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9-07 21:0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课题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 学 目 标 基本知识 与技能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 学 要 求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 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导 语 设 计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美术作品《捣练图》,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1、作品描绘了些什么? 2、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3、它来源于什么? 书写部分课题——艺术源于生活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记
一、 组织 教学 二、讲授新知 三、过程与方法 四、 小 结:
师生问候。 课程导入。 教师: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美术作品〈〈捣练图〉〉,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1、作品描绘了些什么? 2、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3、它来源于什么? 书写部分课题——艺术源于生活。 教师:在我们中国,有一位画家最擅长表现生活中的小情小景,他是谁?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欣赏齐白石的作品。 教师: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看看画家笔下的虾和现实生中的真虾是否完全一样? 哪里不一样? ①《虾》的艺术处理: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②《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的后一部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对照开国大典史实照片,引导学生体会艺术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一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油画中的天安门和真实的天安门有什么不同? 教师补充: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3、油画作品和史实照片相比,哪个图中的毛主席形象更突出?作者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毛主席形象的? 油画作品中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4、油画中有菊花,旨在说明什么?两张作品哪一张更明确地表现出季节的时间性?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5、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油画〈〈开国大典〉〉与史实照片相比较,哪个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详述: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 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 可见,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通过再现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对照,进一步说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 1、油画〈〈开国大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真实——再现性艺术) 2、欣赏凡高的〈〈夜咖啡馆〉〉,也是再现性艺术吗?显然不是。 它是——表现性艺术。 3、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变形的特点,它也是源于生活的吗? 请同学谈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学生:捣练,缝纫,熨烫。 学生思考:不是。 学生:生活。 学生:齐白石。 学生了解。 学生看课本例图,仔细观察并回答:不是。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认真领会。 学生了解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领悟其艺术魅力。 欣赏《开国大典》。 学生思考回答。 去过天安门的同学可以依印象表述。 学生对比油画和史实照片并回答问题。 学会回答。 学生:油画作品! 学生认真聆听并领悟绘画技巧所带给人们的魅力。 再次升华学生的认知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 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间接引出本堂课内容,相互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课前预习必不可少。 新知引入。 找出齐白石所画之虾与真虾的不同,了解其艺术处理的手法。 通过具体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虾的艺术魅力的领略。 升华学生情感。 通过提问的方式,分辨两幅画异同。 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运用的构图手法。 史实与艺术创作之差别。也更能说明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或者比现实生活更理想化。 升华学生认识与情感。 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取材于现实。
练 习 设 计 请同学谈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教 后 总 结 学生是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领、组织、参与下,探究生活中的艺术,体验各种艺术手法的魅力,欣赏大自然的美与艺术作品的美。师生在活动中共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更多的引经据典,加强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对于这个课题是怎样理解的,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或者适当更改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