,而且具有了象征意义。接着,诗人紧紧抓住第二句中的“暗”字,在下面的句中连着用了三个“暗”字,成为这一首诗的脊梁。这几个“暗”字,一次比一次重,直至落到“暗的旅客的心啊”,似已有千钧之力。前面的“暗云”、“暗的风”、“暗的沙土”,都是为“暗的旅客的心啊”服务的,使人一步步走入旅客的心,而这颗心暗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最后一句“阳光嘻笑地/射在沙漠的远处。”和第一句呼应,并加强了效果。特别是一个“射”字,传神地写出了阳光的神态。总的来看,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对比。阳光,是一种象征,象征光明,象征温暖。而却“射在沙漠的远处”,且是“嘻笑地”。而船上“旅客的心”却是“暗”的,这个暗字,把“旅客的心”中种种积淤完全概括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索余地。一明一暗形成震撼人心的对比。这里阳光的意象表达作者最终更加坚定地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世界露出笑脸,他的内心仍有希望。
6. 对比 反对种族压迫(或者反对殖民主义或者关心黑人命运)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艾青1954年7月17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停留期间,因对这个城市黑人区的贫困情况有所感触,而创作的一首速写式短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不公道世界的揭露和控诉,特别是对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
“那样黑”与“那样白”,“多么舒服”与“多么可怜”,“在不住地哭”与“要唱欢乐的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种族歧视”的揭露和谴责,对黑人命运的关心。
7.①《昆虫记》
②《傅雷家书》
③《艾青诗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的掌握。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故第一空“探索生命世界 发现科学真理”说的是《昆虫记》。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故第二空填写《傅雷家书》。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故第三空填写《艾青诗选》。
8. 太阳 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体悟诗歌哲理(或“体现诗歌的理性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向太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4月创作的一首长诗。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高度热情和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信心。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鱼化石》是艾青在1978年重返诗坛之后久被压抑的情感的释放,是诗人“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世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这首诗运用隐喻手法,把鱼比喻为人,语言朴实,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辩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具体到本诗则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这样既避免了象征、暗示的晦涩,又不致说理枯燥,从而达到平易与深邃、象征与哲理的有机融合。《鱼化石》是一首饱含哲理的诗歌,因此可采用“体味诗歌哲理”的阅读方法。
9.(1) 艾青 感激、怀念
(2)贺龙 智勇双全,性格急躁却很谦虚,忠于党,关爱战士。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全诗分为四部分,结合“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可知,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2)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选段②中的“传说A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苏区”可知,选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的《贺龙二三事》,其中向斯诺讲述贺龙故事的是李长林,A指的是贺龙。
根据选段②“传说A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苏区”可知,贺龙英勇;根据“虽然A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可知,贺龙性格急躁却很谦虚,忠于党;根据“他的妹妹很像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还亲自背伤员”可知,贺龙的妹妹同贺龙一样,都关爱战士。
10.(1) 土地 《大堰河——我的保姆》
(2)示例:三打白骨精、三调(借)芭蕉扇等
(3)示例:《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围绕作品,自选角度回答即可)
【解析】
(1)
考查对名著常识的识记。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五岁以前被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8岁他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去法国留学,两年以后回国。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监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2)
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了解。从《西游记》中找出一个用“三”来概括的情节作答。如: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三入无底洞等。答案是多元的。
(3)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概括。《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答时,能围绕着《昆虫记》的主题、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来写推荐语。如: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11.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12.诗歌中出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其中土地是诗歌的中心意象,它是祖国命运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精神文明的象征。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即使痛苦到死也不愿离开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充满了炽热深沉的感情,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根据“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这首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发表于《十月文萃》,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其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他的成名作是 《大堰河——我的保姆》。
12.
本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及运用。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丰富词库,培养语感,锻炼筛选、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审清题意,注意创新。
诗歌中出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作者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以及土地在作者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作者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构成了作者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这种感情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土地”的意象也凝聚着作者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如作者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诗中,作者的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虽然悲哀但却博大,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但却苍劲有力,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正是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作者笔下的另外三个意象便顺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形容词,“风”前面加上“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就把“河流”“风”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象”,就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但是作者意犹未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执著的爱。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