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08:2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一、教学理念
加缪在《鼠疫》中写道:“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2019年以来,突发的新冠疫情偏移了整个世界的轨道,在这次疫情中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了“逆行者”们的温情,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而回眸过往,无论何时,病毒都一直在同人类争夺地球的统治权,但是即使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没有绝望于对疫病的探索,取得了应对疫病的有效措施。本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时事热点,以“病患之心”、“医者仁心”为线索回溯历史上的疫病与先辈们的成就,涵养家国情怀和和人文关怀。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第14课,共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历史上的疫病”是历史环境,主要阐述疫病的肆虐,危害人类健康,改变历史进程,刺激人们进行抗争。第二子目“中医药成就”主要讲述中国古人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构建中医理论。第三子目“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讲述西医以科学手段为依托,逐步传入中国,并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三个子目存在的是先后的逻辑关系。从时间上看,疫病产生、古代中医成就、近代西医发展一脉相承。从内容看,疫病重大灾害、中医药应对、西医带来的发展有递进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历史的价值观念和能力。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但与其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由此从现实经验方面来说,学生对于传染病、中医、西医已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认识,只不过相对零散,不成体系,对于疫病带来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刻,在体会医疗卫生发展背后蕴含的人类历史的多元特点与全球化趋势上存在难度,历史解释能力尚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疫病流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历史上的疫病流行状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阐释中医药成就及西医的传播状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古今中外对疫病防治的努力,培养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古代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类在探寻解决疫病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2、教学难点:中医药的主要成就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固定空间“杭州”为舞台,穿插三位不同时期人物的抗疫事迹。以北宋苏轼在杭州的抗疫情境中铺垫疾病的“前世今生”,探究疾病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在苏轼的举措中着重归纳中医药学的成就;以近代梅藤根医生在杭州建院(浙大二院前身)的历程阐述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并改善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以李兰娟医生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卓越贡献彰显当代中国医生的“仁心仁术”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以及博远仁爱的情怀。在不同的举措中寻找共性,突显“医病患之心”、“呈医者仁心”的中心线索,升华教学立意,让学生认识古今中外对疫病防治的努力,培养家国情怀与人文主义关怀。
七、教学过程
【导入】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杭州人民的老朋友”苏轼再次来到他的“第二故乡”担任知州一职。还没来得及饱览美若西子的美景,他就遇上了一个重大的挑战——彼时的杭城先涝后旱,粮食稀缺,百姓饥肠辘辘。更可怕的是,饥民中不少人出现了手脚冰凉,腹泻腹痛,发热恶寒等症状,病人往往寻医无果后很快就会死去。一场大瘟疫来临了。
生灵涂炭,一心移疫
1.何为“疫病”?
材料一 瘟:矢能伤人。昷,民困于皿。
——《康熙字典》
疫:疫,民皆疾也。
——《说文解字》
材料二 有兽焉,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山海经·东次四经》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古人认为疫病是如何产生的?现代医学又认为是由什么引起?历史上又有哪些带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疾病?
提示并阐述(例):古人认为疫病是神、鬼、珍兽带来的;现代医学认为疫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人体导致。
材料三 根据推断,北宋这场发生在杭州的瘟疫极可能是由“疟疾 malaria”引发的。疟疾、霍乱、痢疾曾长期困扰中国人,直到如今很多人还有“多喝热水”,“餐前开水泡餐具”的习惯。
——笔者据《宋史·苏轼传》《宋会要辑稿》按
材料四 人类史上死于瘟疫的人数远远高于战争或其他天灾的人口总数。 ——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材料五 定居环境下与畜牧动物的接触、排泄物污染等使得人类感染病菌和寄生虫。亚欧大陆的人群不断进化出抵抗和免疫力。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历史上的疫病有什么特点?
提示:历史悠久、频繁性;范围广、持续长;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多为人畜共患病。
【设计意图】利用甲骨文的象形意义和中国古代相关文献阐述“疫病”的定义,通过对教材中出现的“天花”“鼠疫”“流感”进行概念解读,帮助学生对疫病有科学性认识。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暗夜”与“寻光”
阅读以下材料归纳,疫病对人类历史有哪些影响?
“暗夜”——
材料一 两浙一带,十之五六尽皆病死。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提示: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威胁统治,导致政权更替。
“寻光”——
材料三 洗头、洗手、洗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用衣服包裹全身被认为是生存的必须,肥皂的杀菌作用被注意,人们极力回避患者和其碰过的物品。
——杨靖《黑死病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四 瘟疫动摇了基督教的正统神学,使其失去了在思想上的垄断地位。它不仅使教会失去了在思想方面的专制地位,也使其政治地位逐步衰落。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提示:卫生观念,卫生事业进步;思想解放,传播理性主义。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材料的信息提取,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增进学生的历史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学会一分为二,辩证看待事物发展引发的影响。
仁心厚德,疫不容辞
而彼时,杭州的百姓已然等不到“曙光”,病痛、死亡与恐惧正笼罩和吞噬着这个城市。
作为“父母官”的苏轼该如何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阅读以下材料以及书本相关内容,猜想苏轼会有哪些“抗疫”的措施?
材料一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宋史·苏轼传》
提示:①调运粮食,救济灾民;②开设医院集中收治;③招募僧侣,照顾病患;④使用“神药”,公布药方。
据苏辙《巢谷传》记载,“神药”圣散子本为苏轼同乡巢谷家藏,苏轼再三请求传授于己,以备不时之需。无奈之下,巢谷勉强应承,并要苏轼在滔滔江水前发誓永不外传。
材料二 昔予览《千金方》,三建散云,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用灵。
——《苏沈良方·论圣散子》
可见“圣散子”的诞生与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的《千金方》密切相关。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归纳博远的中医药学还有哪些成就?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中国历代中医药成就简表
年代 人物 医学成就与著作
战国 扁鹊 “望、闻、问、切”
汉代 不详 《黄帝内经》
东汉 不详 《神农本草经》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东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
唐代 孙思邈 《千金方》
唐代 政府 《唐本草》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在征服各类疾病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各自建立起本国(地区)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学就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材料三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青蒿治病中国早有记载,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使屠呦呦联想到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元佑四年的杭州终在苏轼领导的抗疫下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疫情后,苏轼将集中医院改造成了“常设医院”取名“安乐坊”,“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安乐坊”成为中国最早的面向民众的公立医院和传染病集中医院。杭州人民感激苏轼的仁心恩德,家家必挂其像,“饮食必祝”。时至今日,苏轼的雕像依旧树立在西湖畔那座以他命名的堤岸边——守护着他曾守护过的这座城市。
【设计意图】通过苏轼在杭州“抗疫”中捐献黄金设办病坊,背誓救民发放“神药”的具体举措,铺垫“医病患之心”、“呈医者仁心”的课堂主线。整理教材,梳理我国的中医药成就,着重中医药在当今前沿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时空观念与民族自信、家国情怀。
精诚仁术,仁至疫尽
八百年后的1883年,对于同在杭州的医生梅藤根(David Duncan Main)而言这是忙碌的一年。杭州城中突然多了许多“麻风”病人。二年前,这位苏格兰医生受英国圣公会指派来到了杭州这座由戒烟所改造,只有四间屋子的医院,平日里只有最走投无路、孤苦伶仃的病人才会来这里试一试。而如今,只有16张病床的医院却挤满了269人。在救治中,一位病人拉着梅藤根的衣角恳求说:“医生,要是我死了,能不能别把我的内脏取出来做药?”
结合所学并阅读书本相关内容,猜想当时的病人为何会这么说?当时的西医又有了怎样的进步?
提示: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者采用“愚民政策”,思想禁锢压抑知识分子,科学发展逐渐滞后,种种原因使得清末的中国以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以时间轴简要介绍16-17世纪西医学的发展历程。
阅读以下材料,概括梅藤根医生在杭州“抗疫”的举措和之后的贡献,思考其反映出的精神。
材料一 “生活里的乐趣和欢笑,比药更能让病人觉得活着振奋 ”......麻风病极为酷毒,最痛苦的是被隔离于家庭和社会之外,他自知无法根除,但应“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 徐迅雷 《梅滕更:从鞠躬到尽瘁》
材料二 疗效是最直接的说服力。梅藤根医治好杭州的都督后,国内捐赠开始多了起来......用这些钱,医院装备了杭州最早的发电机、自来水塔、电灯和汽车......一个医院推动了杭州的现代化。
—— Alexander Gammie《梅藤根在杭州》
材料三 1881年的广济医院与如今的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图片
材料四 梅藤根医生墓碑(上书“仁爱而芳”汉字)图片
提示:打破隔阂,幽默亲和关爱病患;医术精湛,推动杭州医学进步;医者仁心。
【设计意图】利用时间轴设置出线索清晰、脉络明确的西医学发展以及在中国的传播的过程。用梅藤根医生在杭城的事迹丰满历史情境,体会拥有“仁心”的医者超越时空民族的共性。
济世至善,疫往直前
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宣布封城。面对严峻的形势,1月31号晚上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主任医生李兰娟向卫健委请缨。次日凌晨4点,李兰娟带领团队从杭州抵达武汉,开始一线工作。在武大人民医院 ,她每天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进“红区”(ICU)查房。脱掉口罩,面部的压痕依稀可见,她说:“查房、面对面交流有利于直接了解病人情况,也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二个月后,李兰娟院士回到了杭州,组织浙江抗疫防疫工作。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的她,仿佛就是浙江人民、杭州百姓的定心丸。而73岁的她,在这期间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不仅有李兰娟医生这样的“国士”,也有无数无名的“逆行者”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人民!
材料一 “中国,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身着防护服医护人员图片)
材料二 杭州新冠疫情实时报告图片(截至2021年9月13日,杭州市累计确诊181人,累计治愈181人,累计死亡0人)
材料三 《穿越》(新华社新闻配图:一百年前小患者与梅藤根医生相互鞠躬,2020年小患者与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相互鞠躬)
在未知的疫病降临下,恐惧、愤懑、自责、怨天尤人往往会吞噬人心。
材料四 当瘟疫难以治愈时,就会在社会和文化特性显示出更深层暗喻。对疾病的恐惧造成的伤害,绝不比病毒本身造成的伤害轻。
——霍德华·马凯尔《瘟疫的故事》
但无论时间、地域、民族或医疗手段,至暗之中往往有胸怀“仁心”的医者用他们精诚的医术救治病患肉体上的苦痛,用“爱”驱散心灵上的阴霾。苏轼捐赠黄金、背誓救民;梅藤根亲切待人、破除隔阂;李兰娟国士出征、不念归期。
他们是“希波克拉底之光”。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热点和共同生活经历,升华教学立意,总结全课线索。涵养家国情怀,感受人文思想。
(五)课堂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回首过往,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病毒或病菌互存互斗的历史,而这样的斗争在全球受新冠疫情下的当今世界更加鲜明。这样的斗争,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定将继续存在。然而即使“世界荒芜”,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当疫病来临之时——
“疾病不应该把人们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为人类相爱提供机会。”
支持全球战疫,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胜利!
八、教学评价设计
1、课后评价。观摩本课的老师们基本全程被本课纷繁生动的材料所吸引,课堂中三位人物的“抗疫”事例颇具吸引力,借由历史情境渗透本课将抽象、冰冷的知识点具象化使课堂“有温度”,也相当引人入胜。但笔者与一些教师交流时,都觉得本课精彩有余、深度不足,很多教学环节只能点到为止,颇感意犹未尽。
2、课时作业的设计思路和评价原则。
(1)设计思路。探究历史上的疫病流行状况,考察中医药成就及西医的传播状况。
(2)评价原则:灵活性、层次性、预见性、独立性。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答案提示】
(1)特点: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新教材一课时的内容之多,新教材的内容之新。本课在内容安排上如何取舍,如何“备战”消化“不熟悉”的内容打破“教学惯性”是绕不开的重要问题。
2、本课的资料极其丰富,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良好。但在深度上,感觉还是欠缺了一点。在实践中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表达观点的课堂探究大大压缩,在史料选择方面可更加精简。
3、本课尝试探索语言表达以及形式内容上的新颖之处,在课堂实践中证明了是一种可行路径,基于“地方史”的“人物史”使得课堂多了些“趣味”,给“冰冷”的知识点增添了一点“温度”。但由于铺垫情境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资料,在课堂中材料过多,学生概括总结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引导,而多次引导的结果是学生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