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7 16: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新课导入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发展史。
2.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价值。
3.通过地理环境分析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认识到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学习目标
1.地理位置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导学目标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境内)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产生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595年
公元前539年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波斯帝国消灭了新巴比伦王国。




城市遗址
汉谟拉比
空中花园
2.文明历程
目标导学二古代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汉谟拉比死后,国内何种矛盾激化,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约前1894年-约前1595年)
汉谟拉比通过什么措施使得王国达到全盛?
汉谟拉比
(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
1.汉谟拉比的统治:
军事
政治
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统一
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统治
制定了法典
王国达到强盛时期
法律
2.两河流域文明:
楔形文字
①楔(xiē)形文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②太阴历和60进位制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
观看视频,了解《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马什
权杖象征权力
体现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存卢浮宫)
古巴比伦城
2.原则:
“同态复仇”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2.内容:
①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积极: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②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消极: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3.评价:
古巴比伦王国
伊拉克战争中无人看管的古巴比伦遗址
伊拉克极端组织用电钻破坏文物
战争的诅咒似乎不肯放过这个消失的“伊甸园”,战争的创伤在一点一点侵蚀这个古老文明的血肉。
战争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课堂小结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展历程
出现:
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
文明成就
60进位制
约公元前24世纪
汉谟拉比
约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
太阴历
文字:
历法:
数学: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课堂训练
1.(2023 兰州)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2.(2023 宜昌)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