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是位于历史学科顶层的历史学科大概念,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基本。概念、核心概念的关系如图所示。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科知识碎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科课程的立德树人目标。 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包含对历史事物的时空定位与沿革、理论思考与批评、历史的叙述与描述、资料性质的判断与甄别、历史的意义等。 以本单元教学为例,通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探究,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正是在一次次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维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连续不断。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虽然古老,但我们的文化在不断创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又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未来,中华文化的新鲜血液有待每一名同学去创造、去注入,中华文的当代价值,有待每一个中国人去探索、去发扬。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单元教学以唯物史观为统领,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中心主题,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促进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尤其侧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从单元来看,本课为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本单元分为两课: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两课的内容与课标要求基本一致,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价值及其世界意义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叙述。 从课程标准来看,本课的教学定位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从内容来看,基于对课标的解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共设置三课时:其中,第1课用两课时讲述,因为教材的内容相较课标又增加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目,共3个子目,内容较多,故需用两课时。第一节课,侧重讲述中华文化中历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科技文学、艺术等因篇幅所限不展开,旨在让学生在初中和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再进行一个完整回顾,为后面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等提供历史依据。第二节课,首先简明扼要地回顾中华传统文化主流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的两次思想活跃局面作首尾呼应,引导学生概括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此引申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第2课用一课时讲述,因为只有2个子目,内容相对较少。并且与第1课内容前后相承,与第二单元内容亦有重合之处,所以在第一子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将中华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融合部分做简化处理,突出强调“西学东渐”的过程;在讲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时,重构教材结构,打破原本的时间顺序,分对欧洲、对亚洲两个方向,按照空间顺序分析中华文化的向外辐射和传播。 学生情况分析 已知: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本课涉及的基本史实已有大致的了解,如列举诸子百家中的代表性学派、四大发明的传播与影响、西学东渐的表现等,这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未知:学生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了解较少,仅仅只能说出政治或文化一个方面的原因,不会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不能辩证看待、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更不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何,应如何发扬更无从谈起。 想知: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探究能力强,容易对与现实相关联的事物产生兴趣,如佛教的传播发展、中国优秀文化对日韩等的影响等。同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研究思考题、探究题加强历史解释能力的涵养,跟从老师的引领建立文化自信与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能知: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高度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识图能力、文字材料解读能力,能够自主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能够调动已有知识结构为本课学习服务,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从时空观念、中华文化交流发展的表现,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的重要意义。(时空观念) 2.精选佛教的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的相关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史料实证的水平;认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历史解释) 3.分析了解有关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史料史证) 4.掌握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运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中华文化在中外交流中发展升华。掌握西学东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认识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唯物史观) 5.认识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化曾起着重要作用。理解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美人之美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美美与共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明标 1.国博中国古代佛像造像展 国博佛像展,超链接。 图片再次强化VR观看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观察图片尝试回答每幅图片中佛像造像的特点,及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何种变化? 明确本课教学目录,并引导学生利用学历案读一读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操作VR 思考图片特点及变化 明确学习目标 1.利用中国国家博物馆线上展览——中国古代佛像造像展导入本课,形式新颖且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思考,问题驱动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3.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自主合作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学历案及小组讨论预习结果,思考以下问题并给出答案:1.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的过程及影响?2.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表现?中国应对的表现?3.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对欧洲?) 独立思考问题 小组检查作业并互相评价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规定的5分钟左右时间里,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核对并互评学历案课前预习案部分,并打分。这一环节学生基本可以把课本上能找到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掌握,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方面的历史核心素养。此阶段是独学到组学的过程。
展示质疑 请同学们根据小组讨论评价结果,选出代表“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学生自我展示、质疑、补充、纠错 此环节为群学环节,学生代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是其他同学学习的过程,中间有思考有评价有质疑有补充,从而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和理解。体现学生主体,并对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过程性评价。
点评提升 训练巩固 1.强化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佛教的传播历程,了解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佛教传播的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分为二的看待佛教传播的影响,并体会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西学东渐,分为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两个阶段,探讨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及具体表现。此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并思考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对比明末清初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4.点拨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分两个方向对亚洲和对欧洲,在结合图片讲解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理解更具象, 5.请同学们结合所学思考中国对佛教文化有何贡献?利用本问题回顾第一目题的同时,体会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加工力。 通过做题,迁移知识;师生互动,解决重难点;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难点 此两环节交替进行,主要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依托学生已经了解的基础知识进行补充拔高,培养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综合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总结测评 利用世界地图回顾本节课所学,点题“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时做情感升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 解读材料,总结做题方法;感悟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 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体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不用历史阶段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自成一体的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生化,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价值观。
教学反思
(一)可取之处 1.从单元整体出发,逐步推进课时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单元主题,并据此设计层次性的课时主题。同时关注课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通过问题链的设计与探究有助于持续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始终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指向,在单元与课时主题的统领下,既注重精选史料引领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又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的实际,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注意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3.导入:利用VR技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体现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并且为第一子目的佛教的传播埋下伏笔。 4. 重点突出:本课重点是“中华文化子不同阶段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基础史实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梳理,并积极展示对维度评价。在学历案的引导下,用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进行驱动,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较大难度需要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能力。 5.本课的难点是通过学习形成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讲解上偏重于讲解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融合创新。 6.注重思路整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利用小组合的形式,多发扬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学历案的设计上,分为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课后巩固案,以此为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在“四线六步”模式里引用对大单元设计“先学后教”理念的一次大胆尝试。 (二)不足之处 1.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先学后教”理念把握不准,在理论高度不够得情况下做操作,不可避免的显得教学设计粗略、笨拙。 2.在学习目标的呈现方式上,过于简略,应分条呈现让学生能更清晰的知道具体要求。 3.展示质疑环节让学生自主梳理史实并说出答案时引导不够,明显有些吃力,影响课堂节奏。 4.整堂课处理过于细密,教师语速、教态有待提高完善。 5.不足与困惑:教师本身文化史的专业知识尚有欠缺;同时在使用统编教材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比如:如何处理课时紧张于教学内容繁重的矛盾,如何更好的把握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关系,如何优化评价体系等,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级同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