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被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植被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21: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2023·山西晋城期末)2021年11月,暴雪后的哈尔滨又迎来了冻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虽然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挂雾凇景观,但大量被冰压折的树枝和倒伏的树木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倒伏的树木几乎都为杨树和柳树。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杨树、柳树应属于(  )
A.一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B.多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C.一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D.多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2.推测杨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可能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下图①②为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地面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长达20米。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不同 B.所处地形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4.③植物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群落结构复杂
(2023·山西太原月考)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5~6题。
5.该现象主要分布区的植被类型多为(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6.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
森林的类型特征和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某区域亚寒带针叶林空间分布及森林景观。读图,完成7~8题。
7.亚寒带针叶林(  )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
B.抗寒能力强但抗旱能力弱
C.春季发芽,秋季落叶
D.树冠多呈星尖塔状形态
8.图中针叶林的分布地区(  )
A.集中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C.夏季炎热多雨,无明显干季
D.全年降水丰沛但气温较低
(2023·湖南岳阳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甲树种广泛分布于(  )
A.东南丘陵 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
C.藏北高原 D.华北平原
10.乙树种的特点是(  )
A.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B.常绿,花期集中,多革质叶片
C.全年生长、开花,深绿,茎花、板状根
D.针状树叶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设了林场,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1~13题。
1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1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2023·浙江温州月考)布纹球(图1)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径8~12厘米,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王莲(图2),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壮观。读图,完成14~15题。
14.从形态特征推测,布纹球比王莲(  )
A.叶片更肥厚,有蜡质
B.叶片面积大,多肉质
C.根系不发达,可移动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
15.王莲原产区的植被特征是(  )
A.单一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简单
B.植被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C.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D.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
16.(2023·海南海口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唯一乔木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叶片都能吸纳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一棵成年胡杨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额济纳旗(位置见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拥有38万亩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每年入秋后,该地胡杨叶色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1)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6分)
(2)胡杨从根部萌生幼苗,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像心形,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4分)
(3)来自广东省的游客在游览额济纳旗美丽秋色后,想在自己家乡引种胡杨。对他的想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4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1.B 2.D [第1题,杨树、柳树属于多年生高大乔木,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代表树种,B正确。第2题,在暴雪、冻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过后,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挂雾凇景观,说明杨树树冠广展,承受了大量冰挂;容易倒伏说明树根浅,D正确。]
3.D 4.C [第3题,从图示三种植物特征来看,其分布地区分别对应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温带荒漠,其形态差异主要是水分条件差异造成的,D正确。第4题,据图,骆驼刺根系发达,叶面较小,说明当地气候干旱,为荒漠地区,所以当地植被稀少,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C正确。]
5.A 6.C [第5题,“有孔叶片排水”说明该类植物生长区气候湿热,降水量大,应为热带雨林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第6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降水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较普遍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均不会出现图示现象。]
7.D 8.B [第7题,亚寒带针叶林树冠多呈星尖塔状形态,D正确。植物垂直结构简单,A错。抗寒、抗旱能力均强,B错。春季发芽,秋季不落叶,C错。第8题,针叶林的分布地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B对。]
9.A 10.A [第9题,根据图中甲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可知,甲树种一年四季均有森林凋落物,说明甲树种属于常绿林,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A正确。第10题,据图可知,乙树种的森林凋落物数量在9~10月最多,且在1~3月无森林凋落物,说明乙树种属于落叶阔叶林,叶片宽阔,春天发芽,秋冬季落叶,乙树种所在地气候四季分明,A正确,B、C错误;针状树叶的树种多为针叶林,D错误。故选A。]
11.C 12.A 13.B [第11题,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海拔1 010~1 940米,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第1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其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第13题,塞罕坝林场位于荒漠沙地,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
14.A 15.C [第14题,由材料可知,布纹球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是耐旱植物,为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其叶片通常面积小、多肉质、肥厚且具有蜡质,从而可以提高体内含水量且减少水分蒸腾,A对,B错。为获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发达,但孔隙少,C、D错。第15题,王莲原产于南美洲高温、高湿环境,即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错,C对。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季相变化不明显,B错。革质叶片是亚热带的植物叶片特征,D错。故选C。]
16.(1)(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价值: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盐碱化)。
(2)适应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强的气候特点。
(3)不赞成。理由:广东的热量、水分、土壤等条件不适合胡杨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