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Memories of Autumn
部编版·初中语文 / 七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第5课
05
新课导入
读一读,找一找这一组古诗词有什么共同点?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新课导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认识叠词
叠词,是词和词的连用,即词的重叠。叠词的构成形式丰富多样,比如:
AA型:天天、说说、读读、常常
AAB型:慢慢地、轻轻地、甜甜的
ABB型:乐呵呵、水汪汪、金灿灿
AABB型:开开心心、千千万万、马马虎虎
ABAB型:打扫打扫、金黄金黄、说着说着
AABC型:嗷嗷待哺、恋恋不舍、侃侃而谈
ABCA型:防不胜防、话里有话、国将不国
ABAC型:不卑不亢、一心一意、无忧无虑
课文叠词
按构成形式分为:
①AA型: 常常、走走、看看、妹妹;
②AAB型: 偷偷地、悄悄地、红红的;
③ABAB型:望着望着、听着听着、大口大口
刷拉刷拉、整宿整宿、准备准备;
④AABB型:絮絮叨叨、泼泼洒洒;
⑤AABC型:好好儿活。
课文共计832字,请同学们限时2分钟默读完全文,圈画出课文中的叠词并其归类。
课文叠词
按描写对象分为:
①写我的叠词:
②写母亲的叠词:
③写景的叠词:
望着望着、听着听着;
常常、走走、看看、偷偷地、悄悄地、 红红的大口大口、絮絮叨叨、整宿整宿、准备准备、好好儿活;
刷拉刷拉、泼泼洒洒。
一段被禁锢的幽暗岁月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怎么设计朗读会比较好?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喜怒无常→暴怒无常,为什么用“暴怒无常”形容自己呢?
朗读:
作者人生经历
1971年
20岁因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67年
16岁清华附中毕业,跑步健将
1969年
18岁自愿去陕北延安插队务农
1972年
21岁双腿瘫痪,开始轮椅生涯
结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请谈谈你对他暴怒无常情绪的理解。
理解“暴怒无常”
结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请谈一谈你对他暴怒无常情绪的理解。
明确:
①首先,从文字表面来看,作者不说“喜怒无常”而说“暴怒无常”,表明双腿瘫痪对他的心理打击具有毁灭性,自此生活里没有“喜”的情绪,有的只是“怒”和“暴怒”。
②其次,从人生经历来说,在21岁这个最狂妄、美好的年龄,对于一个酷爱运动、擅长田径的生命来说,却遭遇了双腿瘫痪的身体残疾,这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暴怒无常”可以理解。
理解“暴怒无常”
刚才我们从词语本身和人生经历分析了作者的“暴怒”,那么“无常”(变化不定)又体现在哪里呢?
明确:
作者的“无常”体现在叠词“望着望着”“听着听着”,“望”和“听”本来是动词,加上后缀“着”相当于英语v-ing,说明这个动作的状态是正在进行中,所以说“望着”“听着”是一种状态,具体是什么状态,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文中含有写“我”的叠词的句子,读完思考作者当时的状态。
理解“暴怒无常”
朗读文中含有写“我”的叠词“望着望着”“听着听着”的句子,体会作者当时的状态。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持续时间较长有些入神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歌声
朗读:
状态:
但文章开头这一段文字并不是强调望和听得入神,而是后面内容的突转。“天上北归的雁阵”和“李谷一甜美歌声”并不能让史铁生获得暂时的解脱,“突然砸向玻璃”和“猛然摔向四周”才是重点,写出身体之痛、创伤之重。将无常的暴怒情绪过成了日常,这就是史铁生刚瘫痪时的日常状态。
理解“暴怒无常”
下面我们按照朗读设计再次朗读,感受作者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痛苦心境。
(合)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女)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男)我会突然 / 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女)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男)我会猛地 /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朗读:
在最鲜活美好的年龄,他却被病痛锁在最幽暗逼仄的世界,我们再来齐读:
那一年你太年轻,
病魔像藤蔓一样将你死死缠绕,
轮椅束缚了你的身躯,
也禁锢着你的心灵。
你沉溺痛苦,
任悲伤成河,
你望着望着、听着听着,
怎么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哪会留意另一颗焦灼的心会不会更疼?
一段被禁锢的幽暗岁月
一曲小心翼翼的母爱绝唱
在叠词中,我们看到史铁生被命运禁锢的幽暗岁月,他年纪轻轻遭遇重大疾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生不如死,无暇顾及其他。陪在他身旁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聚集写母亲的叠词进行探究。
文中史铁生的母亲真是苦啊,她的苦难源自哪些呢?
①自身病痛的折磨:肝癌晚期,随时有离世的可能;
②儿子身体的瘫痪:病在儿身,痛在母亲的心尖上;
③儿子轻生的念头:己病无力回天,子路还很漫长。
发现母亲的病
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以下两个母亲的病的片段,分别站在我的角度、母亲的角度、旁人的角度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发现母亲的病
自由地读一读以下两个母亲的病的片段,分别站在我的角度、母亲的角度、旁人(妹妹/邻居)的角度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示例:从我的角度看
这两段作者一直在说“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我没想到”“也绝没有想到”,说明他根本不知道母亲患有重病,对母亲的离世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作为回忆性散文,作者的愧疚悔恨、自责后悔之情溢于言表。
发现母亲的病
读以下两个母亲的病的片段,分别站在我的角度、母亲的角度、旁人(妹妹/邻居)的角度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从母亲的角度看:“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觉”“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可知她饱受病痛的折磨,知道自己活着的时间不多,已经不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了。
从妹妹的角度看:一边是绝症的母亲,一边是瘫痪的哥哥,她既理解哥哥,又心疼母亲,她对哥哥没有指责,包括后文,也是她推着哥哥去看菊花的。
从邻居的角度看:这一家人太可怜了,将母亲抬上车的是邻居,后来背着我去医院看母亲的也是邻居,可以看出邻居的善良怜悯。
体会叠词效果
全世界都知道母亲的病很重,只有我不知道,请同学们齐读,体会这些叠词表达的情感。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体会叠词效果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叠词分析:“整宿整宿”不是一宿,是一宿接一宿,突出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时间之久,“大口大口”不是一口,是一口接一口,写出母亲病情的危重。叠词起强调作用,整宿双倍、大口双倍,母亲的病在后来的儿子感知里,也是双倍的。词语重叠,情感加倍。
体会叠词效果
她疼得整宿整宿睡不了觉,
她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你一直都不知道,
你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
你绝没想到那远去的三轮车,
竟是永远的诀别。
此后,
她的那些疼那些苦,
在你这里加了倍——
就像你的疼曾经在她那里加了倍一样。
词语重叠,情感加倍,透过叠词我们看到一个儿子的忏悔与自责。请同学们齐读:
理解母亲的爱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作者写母亲最多的叠词是“偷偷地”和“悄悄地”,请同学们读下面的片段,谈谈你对母亲的爱的理解。
2.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亲爱得小心翼翼,爱得用心良苦。悄悄地、偷偷地,表明母亲的动作尽量做得不易察觉。母亲第一次悄悄地躲出去是给“我”发泄的空间,她知道儿子接受不了病痛的打击,需要发泄,悄悄地进来是为了收拾残局。第二次悄悄地出去,是她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怕引起儿子伤心。
同时,作者反复写这么不易观察的举动可以看出作者后来觉察到了母爱并且十分心疼与后悔。自己的暴怒无常让母亲爱得惊恐不定、如履薄冰。
一曲小心翼翼的母爱绝唱
一个“好好活着”的生命奇迹
母亲走了,带着无尽的牵挂与不舍走了,让沉浸在痛苦中的史铁生幡然醒悟。大家看本文的插图,有关史铁生的图片一定有很多,编者为什么要选取这张进入教材?
图片上,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满面笑容,说明他身虽瘫痪残疾,心却乐观坚定。他已经从痛苦中走出,在精神上勇敢地站起来,展现了好好活的生命状态,正如那秋天盛开的菊花一样。
合作朗读课文
同学们来看这一段文字,生命的美好尽在其中,我们一起来读:
(女)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师)黄色的花——
(生)淡雅,
(师)白色的花——
(生)高洁,
(师)紫红色的花——
(生)热烈而深沉,
(合)泼泼洒洒,
(合)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段文字既写景也写人:北海菊花绚丽多姿、泼泼洒洒的生命状态就是史铁生此后泼洒向上、烂漫绽放的生命姿态。
活出生命奇迹
史铁生好好儿地活着,也激励着更多人好好儿活,请看他从轮椅上“站”起来后的生命姿态:
他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1983年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1年
发表《我与地坛》被公认为近50年最优秀散文之一。
1998年
回忆性短篇小说集《老屋小记》 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年
散文随笔《病隙笔记》 获华语文学传媒杰出成就奖。
泼泼洒洒、烂漫绽放,这就是他从轮椅上“站”起来后的生命姿态。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健全的思想,活出了生命的奇迹。我们再来读:
又是秋天,
你看到了母亲让你看的菊花,
冷霜中西风里,
那些花,
正开得烂漫。
原来——
人生如秋,
不仅有唰唰拉拉的凋零,
也有泼泼洒洒的怒放!
一个“好好活着”的生命奇迹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叠词”入手学习了《秋天的怀念》,请大家总结一下学习收获:
课堂总结
刚瘫痪时的他,被命运禁锢,
望着望着
听着听着
某个事物后,
会“突然”“猛地”情绪发作,一个暴怒无常的史铁生透过叠词展现在众多读者面前。
、
、
身患绝症的她,自己 睡不了觉,还要
关注有轻生念头的儿子,一位爱得小心翼翼的母亲在叠词中走进儿子悔恨自责的内心。
整宿整宿
偷偷地
悄悄地
同一秋天的景,有 和, 两种生命状态,作者史铁生像北海菊花一样泼泼洒洒地好好儿活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唰唰啦啦
泼泼洒洒
谢谢大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