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材料1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22年11月22日17时37分(北京时间11月23日0时37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35229101例,累计死亡病例6602552例。
材料2 “宏伟的宫室,华丽的大厦,高大的宅第,从前达官贵妇出入如云,现在却十室九空,连一个最低微的仆从都找不到了!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意]薄伽丘著,方平等译《十日谈》
图1
瘟疫与战争对中国人口波动的影响(13—19世纪)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何以战疫?以史为鉴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
材料3 “疫,民皆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4 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急性传染病。
——选择性必修2《经济社会与生活》
材料5 “传染病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早于人类,未来也将会和人类天长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也一定会和从前一样,是人类历史中的一项基本参数以及决定因子。”
——[美]麦克尼尔著《瘟疫与人》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
17世纪爆发于欧洲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和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了两个多世纪
6世纪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
14—17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
17世纪中期明朝末年爆发鼠疫
20世纪早期,斑疹伤害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
18世纪欧洲天花肆虐
17—18世纪中国清朝天花肆虐
古埃及时期(公元前12世纪),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
公元前5世纪雅典爆发鼠疫
设问1:阅读教材(80-81页)梳理历史上的重大疫病,并在地图中标出来。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
魏晋和明清是中国两个疫灾高峰期。
治世疫灾相对稀少,乱世疫灾相对多
寒冷期疫灾频繁,温暖期疫灾减少
城市重于乡村,都城重于一般城市,人口稠密地区重于稀少地区自然疫源地区重于非疫源地区
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重于自然灾害少发地区
中国疫灾区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逐渐扩展趋势。疫灾中心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趋势
材料6 中国古代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社会稳定程度
气候寒冷程度
人口密集程度
距离疫源地距离
自然灾害程度
区域开发程度与人地关系演变
设问2: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究疫病产生的原因。
图2 元代壁画 五瘟使者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
若斯·列菲林西
图3《圣塞巴斯蒂安代瘟疫灾区向神祈祷》
1497年作
法国画家居勒-埃里·德洛内图4《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1869年作
设问3:根据所学知识,从以下三幅图画中,你能从中提取什么信息?
在疫病面前人类力量的渺小,寄托于神灵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
材料8 闻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近来种花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多处盛行。
——(清)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
材料7 陈评事生一子,颇钟爱……其受用过分,未几,种痘夭。
——(明)郭钰辑《金陵琐事剩录》
图5 鸟嘴医生
图6 鼻苗种痘示意图
设问5:根据材料6和材料7,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痘接种在中国的运用。
设问4: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古人防治疫病的措施。
古代人痘接种应对天花的做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才推广普及
一、观千年疫史,叹人类力量——历史上的疫病
探究1:根据教材和所学知识,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古代疫病的影响。(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角度出发,注意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人口大量死亡
政治: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
经济: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造成信仰冲击,促进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文艺复兴)
推动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德]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
卫生观念增强,注重个人卫生
二、传中医文明,展华夏荣光
二、传中药文明,展华夏荣光
设问6:阅读教材,根据材料所给信息,补充完善以下对中医药成就梳理的表格。
时间 名医/医学名著 贡献
战国 扁鹊
战国至西汉 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阐明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东汉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华佗
葛洪
唐 《千金方》;《大医精诚》
唐 《唐本草》
明 药圣:李时珍
明 吴有性
望闻问切四诊法
《黄帝内经》
医圣:张仲景
麻沸散;五禽戏
《肘后备急方》
药王:孙思邈
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本草纲目》
《温疫论》
东晋
二、传中药文明,展华夏荣光
材料9 伤寒等病是由于 “感受天地之常气”,而“疫病则是感天地之戾气”而致病。“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戾气“由口鼻进入”,“有天受(空气传染),有(接触)传染”。“正气充满,邪不可入”,虽有接触,但不大会发病。假如“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记载了不少治疗传染病的新方法。
——摘编自[明]吴有性《温疫论》
设问7:根据材料9,概括吴有性的战疫贡献。
图7 [宋]李唐《灸艾图》
区分温病与伤寒;指明疫病的传播路径;阐述免疫力与瘟疫的关系;提出治病方法
二、传中药文明,展华夏荣光
明末清初
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近代以来
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
图8 东北鼠疫时期伍连德在东北主持防疫,实施隔离检查措施。
二、传中药文明,展华夏荣光
材料10 “青蒿提取物很好地抑制了寄生虫的生长。然而,这个发现并没有在之后的实验中重复出来,并且与此前文献中记载的有冲突。为了找到合理的解释,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唯一一篇关于使用青萵减轻疟疾症状的文献出自于葛《肘后备急方》。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给了我灵感。我们传统的提取方法里的加热步骤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可能有助于保持抗疟活性。果然,在使用较低温提取方法之后,提取物的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随后我们把提取物分离为酸性和中性的两部分。终于,在1971年10月,我们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份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有着100%的疗效。这个结果标志着青蒿素发现上的突破。”
——屠呦呦《青蒿素发现:来自中医的馈赠》
设问8: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她采用了什么方法提取青蒿素?这种医学研究方法为现代医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转自央视网《领航》
二、传中药文明,展华夏荣光
以下医院被新华社称为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均起源为近代的教会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华西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以下学校为中国较好的中医药大学
三、引前世之光,除当代之霾
三、引前世之光,除当代之霾
材料11 在新冠肺炎还没有有效药物的情况下,中医在改善症状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则应用于临床。中医药与西医药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案,成功推出“三药三方”等一批有效中药,疗效得到实践检验。中国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中医药防控救治经验,推动中医药成为各国防控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并使之为护佑民众健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校本课程何金泽、陈辉《中国疫病医疗史》
三、引前世之光,除当代之霾
材料12 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积极分享病患诊疗方案和疫情防控经验,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
设问9: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相互援助,共同抗疫?
三、引前世之光,除当代之霾
面对世纪变局和百年疫情,双方要努力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把一件件具体事情办成办好。
——习近平2022年1月11日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时的讲话
双方要共同抗疫,打造卫生健康合作典范。中方将继续同印尼开展疫苗全产业链合作和药物研发,助力印尼打造区域疫苗生产中心,在携手抗疫基础上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习近平2022年1月11日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时的讲话
任何相互掣肘,任何无端“甩锅”,都会贻误战机、干扰大局。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习近平2022年1月17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
——来源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习近平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
三、引前世之光,除当代之霾
探究2:从抗击疫病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磨难中奋起前行?
勇于抗疫
团结协作
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注重个人卫生,消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预防和免疫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具有忧患意识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
坚持党的领导
尊重科学
命运与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小试牛刀
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人口问题。在当时条件下,疫病多少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南方经济未完全开发,相对疫病频率低;北方经济开发程度高,人口密度高,疫病次数自然较高,所以正确选项为C。西汉时期南方开发晚,统治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远不及北方,故可排除A,D项。同时期,北方(主要指中原地区)也相对稳定,故B项可排除。
小试牛刀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
A.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
B.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
C.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人口问题。在当时条件下,疫病多少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南方经济未完全开发,相对疫病频率低;北方经济开发程度高,人口密度高,疫病次数自然较高,所以正确选项为C。西汉时期南方开发晚,统治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远不及北方,故可排除A,D项。同时期,北方(主要指中原地区)也相对稳定,故B项可排除。
C
1.访问你身边的抗击疫情的医护工作者,制作口述史材料。
导语:《瘟疫与人》是威廉·麦克尼尔备受欢迎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佳作。《纽约书评》称 “此书从此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纽约客》则认为此书是 “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奖得主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盛赞它提出了“富有创新也具有挑战性的历史概念,影响深远”,而历史学家威尔 杜兰特有言:“看待历史的崭新观点,我从《瘟疫与人》中受益匪浅。”
2.阅读《瘟疫与人》著作,写一篇读书报告。
课后作业(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