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
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18m/s,位移是s=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
2.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3.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4.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各个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是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D.某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这段位移跟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5.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质点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时的速度
C.瞬时速度是指质点刚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D.质点在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是指质点在该位置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即时速度是6m/s,16s末到终点时的即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7.一辆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3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s,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率为( )
A.4m/s B.5m/s C.5.5m/s D.6m/s
8.榴弹炮击发后,炮弹在膛内的位移是1.8m,经0.04s飞离炮口.炮弹在膛内的平均速度为 ,炮弹离开炮口时的速度是指的 速度.
9.某物体沿直线前进,在第1个10s内的位移是50m,第2个10s内的位移是45m.那么此物体在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第2个1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整个2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
10.物体沿直线向前运动,第1秒内的位移为5m,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第3秒起物体做速度为15m/s的匀速运动.则头5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1.物体沿直线由A运动到B,且知在A与B点的即时速度和AB间的平均速度均为10km/h,A与B间距离是20km.由此,某同学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B点和AB间,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相同的
B.物体在经过A点和B点时,每小时的位移是10km
C.因为此物体由A到B需2h,故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运动
D.物体不一定是做匀速运动
12.一辆汽车以速度v1通过前三分之一路程,以速度v2=50km/h通过其余路程,且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7.5km/h.那么,汽车在头三分之一路程中的速度大小v1为多少?
?
?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C 6.D 7.B 8.450m,/s 瞬时 9. 5m/s 4.5m/s 4.5m/s 10.12m/s 11.D 12.25km/h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
1 下列关于速度的叙述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 火车以76km/h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B 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
C 公路上雷达测速仪测得一卡车速度是56km/h
D 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是4m/s
2 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 B C D
3 下列关于速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是在位移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度
B 瞬时速度是在时间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度
C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 平均速度是某段位移始末位置速度的平均值
4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
5 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m/s
B 小球第3s末的速度6m/s
C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km/h
D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km/h
6 一位小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50m处的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整个跑步工程中,他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7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15m/s B 6.7m/s C 13.3m/s D 无法确定
8 一旅客坐在一辆速率是54km/h的火车中,迎面从旁边的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150m, 速率为36km/h的货车,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 )
A 6S B 10s C 15s D 30s
9 两潜艇相距一定的距离,以相同的速度v成单行纵队航行,后艇的水声定位器发出的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0,已知从发出信号到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为t,求两艇距离
10 一列队伍长120m,正以某一速度政府匀速运动,因为紧急情况需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工程中队伍前进了288m,求通讯员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各多大?
11 一艘驱逐舰用90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处正在匀速航行(同方向)的航空母舰,驱逐舰追了270km才追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是多大?
答案
1 BCD 2 D 3 AB 4 C 5 C 6 B 7 C 8 A 9 略
10 432m,288m 11 50km/h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24 km/h
B.0
C.36 km/h
D.48 km/h
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8.图示为某物体的s—t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 ,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是 ,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 ,4 s内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是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km.
10.某质点沿半径R=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圆周.该物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1.相距12 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乙的速度是3 km/h,有一小狗以6 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
参考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析:题目中的“7s末”“9 m/s”和“10.2 m/s”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变速运动.“100m”和“10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m/s=10 m/s
答案:C
6. B
7.解析:第一种情况:设前后两段时间均为t,则,总位移s=v1t+v2t,总时间为2t,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第二种情况:设总位移为s,则前后两段位移均为,物体经过前后两段位移的时间分别为
t2=
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 ;
8.解析:由s—t图象知,物体在第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1=1 m,速度为v1=1 m/s;从第1s末至第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v2=0;第3 s末至第4s末,物体返回(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3=-3 m,速度v3=-3 m/s.
物体在4 s内的路程为
s′=1 m+3 m=4 m;在4 s内的位移为s=s1+s2+s3=1 m+(-3) m=-2 m,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0.5 m/s.
答案:1 m/s;0;-3 m/s;4 m;-2m;-0.5m/s
9.解析: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则由
解得:s=30 km
答案:30
10.解析:物体沿圆轨道运动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仍是变速运动.由于质点的速率恒定,故它沿圆形轨道运动的速率为
v=m/s=1.57 m/s
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7 m/s.
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2R=10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
v==m/s=1 m/s
质点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零.
答案:变;1.57;10
11.解析: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
答案:9 km;7.5 km
12.解析: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
v==m/s=16.7 m/s
答案:16.7 m/s
运动的描述 单元知识梳理(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5分,漏选2分,错选0分。)
1. 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的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的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3. 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D.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4. 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则(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5.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汽车通过一隧道的速度为5m/s。
6.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速度变化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却不为零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7. 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8.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 )
A.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第n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 s的末速度大2m/s
D.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的初速度大2m/s
9.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初的速度的大小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大小是 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A.2m/s2 B.4 m/s2 C-4 m/s2 D.-16 m/s2
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共24分)
10.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 m才行。(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 m/s)
11.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______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个点。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m/s,ae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 m/s。d瞬时速度约为 m/s
三、计算题(共26分)
12. (8分)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8分)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 1.5 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13.
14.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则
(1)物体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S末物体的速度是______,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3)请根据图画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标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BD
AD
BD
BD
BC
AB
1. C
2. D 乙车的人见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甲车的人看乙车不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即甲乙的运动情况完全一样。所以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运动。
3. A A正确,比如从北京到上海,可以从海上走也可以从陆地或空中走,三种运动方式的路程(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不等但位移(从出发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却相同;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B错;位移的方向是从出发点指向终点,如果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则运动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两方向不相同,因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在不断地变化。C错;D概念错误。
4. C
5. BD 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解题时找题目里的关键字眼“……时”“在……位置的速度”等,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A中的射出“枪口”,“打中目标”均是指某一瞬时,是瞬时速度。A错;B中“从甲站到乙站”是一段距离,是平均速度,B正确;C中“过站牌时”是瞬时速度,C错;D中“过隧道”是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D对。
6. AD 据公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一样的,所以不会出现加速度为正而速度变化量为负的情况,A选;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是看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BC不选;加速度就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说明速度变化越快,所以D选。
7. BD 加速减速与加速度大小无关,所以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变大,可能变小,A错B对;由可知a变小,△v不一定变小,因为时间t不知道如何变化,所以C错;只要物体是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加。加速度减小,不管加速还是减速,物体仍然是在运动的,所以路程一定增加。D对。
8. BD C选项中第5初和第4秒末是同一时刻,速度是一样的。
9. BC 此题要注意的是: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虽然初末速度的方向不知道,但方向一定是相同的(因为匀加速)。若
,
或
10. AB 在前2秒物体的速度一直是正的,说明物体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是单向直线运动,物体是不可能回到原点的。C错。
11. 0.24m 为了能够脱离危险人需要的时间是,也就是说导火索的长度必须能够燃烧30s,则导火索长度为
12. 交流 4~6V 220V 0.02s 0.84 2.19 3.28
13. 解:跑前80m的时间为
跑后20m的时间为
则总平均速度为
14. 解:设沿着扶梯从楼下到楼上的距离为x,扶梯的运动速度为v1,亮亮的速度为v2,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把他送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1,扶梯不动,他沿扶梯走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2,则有
x=v1t1 x=v2t2 5分
亮亮和扶梯同时运动时,x=(v1+v2)t 5分
解以上三式得 t=1 min 2分
所以,亮亮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1 min时间才能到楼上.
15. (1)一直向正东方向运动;
(2)0,2m/s (3)
分析:解题之前我们先借抛粉笔为例理解以下几个结论:1.物体在空中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大小恒定(现在先牢记,以后学习原因);2.物体的运动由加速度和速度共同决定,两者在同一直线,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做曲线运动(想一想怎样抛粉笔,粉笔能做直线运动?怎样抛粉笔,粉笔做曲线运动?);同向加速,反向减速(向上扔粉笔,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减速;向下抛粉笔,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向下加速度;如果由静止松开呢?向下加速,因为运动由速度和加速度共同决定,一旦初速度为零,则运动方向仅由加速度决定)。
物体开始时静止,我们已知物体的运动是由速度和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同向加速反向减速。由于开始速度为零,所以物体由静止启动后的运动方向就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了,第1秒内加速度方向向正东,所以第一秒内物体向正东方向加速。1秒后速度1m/s,在1秒末改变加速度方向,因为速度不可能突变,速度方向方向仍向正东,大小为1m/s,这时速度方向就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了,第2秒内物体减速,2秒末速度减为0;第3秒再重复第1秒的运动,依此类推,可知物体将一直向正东方向运动。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测
一、多选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凡是正确的都选出来)。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给5分,有对但不全给3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共11个小题,满分55分.
1.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 B.云 C.地面 D.星
2.火车以76km/h的速度前进一段路程, 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
A.76km/h表示平均速度 B.76km/h表示即时速度
C.600m/s表示平均速度 D.600m/s表示即时速度
3.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浆的转动情况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4.火车在铁路上运动,人坐在火车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人作参考系,大地是运动的,火车也是运动的
B.以大地作参考系,人是运动的,火车也是运动的
C.以火车作参考系,人是静止的,大地是运动的
D.以人作参考系,火车是静止的,大地是运动的
5.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6.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她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0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是7.5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7.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到质点
C.只要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 在研究运动规律时, 可以把整个物体看成质点
D.在研究物体运动时, 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 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8.小球从离地板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7 m, 7m B.5m,2m C.5m,3m D.7m,3m
9.下列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路程 B.速度,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加速度 D.路程,平均速度
10.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1.某同学在学校沿直线以一定速率回家去拿一本掉在家中的参考书;他在家中歇着喝了一杯水,然后又以一定速率返回学校上课,则在图2一7的s一t图中能粗略表示他的运动过程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2.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①第几秒初、②第几秒末、③第几秒、④几秒内、⑤前几秒、⑥前几秒末、⑦后几秒、⑧后几秒初等概念。
其中属于时间概念的有 。(填序号)
13.物体只有在______ __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14.打点计时器是记录运动物体的 和 仪器.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
15.如第15题图,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周,此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
图3
16.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如图3所示,从图象可知:
(1)电梯在0-2s内做 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
(2)电梯在2s-6s内做 运动.
(3)电梯在6s-8s内做 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
(4)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三、计算题.(21分)
17.(10分)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8.(11分) 以2m/s的速度直线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改为以4m/s反向飞出,脚和球接触的时间是0.2s,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附加题:(10分)(供学有余力者做,不加入总分)
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这一数值以警示后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的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
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1.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运动的描述测试题答题卷
班别 姓名 座号
一、多选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凡是正确的都选出来)。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给5分,有对但不全给3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共11个小题,满分5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 2.
3. , ,
4.
5.(1) ,
(2) ,
(3) ,
(4)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以及公式)(21分)
1.(10分)
2.(11分)
(附加题写在背面)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凡是正确的都选出来)。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给5分,有对但不全给3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共11个小题,满分5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B
BCD
C
B
CD
D
BC
BCD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2. ③④⑤⑦ 13.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14. 位移,时间,0.02S
15.2R 16.(1)匀加速直线,3m/s2;(2) 匀速直线;(3) 匀减速直线,3m/s2;(4)39m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以及公式)(21分)
17.(10分)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 s1=v1t1=3m/s×1s=3m
物体在第2、3秒内的位移是 s2=v2t2=6m/s×2s=12m
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是 s3=v3t3=5m/s×1s=5m
4s内运动物体的位移为 s=s1+s2+s3=3m+12m+5m=20m
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评分标准:每一步给2分)
18.(11分) 以2m/s的速度直线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改为以4m/s反向飞出,脚和球接触的时间是0.2s,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解:选择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分
则V0=2m/s,Vt=-4m/s,t=0.2s ----------2分
由加速度公式得 ----------2分
故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0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说明加速度的大小给2分,方向给3分)
附加题:(10分)
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这一数值以警示后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的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
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1.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解: 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V0=36km/h=10m/s,Vt=0m/s,t=1.2×10-3s,
由加速度公式得
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的大小为830g.
因为830g>500g,超过了死亡加速度,所以有生命危险.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表格内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 速度、速率、加速度
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 路程、时间、位移
2.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B.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 D.作息时间表上的的数字表示时刻
3.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C. 凡是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5.在平直公路上,甲以10m/s速度运动,乙以5m/s速度运动,甲、乙从同一点出发,则:
A.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
B.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m/s的速度靠近
C.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m/s的速度远离
D.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m/s的速度靠近
6.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7.下列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内位移最大的是:
A. 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 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 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 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8. 一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 速度方向不可能改变
C.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 速度逐渐增大,方向可能改变
9某质点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做:
A. 来回往返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10.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C.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所用时间一定相等
第Ⅱ卷
二、本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_电源,电压为_______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12.把“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的操作步骤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进行排列: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附有滑轮的木板的一端,并连接好电路
C.换上新纸带,重做实验
D.把附有滑轮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F.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的振动达到稳定,防开小车,让小车开始运动
G.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使细绳与木板平行,下面吊上适当的钩码
13. 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测量点,分别为A、B、C、D、E、F,各点间距如图.
① 根据____________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可得
vA=_________m/s,vB=_________m/s,vC=_________m/s,
vD=_________m/s,vE=_________m/s.
② 在下页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a=__________m/s2
③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④根据_______________,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运动.
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某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秒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m/s。求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遇紧急情况,2秒内从25 m/s减为零,设这个过程也是匀变速运动,求这个过程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15.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以 3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位移以 2m/s的速度运动,求: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6.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60米就有一电线杆,汽车通过第一根和第二根电线杆用了5秒,通过第二根和第三根电线杆用了3秒。求:汽车的加速度和经过这三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17. 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秒内前进的距离和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米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秒内前进的距离。
18.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先行出发,2s后乙以1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
(1) 乙车启动后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2) 在乙车追上甲车前,何时两车相距最远?两车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D
D
D
AC
BD
D
AC
C
B
二、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交流,220,0.02,偏大
12. D,B,A,E,G,F,C
13.(1) , 0.161,0.239,0.320,0.401,0.479;
(2)0.078----0.081;
(3) 0.07---0.09 ;初速度
(4)图象是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心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2m/s2; 12.5m/s2
15. 2.4m/s
16.2m/s2; 7m/s; 17m/s; 23m/s
17. 16m; 2m/s2; 1s; 25m
18. 9.6s; 4s; 16m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2、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
B、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
C、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 m/s的速度远离
D、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 )
A、18m/s B、36m/s C、15m/s D、17.1m/s
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就是说( )
A、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m/s
B、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m/s
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
D、开始运动1s后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该时刻1s前的速度的瞬时速度增加2m/s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
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
6、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
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小
8、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其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则( )
A、
B、
C、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
图线做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0、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11、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为60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出发时,由于某种原因晚发车5min,为了不误点,司机把火车的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12、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m/s,历时0.2s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13、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O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Q(0m,60m)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s在x轴上的P点相遇,求乙的速度。
14、在距离斜坡底端10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设小车做直线运动且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在这20s内的x-t图象和v-t图象,并由图象再确定小车在20s末的位置。
参考答案
1、A; 2、AC; 3、C; 4、BD; 5、B; 6、C; 7、A; 8、C; 9、BD; 10、B;
11、解:设甲、乙两站距离为x,火车从甲站长往乙站所需时间为t,则
以v1=60km/h的正常速度行驶时有
①
以v2=72km/h的速度晚t0=5min=1/12h行驶时有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
x=30km
12、解:设子弹飞行的方向为正方向,有
方向与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反
13、解:质点甲在10s内的位移
因此甲、乙相遇的P点坐标为(80m,0)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在这10s内乙的位移
乙的速度,方向偏向x轴正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53°角。
14、解:在前5s内小车运动的位移,方向沿斜坡向上;
在后15s内小车运动的位移,方向沿斜坡向下;
以小车的出发点作为坐标原点,在这20s内小车的x-t图象和v-t图象如图
由图可知小车在这20s内的位移x=10m,方向沿斜坡向下,即第20s末小车处于斜坡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