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
积累与运用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
A. 不可知其源(源头)
B. 佁然不动(呆呆地)
C. 参差披拂(长短不齐的样子)
D. 凄神寒骨(凄凉)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潭西南望过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
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6.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误的是( )
A.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B.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C.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
D.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7.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其境过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亚夫军细柳,以备胡。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8.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B.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C.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D.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各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错误的一项( )
A. 心乐之(使……快乐)
B. 水尤清冽(清澈凉爽)
C. 近岸,卷石底以出(翻卷)
D. 潭中鱼可百许头(左右)
10.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组不同的一组是(C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C. 凄神寒骨
D. 潭西南而望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5.在文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16.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语段(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17.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乐:快乐 B.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C.悉皆怪石 悉:全,都 D.不可名状 名:说出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9.下列对两文的解读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文字精练,文笔自然。
B.【甲】文正面描写水清澈透明,【乙】文侧面描写水流湍急。
C.【甲】文作者借写小石潭记的幽美、凄寒,含蓄地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派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答案
D 2.B 3.C 4.B 5.C 6.D 7.C 8.C
9. A 10. C 11. D
12. ①.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②.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3.(1)大约。(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14、因为那种环境过于凄清,不能呆的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15、由乐到悲,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悲。
16、语段(甲):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语段(乙):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意思对即可。)
17.A
18.(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