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3.1 力 重力
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注意】
施加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1、定义: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受到受力物体的反作用
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思考】物体间是否接触才能产生力?
一、力
一、力:
【思考】
竖直向上射出的子弹,是否受到向上的推力?为什么?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C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使物体发生形变(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变化).
3.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或弹簧秤来测量.
【引申】天平
2、力的作用效果 :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力的图示:
(1)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F(要有标度: 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补充】
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无转动趋势的物体作用点画在中心,杆画在实际作用点
步骤:定标度
画线段
标刻度,画箭头,写符号
2、力的图示:
3、力的示意图 :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即可
FN
【例2】如图甲所示,物体A对B的压力是10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写出步骤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说明:该压力的施力物体是A,受力物体是B.
FN
FN
解析:画力的图示,需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本题选5mm长的线段表示2N的力.
(2)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
长度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
线段上加等分划度线.如图乙所示,
用O点代替物体,从O点竖直向下画
一段五倍于标度(25mm)的线段.
(3)在线段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1.按力的性质(产生原因和产生条件)分: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力。
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强调】
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
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
【引申】动力:
阻力:
三、力的分类:
1 、产生:
2、 重力三要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大小:
测量:测力计
测量原理?
四、重力
具体强调一下
重力的测量
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二力平衡,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G
F
重物
但物体变速运动时,则二力不再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并不等于物体重力
1 产生:
2 重力三要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
测量:测力计
计算:
测量原理?
G=mg
比例系数g=9.8N/kg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在地球上不同位置g的取值略有不同,没有特别说明按9.8进行计算
【注意】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F
G
在赤道和两极上,万有引力、重力方向一致
指向地心
垂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G
G`
1 产生:
2 重力三要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不是地球引力
大小:
测量:测力计
计算:
测量原理?
G=mg
比例系数g=9.8N/kg
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方向:
作用点: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
在地球上不同位置g的取值略有不同,没有特别说明按9.8进行计算
四、重力
1、定义(P47):等效替代
2、实质: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五、重心:
3、位置:由质量分布和形状共同决定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
【引申】 薄板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找出。
F
F
O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位置、放置状态、运动状态无关。
物体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画重力的图示时,将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注意】
举例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B 只有在空中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离开了地球不受重力
D 地球上任何物体均受重力,与物体是否与地球接触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E 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F 质量一定的物体在地球上所有地方的重力相同
练习1
D
练习: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重力的作用点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 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重心
C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D 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练习2
B
把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的匀质铁链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练习3
把一个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翻倒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
练习4
谢谢观看
课后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