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08: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设计人 教材版本及章节 统编版 选必三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从敦煌古籍《金刚经》的流传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最后一课,在全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回顾、升华的地位。本课内容主要叙述了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及世界各国采取的种种保护措施,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国际合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的介绍,点明“共享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全册宗旨,以此落实历史学科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当前“3+2+1”选课模式下的历史类学生。他们对历史学习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经过初中和将近两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后,他们也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史实和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但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整一个中学教育体系来看,高二学生虽则个性强,有主见,但社会阅历较少、学业繁重等因素使得他们的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难以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教学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情境化、情境内容问题化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落实各项历史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以敦煌古籍《金刚经》的流传为视角,学生在生动的历史细节中了解文化遗产的分类、定义,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举措和原则。 2.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学术研究观点、时间轴多种形式设置历史情境,在任务驱动和问题链引领下,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层层深入,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能力。 3.学生通过感悟古籍《金刚经》和莫高窟遭遇劫难和涅槃重生的历程,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树立正确对待世界文明的理性态度和博大胸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 难点:认识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5.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和讨论法。
6.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文字材料,视频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媒体技术应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 教师通过 PPT自定义动画功能,依次显示谜面文字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并作答。 总结学生回答情况,引出“古籍”概念和古籍《金刚经》,介绍本课基本流程。学生活动1 学生根据谜面提示进行推理,找出谜底“古籍修复师”。并自由作答。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文字与图片信息。 展示本课基本流程。活动意图:以古籍修复师为答案设置趣味猜谜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谜题难度适中,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出“古籍”概念,自然过渡到新课环节。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活动2 第一章节:古籍·缘起 一、世界遗产包含哪些类型? 1.简单介绍古籍《金刚经》背景 知识。 2.布置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请阅读课本第88-90页,根据世界遗产的类型划分,说一说敦煌古书《金刚经》和古籍修复技艺分别属于哪一种遗产类型? 3.将【任务一】分解为有难度梯次的问题1和问题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 4.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定义。学生活动2 学生阅读课本并梳理相关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借助学案完成: 问题分解1:利用图示法梳理下列概念关系。 问题分解2:敦煌古籍《金刚经》属于哪一种遗产类型? 在完成【任务一】的 基础上,阅读课本 “历史纵横”部分,思考“文化遗产”的定义 。 派学生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本涉及的一系列概念名称和梳理概念的结构图。活动意图:利用结构图梳理相关概念,以此厘清“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将知识点具象化、结构化的学习思维和方法。通过明确文化遗产的定义,自然过渡到【任务二】。 教师活动3 第二章节:古籍·见证 二、如何理解文化遗产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二】:了解古籍《金刚经》,探讨其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1.播放介绍古籍《金刚经》纪录片视频片段。 2.指导学生利用史料实证相关方法原则分析《金刚经》史料价值。 3.指导学生利用卷首画以及卷未题记相关信息形成证据链,判断《金刚经》是印刷书籍。 4.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活动3 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古籍《金刚经》,根据学法指导,分析其史料价值。 学法指导:史料来源、类型、可用于研究什么。 学生以卷首画和卷尾题记“普施”一词为线索,补全逻辑环节,形成证据链,对古籍《金刚经》是否为印刷书进行判断。 学生借助学案,阅读材料并思考、回答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韩国学者的观点。 ②韩国学者的观点是否成立?请结合材料二、三加以说明。 ③古籍《金刚经》在印刷发展史上的价值需重新评估吗?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文字材料。活动意图:任务二通过视频、图画、学术观点等多种形式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在生动活泼、有难易区分度的问题链里,各取所需,各展所长,达到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教师活动4 第三章节:古籍·守护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1.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三】:利用时间轴,回望与感悟古籍《金刚经》和敦煌莫高窟遭遇劫难与涅槃重生的历程。 2.着重介绍樊锦诗与高分考生钟芳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保护 工作的传承。3.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借助古籍《金刚经》,阐明文化保护工作的“劫难历程”与“重生历程 ”。学生活动4 学生阅读课本,完善时间轴信息。 学生借助时间轴,了解古籍《金刚经 》劫难与重生的历程,感悟文物保护与家国命运。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进行感悟分享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时间轴并补充时间轴。展示图片、文字等信息。活动意图:该环节利用时间轴,梳理古籍 《金刚经》的劫难历程和重生历程,脉络清晰,对比鲜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回望历史,在历史中展望未来。在对古籍《金刚经》流传历程的感悟中,深刻体会到文化保护与文化共享的意旨。教师活动5 第四章节:古籍·未来 展示美国医学家沙克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否能成为为后代馈赠丰富文化遗产的好祖先? 学生活动5 小组讨论和自主思考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字材料。活动意图:该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运用长时段思维进行观察、分析事物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该历史思维的落实,能使高中历史学习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未来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学校教育和书籍一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自1877年建校以来,我校即将在今年九月份迎来146岁生日。146年来,我校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 请你查阅我校校史,了解我校新发展。尝试从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我校写一段推介词。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课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是一次“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尝试。本课以古籍《金刚经》的流传历程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展开“缘起”“见证”“守护”“未来”四个环节,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学术研究观点、时间轴等多种形式设置历史情境,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在任务驱动和问题链引领下,层层深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在于任务二环节中,对古籍《金刚经》的史料类型划分不明确。此外,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处理较为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