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引导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学习流程】
一、导入:
根据名句猜人物: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二、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 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有22首被收录其中,位列第四。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颇有影响的一个诗家。
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其诗风精密华丽,长于律、绝,富于文采,多用典故,意指较为晦涩,引人思索、玩味。
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李商隐16岁受东都留守令狐楚赏识,25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属于李党,而令狐父子属于牛党。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牛僧孺)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李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与李商隐有过感情纠葛的女子:
1、柳枝——无疾而终的初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但李商隐失约了。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2、宋华阳——超越世俗的爱恋。李商隐二十三岁时,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在玉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据考证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李商隐写下了系列《无题》诗:
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二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荷花——青梅竹马的恋人。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
4、王氏——琴瑟和鸣的伴侣。王氏(李党王茂元之女)是李商隐的妻子。他们婚后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丽温和体贴的妻子。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
【伉俪深情】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
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
三、整体感知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讨论:初读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诗人想表达什么
《红楼梦》第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里,宝玉对黛玉诉肺腑后,二人感情笃定。假设黛玉题帕,会送李诗的哪一联给宝玉呢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岁月流逝后,听着锦瑟之曲,追忆自己美好地青春年华。
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却不是锦瑟,那写的是什么呢?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吗?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词吗?
内容之眼:思华年
情感之眼:惘然
四、课文解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为何无端有五十根弦呢?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首联用了什么手法?
比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五十弦”用来比自己年近五十。 引出对年华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惋惜的伤感之情。据考这首诗写于诗人46岁。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梦境中,最终却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泣血的哀鸣。
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虚无缥缈。
用了什么手法?
【用典】
1.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但梦醒后,却是僵卧在床。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呢?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庄周梦蝶”是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用典】
2.望帝啼鹃
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杜鹃啼血”表现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用典】
3.南海鲛jiāo人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一传说,南海鲛人,水居如鱼,有泣泪,颗颗成珠。“沧海、明月、明珠、泪珠”,构成了一个朦胧、哀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妙境。
【用典】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代表了一种只可远观的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
这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深沉的寂寥;
蓝田日暖,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悲伤嗟悼之情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本诗运用典故有怎样的效果?
①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
②营造出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追梦醒来,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起兴、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锦瑟》背景与题旨争议
对于这首诗的题旨,千百年来莫衷一是,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时代中诗人在理想(爱情)幻灭后的复杂心境: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迷惘失意。
恋情说 人生说 自伤身世说 政治寄托说 悼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