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7 18:3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净沙·秋思》教学方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中收录的一篇经典元曲小令。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其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景抒怀,寓情于景,一直深受读者喜爱。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阅读基础,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元曲这种文学形式和其中的情感表达、语言艺术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通过诵读、感悟、交流、联想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元曲的魅力。
二、核心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曲中的词语含义,掌握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问题引导、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等思维能力,加深对元曲的理解和欣赏。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学生能够感受曲中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了解元曲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作者在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元曲的基本知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并掌握曲中描绘景物的方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理解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
(1)理解元曲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体会其中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2)引导学生通过曲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联想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思考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辅助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互动式教学: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
教材:《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教学视频:元代生活场景视频。
PPT课件:本节课的PPT课件,包括元曲基本知识、作者背景、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元曲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元曲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互动交流平台:建立互动交流平台,方便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元代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学生感受元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元曲的学习兴趣。
(二)元曲基本知识介绍
通过讲解元曲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元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
元曲的代表作有《窦娥冤》、《天净沙·秋思》等。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曲三要素包括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发展历程:
- 集成和发展期:元朝建立后,随着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曲艺艺术走向兴盛。
- 成熟期:随着元朝的统一,南戏和北杂剧的交流融合,曲艺艺术逐渐成熟。
- 黄金时期:明朝初期,四大名曲(《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诞生,标志着元曲的黄金时期。
- 延续期: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元曲艺术逐渐式微,但仍有所延续。
- 复兴期:清朝晚期,随着地方戏曲的兴起,元曲艺术开始复兴。
元曲的特点:
- 以戏曲为主:元曲以戏曲为主,特别是杂剧。
- 形式自由:元曲形式自由,不受传统诗歌形式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
- 语言通俗:元曲使用当时口语,语言通俗易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 内容深刻:元曲内容深刻,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反映了人民的思想和感情。
- 表演艺术精湛:元曲的表演艺术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诵读理解
让学生朗读、默读、齐读等方式,随后讲解曲中每一句语言,感受曲中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节奏,加深对曲意的理解。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这里的“枯藤”指的是已经枯萎的藤蔓,它缠绕在老树上,而“昏鸦”是指黄昏时的乌鸦。这句描写的是一种萧瑟、凄凉的自然景象。
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这里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安宁、和谐的乡村图景。这些元素在曲中与前一句的“枯藤老树昏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这里的“古道”指的是古老的驿道,“西风”指的是寒冷的西风,“瘦马”则是指一匹瘦弱的老马。这句描写的是一种荒凉、凄怆的场景,进一步加深了曲中的悲凉情感。
第四句“夕阳西下”:这里的“夕阳”指的是落日的余晖,它正在逐渐消失在西方的天际。这句通过描绘夕阳的西下,进一步加深了曲中的孤独和忧伤情感。
第五句“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断肠人”指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在遥远的天涯无法回到故乡。这句是曲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抒发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将曲中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讲解分析
通过讲解曲中的意象、描绘景物的方法、情感表达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元曲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典型的元曲。该曲以景寄情,抒发出漂泊在外、乡思缠绕的孤独和忧伤情感。
首先,曲中意象丰富,以多种景物并置,构建出一幅秋天的图景。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句子,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构建出一幅深秋远行的图景,使曲中呈现出一片凄凉、孤独、忧伤的氛围。
其次,曲中描绘景物的方法也很有特点。作者采用了意象并置、白描等手法,以自然语言展现景物。例如,“枯藤老树昏鸦”这句,作者通过简单描绘“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传达出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最后,该曲的情感表达非常深刻。作者以景物寄情,将内心的孤独、忧伤和乡思缠绕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描绘秋天图景和其中的意象,作者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在外的无奈。
(五)问题引导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加深对曲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七)作业布置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中的一首元曲小令。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其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景抒怀,寓情于景,一直深受读者喜爱。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凄凉之意,触动读者内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描绘出诗中画面,再加以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诗词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诵读、联想和想象、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等方法,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在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方面,我主要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可以互相质疑和探究,从而形成一种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给大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了教师评价外,我还采用了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
总的来说,《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教学过程是充满挑战和收获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一首经典的小令,更学会了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方面还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地引导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