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19:1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当阳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动牙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响度很高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2022八上·建昌期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请你选出正确的选项(  )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
B.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
C.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
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3.(2021八上·廊坊月考)某天气温为15℃,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秒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A.204米 B.408米 C.340米 D.170米
4.(2021八上·成华期末)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此处的“高”指说话声音响度大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二、多选题
5.(2022八上·商河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6.(2021八上·新余月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
三、填空题
7.(2021八上·龙门期中)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叫超声波;利用“B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8.(2022·抚顺)《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    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    。
9.(2021八上·长春月考)如图所示,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   看到,乙实验   看到(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由此分析可知,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探究题
10.(2021八上·普宁期中)以下所示情景,是爱动手的小明做的一些声学实验:
(1)如图甲,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刻度尺,观察到刻度尺振动的    (填“快慢”或“幅度”)不同,而且还能够听出刻度尺发出声音的    (填声音特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填“频率”或“振幅”)有关;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3)如图丙所示,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会    ;当喇叭音调越高,肥皂膜振动越快,可见音调与发声体    (填“频率”或“振幅”)有关。
11.(2022八上·龙江期中)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小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探究的目的有两方面,它们分别是:探究声音的   ;探究声波能   。
五、计算题
12.(2021八上·清新期中)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13.(2021八上·岳池期中)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隧道开去,在距离隧道 时鸣笛,经过 后听到隧道上方的山崖反射过来的回声(设当时的声速为 ),如图所示.求: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隧道口多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A选项错误;
B.超声波属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选项错误;
C.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听不到,而不是响度,C选项错误;
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是正确的,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人耳听声范围,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2.【答案】C
【解析】【解答】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区分障碍物的距离,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次声波的产生,B不符合题意;
C.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C符合题意;
D.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区分障碍物的距离;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次声波的产生;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3.【答案】A
【解析】【解答】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说明声音从发出到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t= ×1.2s=0.6s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m/s,由v= 可得,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s=v声t=340m/s×0.6s=204m
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回声测距:s=vt。
4.【答案】A
【解析】【解答】A.“声无小而不闻”,意思是说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若声音太小,或声音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不在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A错误,符合题意;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越用力敲鼓,振幅越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敢高声语”,说明说话声音响度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可以形成回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5.【答案】A,B,D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A符合题意;
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B符合题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C不符合题意;
D.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空气可以传声;声音能传递信息;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不同物体音色不同。
6.【答案】A,D
【解析】【解答】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强度高,即响度,A错误,符合题意;
B. “隔墙有耳”,说明隔着墙也可以听见声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剧烈的为灾害性事件常伴有次声波,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7.【答案】20000;信息;能量
【解析】【解答】声音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属于超声波。
医学中的“B超”,主要应用超声波的良好指向性,把超声波射入人体,通过它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取有关生理与病理的信息,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分析】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答案】振动;响度;信息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鼓声震耳欲聋,说明敲击鼓面时振幅大,鼓声的响度大。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幅大,鼓声的响度大;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9.【答案】能;不能;不可以
【解析】【解答】月球上是真空,物体振动可以发声,但是没有介质,所以无法传播,因为真空不能传播,所以无法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能;不能;不可以
【分析】物体由于振动可以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0.【答案】(1)幅度;响度;振幅
(2)空气;能量
(3)振动;频率
【解析】【解答】(1)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的振动幅度大小不同,刻度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当喇叭振动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当喇叭音调越高,频率越快,肥皂膜振动越快,可见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分析】(1)发声体受到的力不同,振幅不同,响度大小不同;响度和振幅有关;
(2)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发声体在振动;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11.【答案】产生条件;传递能量
【解析】【解答】当敲响音叉乙时,听到音叉甲发声。而与音叉甲接触的小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甲在振动,这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音叉乙发声,通过空气的传播,引起音叉甲的振动,最终让小球振动,体现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分析】正在发声的甲在振动,这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2.【答案】解: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超声波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1=
海洋中该处深度是
答:海洋中该处深度是3000m。
【解析】【分析】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结合声速计算距离。
13.【答案】解:设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由v= 可得:2.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 t,2.5s内鸣笛声传播的总路程为 t,根据题意: ,
即 ,

解得: ;
听到回声前2.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 =12×2.5m=30m;
则此时距隧道口的距离为: =s =(440 )m=410m.
【解析】【分析】(1)设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1,用公式s=vt算出2.5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s1,鸣笛声在2.5s内传播的总路程s2,建立s1、s2与鸣笛时汽车距峭壁的距离s的几何关系式,从而解出汽车的行驶速度v1。
(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的路程,然后求出汽车距隧道口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