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7 22:3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选择性必修3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
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World War...
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1914-1918
1939-1945
觉醒
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
整体感知:
“灾难” “新生”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1.背景:
(1)思想解放: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民族独立思想以及民族自决原则传播开来
欧洲列强的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战期间,有150万印度士兵加入英联邦军队。
世界各民族均应享有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被压迫民族应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宗主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1916年3月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
列宁
“民族自决原则”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1.背景:
(2)欧洲格局改变:
一战前的欧洲
一战后的欧洲
一战后欧洲版图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题例分析: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原因。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战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实力,四大帝国解体,新兴的民族国家崛起……十月革命使得俄国退出大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
信息来源 概括表述
材料 ……帝国主义性质/带来灾难…… 一战削弱…… 十月革命…… 矛盾激化……
宗主国衰落……
鼓舞……
所学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新兴阶级壮大……
思想解放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战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实力,四大帝国解体,新兴的民族国家崛起……十月革命使得俄国退出大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
② 殖民宗主国衰落,控制力下降;
① 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激化;
④ 殖民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新兴阶级壮大;
⑤ 一战客观上带来思想解放(自由、民主、民族独立思想与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
③ 十月革命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题例分析: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原因。
地区 国家 民族民主运动 代表人物、领导力量
亚洲 中国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
法属印度支那 (越南) 反抗法国殖民者斗争 胡志明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尼赫鲁
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 扎格鲁尔
美洲 尼加拉瓜 抗美斗争 桑地诺
墨西哥 民主改革 卡德纳斯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胡志明
2.表现:
陈独秀
李大钊
扎格鲁尔
桑地诺
甘地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胡志明
2.表现:
20C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呈现怎样的特点?
特点:
①时空范围:持续时间长、空间范围广
②阶级属性:新兴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③斗争方式:政治斗争或武装斗争
④斗争目标: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所求
⑤斗争结果:大部分失败,但影响深远
(1)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2)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一、意识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
3.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的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一战后开始解体,二战后土崩瓦解,退出历史舞台。
1919中国巴黎和会
1919年印度阿姆利则惨案
巴拿马运河由美国掌控
民族民主运动受限
二、公理的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在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削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二战期间,为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明确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背景:
(1)第二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二、公理的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2)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影响:
①日本战败,朝鲜独立,中国收复台湾。
②印度独立,印巴分治,英帝国迅速瓦解。
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最终瓦解的标志:
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1)第二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二、公理的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2)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影响:
结合所学,梳理世界殖民体系发展历程
开始: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开始解体:一战后
瓦解:二战后
二、公理的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题例分析: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
信息来源 概括表述
材料 致命打击…… 声明、宣言…… 《联合国宪章》…… 万隆亚非会议…… 殖民力量消弱……
国际公理……
联合国推动……
第三世界联合……
所学 国际 国内(经、政、文……) 两极格局……
资本主义经济,新兴阶级成长,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二、公理的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① 二战导致殖民力量消弱;
② 民族自决原则和废除殖民主义成为国际公理;
③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
④ 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泛非会议、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等);
⑤ 战后两极格局,美苏竞相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持;
⑥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阶级成长,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
题例分析: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三、文化的复兴:
本土文化+西方文化
国家 文化特征 表现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印度 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化 注重传统文化; 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 种姓因素 统治精英: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宗教与政治相分离
官方用语:印地语、英语
保留独特的传统服饰
三、文化的复兴:
本土文化+西方文化
国家 文化特征 表现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印度 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化 注重传统文化; 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 种姓因素 统治精英: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宗教与政治相分离
官方用语:印地语、英语
河流有许许多多,彼此不同,但是它们汇流于同一海洋。同样,宗教也有许许多多,但是所有宗教的真正目的是相同的。因此,如果我们关注目的,便会发现各个宗教之间没有区别。
甘地
三、文化的复兴:
本土文化+西方文化
国家 文化特征 表现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印度 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化 注重传统文化; 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 种姓因素 统治精英: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
宗教与政治相分离
官方用语:印地语、英语
新加坡、韩国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发扬儒家文化传统: 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吸收西方文化精华:
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作风
李光耀谈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儒家文化的关系: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 ——《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李光耀
中华优良的文化传统:亚洲四小龙同属中华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
西方价值观影响:香港与新加坡受到英格兰殖民统治,而台湾和韩国则是在1950年代以后深受美国影响,能够和西方价值体系及经济体系接轨。
此外,还有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等因素。
三、文化的复兴:
本土文化+西方文化
国家 文化特征 表现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印度 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化 注重传统文化; 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 种姓因素 统治精英: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
宗教与政治相分离
官方用语:印地语、英语
新加坡、韩国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发扬儒家文化传统: 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吸收西方文化精华:
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作风
埃及 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和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官方宗教:伊斯兰教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英语、法语被广泛使用
三、文化的复兴:
本土文化+西方文化
怎样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呢?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
②积极主动开放,吸收先进文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③交流取代冲突,谈话取代对抗,多元文明和谐共存发展。
①坚持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在“平等”基础上交流;
课堂小结:
现代战争
一战
(1914-1918)
二战
(1939-1945)
意识的觉醒
(民族民主意识)
公理的确立
(民族自决原则)
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
第二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新兴民族国家建立
前提
文化的复兴
(本土+西方文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