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
(新高考地区,选修选考历史)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神入”历史,调动学生已有知识、观点、态度、情感,最后得出历史结论,获取历史启迪。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模块结构):本模块名为“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大交流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二战之后,伴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因“势”而变,因变而“新”。无论外交政策怎样改变,当代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合”外交思想始终不变,在“和·合”外交思想影响下,当代中国积极倡导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本模块共有2大专题:民族关系、国家关系。从横向上看:学生需要拓宽历史视野——了解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制度,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与主要成就。从纵向上看:学生需要拉长历史时间——了解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际法的发展、了解当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从微观角度分析(本课结构):本课是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14课,课题是“当代中国的外交”。二战结束后,世界上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大强国相互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基于这一形势,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三大外交方针,这有利于新中国进行国内建设,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50年代,伴随着朝鲜停战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为给国内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同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国际局势的缓和、显示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大作用;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二战后2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初露端倪,这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到7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和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外交政策开始进行重大调整,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顺应世界求和平、谋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综上所述,新中国70多年的外交史,是一段中国共产党人为谋取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初心的历史,是一段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势而变,因变而新的历史。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因“势”而变,因变而“新”。无论外交政策怎样改变,当代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合”外交思想始终不变,基于“和·合”外交思想,当代中国积极倡导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部分文字参考《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最新版70年外交风云,70年时代巨变。本课的三个子目采取“大时序、小专题”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新中国70多年的辉煌外交史。本课宏观上以时间为序,在梳理时间线的基础上呈现较强的专题特征;微观上各专题立足各自的历史时空特点,时空相对独立但专题间联系紧密。在新中国70多年外交的“变”与“不变”中,我们看到了新中国“和·合”的外交思想。根据教材的前后逻辑关系,我设置了三大部分开展教学——第一部分:独立自主立于世界、第二部分:大开国门迈向世界、第三部分:中国智慧影响世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新高考地区高二或高三选修选考历史科目的学生。基于学生的已知分析:首先,学生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已对新中国70多年不同阶段的历史脉络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这为进一步理解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对本书、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政治制度史、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史学习的基本,已经具备了一些政治学理论基础。基于学生的不足分析:学生学习的不足主要有二,一是对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学习往往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接受,缺少立足大历史背景下对宏观历史的思辨性理解和认识,如“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需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二是对标新高考的要求,学生对史料的研读与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做进一步指导。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二、高三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能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这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去学习本课。简述教学策略:首先,运用材料教学法,尝试使用各种类型的史料,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落到实处。其次,运用问题教学法,用问题引导学生迈向更深层次地学习。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70多年外交的“变”与“不变”,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谋取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初心,体会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势而变的精神,体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教学目标
● 课标要求: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核心素养:1.通过结合时间轴和地图梳理新中国外交发展的脉络,学生能够基于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新中国外交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比较新中国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外交方针的异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并合理地分析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与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通过史料研读与分析,学生能够独立探究“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谋取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初心,体会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势而变的精神,体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时间轴和地图梳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脉络,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本课教学框架
简述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统计的1949年至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统计图,重点带领学生聚焦“1949-1953年”、“1970-1979年”、“2012年以后”三个历史节点,引出本节课教学应牢牢立足的三大时段。(注:此统计图在本节课会多次出现) 与新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统计图是贯穿本节课的主线,以此统计图导入新课,明确本专题教学中聚焦的三大部分的时间节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本课的时空观念。
一、独立自主·立于世界 ★时空定位出示1950年前后中国周边形势图(世界局部地图)以及1949至1956年外交时间轴,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填充时间轴。1.建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与外交诉求立足1949年的中外历史时空,基于“新中国成立”这一政治前提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自近代以来,中国就不断地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领土主权的丧失与连绵的战乱成为中国人的切肤之痛。基于这种经历,“独立自主”与“和平”这两个词对中国人来说就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他们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在外交方面的基本诉求和对国际和平的渴望。 ——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新中国外交视角与观念的演变》材料二:建国前夕, 中共领导人在外交方面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得到国际上对新国家的承认,其二为恢复经济取得外国的必要援助,其三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章百家:《从“ 一边倒”到“全方位”:对50年来中国外交格局演进的思考》思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历史背景,并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利益诉求。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本问题:这是一个建立在四分五裂、百废待兴旧中国基础上的新中国;这是一个建立在四分五裂、百废待兴旧中国基础上的新中国;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这是一个处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新中国。因而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冷战国际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学生不难得出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外交诉求是:维护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统一、巩固新生政权、建立平等国际秩序。(2)外交方针出示材料:材料: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特此公告。——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10月1日)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合外交诉求阅读以上材料,概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涵。这两大方针正是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诉求。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采取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探究:面对美苏在亚洲冷战的国际格局,新中国可以有哪几种外交战略?你赞同哪一种,并说明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出探究结论:在美苏冷战和孙中山40多年斗争经验、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经验的历史背景下,新中国保持中立绝不可行。而①考虑现实因素,美国不愿断绝与中国台湾的“外交关系”、美国不愿承认新中国政权、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超级大国。中苏是邻国,拥有四千多公里边境线、中苏拥有相似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②考虑历史渊源,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屡次干涉中国革命,成立之初的新中国对西方国家存有戒心,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最有可能选择站在以苏联为首的阵营一边。这就是“一边倒”。梳理自1949年1月中苏关系的发展线索,引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外交举措这一部分教师选择聚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通过史料研读的方式完成。材料一:缔约国担任协同其他联合国对日本作战,直至获得最后胜利为止,缔约国担任在此次战争中彼此互给一切必要之军事及其他援助与支持;长春铁路应该中苏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宣布大连为一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中国政府同意依据协定,在该自由港指定码头及仓库租与苏联。由苏联经该自由港进出口货物免除关税,本协定期限定位三十年;为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止日本再度侵略起见,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节选自联合国条约汇编之《中华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友好同盟条约》及附件材料二: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同意苏联政府将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对日和约缔结后,但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红军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他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侵略因而被卷入军事行动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议及苏联政府同意,中苏两国可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根据地,以利共同对侵略者作战。——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附件材料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贷款,以美元计算,总数共为三万万美元。苏联政府同意以年利百分之一的优惠条件给予贷款。——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附件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条约要内容。(2)与材料一条约相比,指出材料二、材料三条约的变化,并说明它体现了哪些外交方针?教师带领学生研读和分析史料,找到材料二、材料三条约的变化是废除若干不平等条款:中国收回长春铁路、旅顺口、大连港;中国争取了大量苏联贷款。这正是体现了“一边倒”、“另起炉灶”的方针。这正是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诉求: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本问题难度适中,但相对耗时,故选择让学生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课前完成。(4)影响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外交方针、外交举措探究:《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及非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际格局等角度思考)新中国希望通过早期三大外交方针为了实现独立、主权、平等、互利的诉求。在短暂的中苏蜜月期内,苏联给予了新中国大量的援助,帮助新中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有利于新中国进行国内建设,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美国的外交孤立封锁下,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周边非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引出“2:推动外交新发展”的教学。2.推动外交新发展呈现1949年至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统计图,重点聚焦1949、1950、1951、1952、1953连续五年新增建交国家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屋子打扫干净了”,“客人”却迟迟不来?学生能够直接联系到美国对我们的外交孤立,不难回答这一问题。紧接着教师追问:中国是怎样大开“外交困局”的?(1)背景、外交诉求与外交成果教师呈现“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地图,并在地图上呈现“一五计划”、“朝鲜停战”等历史信息,引导学生联系1953年的历史背景,得出结论:国际:国际局势相对缓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国内: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进而明确这一时期的外交诉求是:突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新型国际关系。通过预习不难得出这一时期主要的外交成果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意义教师呈现1953-1964年我国外交时间轴,学生结合时间轴阅读材料:材料: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者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探究:结合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教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多,与中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显著增多,推动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随后的外交实践,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结合地图和导学案梳理时间轴,落实时空观念素养。“怎样正确理解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是本节课难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落实时代背景、三大外交方针的内涵、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举措以及影响四个分问题。本部分采取“宏观梳理+围观聚焦”的方式教学,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培养大时空逻辑,通过史料研读的方式深入历史细节,落实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通过史料研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力和历史解释能力。以探究问题引入本部分的教学。本部分紧紧围绕着历史背景之“变”、外交举措之“变”两大核心,带领学生在“变”中找到不变的特点,那就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设置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伟大意义,以此训练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大开国门·迈向世界 再次呈现1949年至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统计图,重点聚焦1970年至21世纪初我国外交的发展情况,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首先明确这一时期的时间阶段:阶段①:1970年-改革开放前;阶段②:改革开放后。1.打开外交新局面(1970年-改革开放前)宏观:梳理1970-1976年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学生结合地图和导学案填充时间轴。聚焦: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至28日。有人说:“尼克松用七天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探究:谈谈你对“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理解。(1)从民间交往到官方交往历史背景:呈现1960-1972年中、美、苏、欧洲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初中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梳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现实机遇:聚焦历史细节——乒乓外交和基辛格访华,聚焦两次握手,正是这两次握手促推了尼克松的握手。从历史背景和现实机遇两大维度引导学生感受尼克松访华是历史的必然,是世界、历史改变了尼克松。(唯物史观)(2)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到中美建交重点聚焦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和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比较这两则材料的异同。材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双方都认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以及世界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摘自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以及世界任何地区谋求霸权……——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教师引导学生做史料研读,得出如下结论: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只有在同台湾当局断绝一切所谓的“关系”后,中美两国才正式建交。可见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2.外交政策新调整(改革开放后)宏观: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到21世纪初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结合初中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外交政策“新”在哪里。背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与改革开放的展开。外交政策: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和平的环境。 宏观:结合地图梳理外交成就。微观:聚焦中美建交的历史细节。拉长历史时间,基于1960年以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综合国力的提高认识从民间交往到官方交往。通过“握手”这一细节认识“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落实唯物史观。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到中美建交,通过两个公报的研读,学生认识到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
三、中国智慧·影响世界 最后一次呈现1949年至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统计图,重点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的发展情况,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1.走出外交新道路(1)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师出示十八大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的互动空前紧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外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提出时代之问: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2)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道路。学生自主阅读教材81-83页内容,概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外交实践。 教师呈现十八大以来的国际、国内之“变”,学生阅读教材自行梳理我国外交政策之“变”,立足“变”捕捉到中国70多年外交的“不变”。
结课与升华 呈现本课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基本逻辑框架。二战结束后,世界上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大强国相互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基于这一形势,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三大外交方针,这有利于新中国进行国内建设,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50年代,伴随着朝鲜停战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为给国内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同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国际局势的缓和、显示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大作用;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二战后2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到7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外交政策开始进行重大调整,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顺应世界求和平、谋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综上所述,新中国70多年的外交史,是一段中国共产党人为谋取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初心的历史,是一段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势而变,因变而新的历史。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因“势”而变,因变而“新”。无论外交政策怎样改变,当代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合”外交思想始终不变,基于“和·合”外交思想,当代中国积极倡导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梳理中国与世界的70年,再次引出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学生总结出本课立意“因和互利,因合共赢”。教师基于本课立意做进一步升华,今天的中国,将始终积极倡导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