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保傲塔申花实验学校2023学年第一学期暑期作业检查 九年级科学(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保傲塔申花实验学校2023学年第一学期暑期作业检查 九年级科学(PDF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13:23:51

文档简介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暑期作业检查
九年级 科学
命题:九年级科学备课组 审核:八年级科学备课组
考试须知:各位同学经过一个暑假的预习,接下来就来检验一下我们的预习成果吧,沉着冷静!
H-1 C-12 O-16 Cl-35.5 Ca-40 Na-23 S-32 ,g=10N/Kg
一、单选题(每题 3分,共 60分)
1. 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注意行人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2. 用“ ”“ ”“”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3. 科学学科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有关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 2+ 3 ③SO2 ④ ⑤Mg ⑥2OH
-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4.根据 CaCl2、Ca(ClO)2、X、KClO3、HClO4 排列特点,X应是( )
A.Cl B.HCl C.HClO D.HClO2
5.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中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扇形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
构模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元素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CH6O2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5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6∶1
1 / 8
6.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 40 4 3.6 4.8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13 12.6 10.8
A.待测值 24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生成的 P和 Q的质量比为 3:2 D.N和 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1:1
7.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如图所示,从 U 形
管注入稀盐酸,发现稀盐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接触,但此时已无稀
盐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添加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8. 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
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 pH(纵坐标)与
滴加乙溶液的体积 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象是( )
A. B. C. D.
9. 下列有关盐酸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D.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 H+
10. 小科在本学期学习过程中整理了下列 4 点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中滴入稀盐酸看到冒气泡,则说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B.浓硫酸不可以干燥氨气,氢氧化钠溶液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C.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反应
D.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先加入 Ba(NO3)2溶液,再滴几滴稀硝酸
11. 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
“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 8
12. 要使如图所示装置中的气球明显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 ③氧化铁和稀硫酸 ④氢氧化钠和水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会因为化学变化而变小的是( )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硫酸
14.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具有酸性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具有酸性 具有酸性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具有碱性 具有碱性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具有碱性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A.A B.B C.C D.D
15.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
数)成正比。如图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
过程中的电导率曲线,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 点时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 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 P 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16.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HCl、ZnSO4、K2CO3、NaCl B.KNO3、BaCl2、Na2SO4、NaOH
C.NaOH、K2CO3、NaCl、Na2SO4 D.HCl、NaNO3、H2SO4、KCl
17. “轰-6N”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可以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
油。在加油过程中,“轰-6N”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为(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18. 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实心铁块沉在粗糙的水池底部,某工程队利用汽车将铁块从水中竖直打捞上
来。若汽车以恒定速度 v 向右行驶,则铁块从池底升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 P
随铁块上升高度 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3 / 8
19.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托盘天平 C.核桃夹 D.开瓶起子
20. 如图用 10N 的水平拉力 F 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 A 以 0.4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
A.地面对 A 的摩擦力为 3N
B.绳子拉物体 A 的功率为 2W
C.物体 B 受到的摩擦力为 3N,方向水平向左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 F 增大到 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增大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42分)
21. 以下物质:①铁水,②氢气,③澄清石灰水,④矿泉水,⑤四氧化三铁,⑥冰水混合物,⑦液氧,
⑧医用酒精,⑨食盐,⑩双氧水。(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 ▲ ;(2)属于化合物的有 ▲ ;(3)属于单质的有 ▲ 。
22. 如图所示为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其中 a、b表示这两种生理活动,A、B表示两种
物质。请回答:
(1)A表示的物质是 ▲ 。
(2)b作用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 ▲ 。
23.如图甲所示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 ▲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 (填“舒张”或
“收缩”)状态。
(2)图乙中 A表示 ▲ (填写气体名称),其通过 ▲ 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
入肺泡内。
4 / 8
24.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 O 点。运动
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 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 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
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的自重不计)
(1)从 O 点到 A 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 (选填“增大”“减
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2)从 A 点到 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 (选填“增大”
“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下同);运动员的动能 ▲ 。
25.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如
图甲);F 的大小与时间 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由图象可知当 t=1s 时,木箱处于 ▲ 状态;
(2)2 4s 内,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N;
(3)4 6s 内,推力 F 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 ▲ W。
26.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 500N 的推力将重 800N 的物体匀速推上高
1.5m 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 3m。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斜
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 。
27.下图是小科鉴别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三瓶溶液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请据图分析回答。
(1)B 物质是 ▲ ;
(2)写出 A 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8.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
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A 点处溶液的溶质是 ▲ ;
(2)C 点处溶液的 pH ▲ 7(选填“>”、“=”或“<”)。
5 / 8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8分)
29.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
做图一所示处理,图二为叶片甲的放大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丙三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
液(说明:透明塑料袋内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
(2)实验结果发现叶片乙变蓝,叶片丙不变蓝,这两者进行对照,说明 ▲ 。
(3)滴加碘液后,叶片甲上的 A与 B均不变蓝,两者能否形成对照?并说明原因。 ▲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 ▲ 有重要作用。
30.在学习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小明查阅资料
发现除了二氧化锰外,氧化铜、氧化铁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
剂。这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 小明用
如图甲装置,以及实验所需药品和器材进行实验。
(1)请你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
③ ▲ ;
④ ▲ ;
⑤重复多次实验;
⑥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结果发现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要好,图乙为氯酸钾和氧化铁混合物制
取氧气时,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妍同学画出下列等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物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你认为正确的是 ▲ 。
6 / 8
31.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含有少量 NaCl)。某小组为测定食用碱中 Na2CO3 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
验装置(固定装置己略去)。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 B 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 D 中,利用装置 D 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
中 Na2CO3 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若空气通入太快,会导致测定结果 ▲ (填“偏大”或“偏小”);
(3)装置 A 的作用是 ▲
(4)若没有 C 装置,会导致测定结果 ▲ (填“偏大”或“偏小”)。
32. 飞行的扑克牌能切入黄瓜(如图甲),某同学对此很好奇,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
哪些因素有关。
(1)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如图乙、丙所示,根据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 。
(2)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按照步骤(1)重复两次实验,发现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以下改进方法
可行的是 ▲ 。
A.换用一块更粗糙的木板 B.在木块上加一个钩码
C.降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 D.换用质量更大的小球
(3)根据以上探究可知,扑克牌能切入黄瓜,一定具有 ▲ 的速度(填“较大”或“较小”)。
7 / 8
四、简答题(共 30分)
33.(7 分)快走有利于身体健康,人走路时可以将脚视为杠杆(如图所示)。行走时人的脚掌前端是支
点,位于杠杆的一端,人体受到的重力是阻力,且作用点位于杠杆的中点,小
腿肌肉施加的力是动力,位于杠杆的另一端。已知人的质量为 60kg,求:
(1)请画出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 F 的力臂 l1。
(2)根据图示计算小腿肌肉产生的拉力是多大?
(3)人向前走一步,重心将升高约 5cm,求人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多少功?
34. (8分)小明用如图装置确定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加入反应物前,电子天平的示数为 215.3
克。分别用不同质量固体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固体质量(克) 6 12 18
稀硫酸质量(克) 50 50 50
电子天平示数(克) 270.2 275.1 281.1
(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会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
(2)计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这种方法测得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
35.(7 分)搬运工人站在水平高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
不计绳重和摩擦。上述过程中所提货物重为 360N,提升时间为 20s,重物上升高度
为 2m。求:
(1)若拉力 F的大小为 150N,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2)此装置中动滑轮重多少?
(3)若上述过程中所提货物重为 27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6.(8 分)取 CaCl2 和 CaCO3 的混合物 15g 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
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注:
CaCl2 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求:
(1)混合物中 CaCO3的质量。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 / 8九年级开学考答案
1-5CBCDD 6-10CACDA 11-15BCBDA 16-20CDDAB
(1)③④⑧⑨⑩ (2)⑤⑥ (3)①②⑦
二氧化碳 释放能量
吸气、 收缩 二氧化碳 扩散
不变 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静止 2N 8w
80% 100N
氢氧化钙 H2SO4+BaCl2===BaSO4↓ + 2HCl
氯化钠、氯化铜 >
(1)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不能,有两个变量 (4) 碳—氧平衡
(1)③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组装好仪器
④将导管放入装满水的量筒内,点燃酒精灯,记录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所收集的氧气)
B
(1)CO2+Ba(OH)2==BaCO3↓+H2O
偏小 (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偏大
(1)质量相同,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2)ABC (3)较大
33.(1)略 (2)300N (3)30J
34.(1))CO2+2NaOH==Na2CO3 +H2O (2)44.17% (3)生成的二氧化碳部分留在装置中
(1)45w (2)90N (3)75%
(1)10g (2)7.3% (3)14.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