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传
统
节
日
二年级下册
激趣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站
贴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
赏菊 转眼 团圆 热闹
我会读
书写指导: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边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笔顺:
街
jiē
我会写
组词:大街 街道
造句: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音序:J 部首:彳
书写指导: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
笔顺:
舟
zhōu
我会写
组词:龙舟 独木舟
造句:中秋节我们要赛龙舟。
音序:Z 部首:舟
节 日 源 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欢迎走进传统节日的世界
答疑解惑
小巷
人如潮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 )。
过中秋,吃月饼,
( )。
重阳节,( ),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 )。
( ),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 )人如潮。
清明节,( ),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 )。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活动形式
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活动?
贴春联
拜访亲友
农历正月初一
你知道元宵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吃什么吗?
北方吃元宵
南方吃汤圆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节日名称:
活动形式:
清明节
扫墓。
目的:
怀念先人。
日期:
公历4月4日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节日名称:
活动形式: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日期:
农历五月初五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七夕节
“乞巧节”又叫“七夕女儿节”相传每年七月七日夜晚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古代女孩对月穿针,如果一口气穿七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的叫“输巧”。或者捕一只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果已经织网称为“得巧”。七夕之后姑娘们互送小礼品,以示友情。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中秋节习俗:
每年的8月15日是中秋节,在这一天,大家吃月饼,全家团圆一起赏月,成为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重阳节(踏秋 赏菊 登高 敬老)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课文结构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祭扫)
七月七
(乞巧)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结合你所搜集到的资料,给下列这些传统节日与具体时间连线。
正月十五
4月5日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
重阳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国传统是瑰宝,
千年来传家宝。
正能量要发扬,
国文化要传承。
国之宝不能丢,
大中国我爱你。
节日名称:泼水节
活动形式:泼水、划龙舟、放孔明灯等
民族:傣族
说一说
节日名称:那达慕
活动形式:赛马、摔跤、射箭、棋艺、歌舞等
日期:蒙古族
说一说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悠久文化
家国情怀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人如潮
清明节
雨纷纷 祭先人
端午节
赛龙舟 艾满堂
乞巧节
乞巧 会鹊桥
中秋节
吃月饼 圆月照
重阳节
敬老 踏秋 赏菊 登高
说一说: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示例:我和我的家人每年都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去给爷爷奶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