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7 22: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导课·明标
▲宋代木雕彩绘观音菩萨
▲洛阳龙门石窟,
唐时期开凿的佛窟奉先寺
▲犍陀罗佛像
▲佛教东传早期佛像
导课·明标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高中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Ⅲ第一单元
目录
美人之美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美美与共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课程标准: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自主·合作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学历案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互换评价课前预习案部分,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3min)
1.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的过程及佛教传播的影响?
2.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3.中化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对欧洲?)
展示·质疑
1.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的过程及佛教传播的影响?
2.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对欧洲?)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美人之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佛教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日益兴盛,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两汉之际
魏晋南北朝
宋明
点评·提升
隋唐
人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与社会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人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佛教补充了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
人与自己
消除欲望,转生来世,享受极乐
点评·提升
礼仪习俗(茶文化)
绘画建筑(中国四大石窟)
语言文字
处世态度
哲学观念(思辩)
逻辑思维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
般若、大千世界、菩提、心心相印、作业、真实、世界、自由、平等、慈悲、忏悔
唐肃宗曾下诏,全国都要设放生池。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谓:“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文学艺术(诗佛王维)
宗教信仰(报应)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而是“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樂”境界。
点评·提升
儒家衣
道家骨
佛家心
美人之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佛教的传播
消极影响:佛教文化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
不利于国家赋税徭役的征派
破坏家庭秩序
影响社会运作
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现藏于青州博物馆的北魏“龙兴寺佛造像”,是当时灭佛运动的实证。
点评·提升
美人之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佛教的传播
展示·质疑
1.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的过程及影响?
2.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对欧洲?)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拼音】xī xué dōng jiān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明末清初
转型时代
帝国时代
清末民初
(鸦片战争至
五四运动)
利玛窦
“西学东渐”第一人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先进民主主义者
美人之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西学东渐
点评·提升
利玛窦与徐光启等人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几何学方面,还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共同翻译了《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圜容较义》等
数 学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先后被十二次刻印。
地 图
利玛窦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首次将《四书》译为拉丁文;与郭居静神父一同编修了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平常问答词意》,首次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传播中国文化
利玛窦所写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收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关于友谊的格言上百则。
文 学
01
04
03
02
美人之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点评·提升
洋务运动
五四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中法战争
《越南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编》
中体西用
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学习君主立宪
戊戌维新
扶清灭洋
反帝爱国
三民主义
推翻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侵略与冲击
抗争与探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历程: - -
美人之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清末民初西学东渐
点评·提升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主题:救亡图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小组合作并思考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对比明末清初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不同(2min)
背景:
内容不同:
主体和目的不同:
前者是在国力较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
后者则是在中国落后于西方被迫向西方学习
前者内容涉及较少主要是自然科学,
后者则内容包括广泛,涉及器物、制度、思想等多个方面
前者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与中国士大夫进行合作,反映了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目的
后者是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目的是救亡图存。
中华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第1次,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第2次,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第3次,明代中期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
训练·巩固
展示·质疑
1.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的过程及影响?
2.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对欧洲?)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琉球
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比如形成东亚文化圈,比如西方出现的“中国热”。
美美与共: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亚洲
点评·提升
点评·提升
类别 影响
汉字
汉字是东亚文化的承载工具,其他文化特征都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汉文为媒介而形成的。
类别 影响
佛教
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
得到发展。
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美美与共: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亚洲
类别 影响
琉球
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琉球文化虽几经变迁,但其在民俗、建筑、语言等诸多层面,依然完好地保留着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南部文化的诸多元素。这些留存的文化元素,无一不是中琉文化交流的最好的历史见证。
——张俊红《明清时期中国南部文化对琉球文化的影响》
1871年前有琉球国,琉球国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历史上,琉球群岛曾长期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距中国沿海的上海、宁波、温州约700多公里。
明宪宗遂在1479年(成化十五年)派兵科给事中董旻、行人司右司副张祥前往琉球国,册封尚真为王。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
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点评·提升
美美与共: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亚洲
展示·质疑
1.吸收融合古印度佛教的过程及影响?
2.西学东渐分为几个阶段?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对欧洲?)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促进了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
造纸术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指南针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印刷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火药
8世纪以后,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
14至15世纪,传至欧洲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弗朗西斯·培根
美美与共: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欧洲之中学西传
1.四大发明的传播
推动欧洲的社会转型
点评·提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论孔子》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饮茶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16—18世纪)
点评·提升
美美与共: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欧洲之中学西传
中华文化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建筑
制度
诗文
历法
医学
儒学
汉字
造纸术
茶文化
西传
东传
茶文化
总结·测评
儒学
材料1 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摘编自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材料2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生活举例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课本P13学习拓展)
1.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
2.辐射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总结·测评
科技方面:青蒿素、杂交水稻等;
国际关系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
总结·测评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在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