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邹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08: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固氮蓝藻,具有独特的耐旱机制和固氮能力。下列与发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菜某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
B. 发菜染色体上的DNA与细胞质中的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C. 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各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发菜独特的耐旱性可能是干旱导致抗旱基因出现的结果
2. 细胞中的核糖体由大、小 2个亚基组成。在真核细胞的核仁中,由核 rDNA转录形成的 rRNA与相关蛋白组装成核糖体亚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无核仁,但能合成 rRNA
B.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
C. mRNA在细胞中能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D. 细胞在有丝分裂各时期都进行核 rDNA的转录
3. 泛素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小分子调节蛋白,这些泛素蛋白结合到底物蛋白质分子的特定位点上的过程叫泛素化。部分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上机制有助于控制线粒体的质量,保证细胞能量供应
B. 泛素化就像给这些蛋白质打上标签,有助于蛋白质的分类和识别
C. 溶酶体内合成的酶能水解泛素化的蛋白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
D 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泛素,这与其结构和代谢等相对简单相适应
4.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均使用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但两种试剂的浓度与使用方法完全不同
B.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及观察质壁分离实验都可以选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均为对比实验
D.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作用仅为制备解离液
5.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O2和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光呼吸氧化的底物乙醇酸(C2H4O3)是从同化CO2过程的中间产物转变而来的。下图为某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O2含量环境中,C2和葡萄糖均可在线粒体内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B. 光呼吸释放的CO2进入同一细胞的叶绿体参与暗反应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
C. CO2/O2的值增大时,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利于进行光呼吸
D. 光呼吸会减少叶绿体内C3的合成量,降低光合作用效率
6. 蔗糖是甘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由液泡膜上的蔗糖载体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把蔗糖和H+运输到液泡贮存。液泡也是植物细胞中贮存Ca2+的主要细胞器,利用蛋白CAX再将液泡中暂时贮存的H+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同时把细胞质基质中的Ca2+以以与H+相反的方向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并储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CAX的实质是液泡膜上的通道蛋白,运输具有专一性
B. 向液泡运输H+和Ca2+都需要消耗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 Ca2+通过CAX的运输不利于甘蔗的叶肉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
D. 抑制蔗糖运输载体的功能会抑制Ca2+运入液泡中储存的速率
7. 研究发现,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作为支架蛋白参与形成特定的复合体,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该细胞炎症性坏死,病原体被释放,该过程属于细胞焦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蝌蚪尾的消失不是通过细胞焦亡实现的
B.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响细胞焦亡
C.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D.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8. 如图所示,图Ⅰ是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Ⅰ中甲、丁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而核DNA数目相同
B. 该动物性腺中存在图Ⅰ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
C. 图Ⅱ中处于③时期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 图Ⅱ中②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Ⅰ中的丙
9. 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和E时期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10.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B.“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C.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11.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
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
12. 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丙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C.丁自交后代最多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是9∶3∶3∶1
D.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13. 结合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利用Ⅰ、Ⅱ进行模拟实验,桶中小球数量可以不同,但每个桶中不同的小球必须相等
②Ⅰ、Ⅱ中不同颜色小球代表含不同基因的配子,Ⅲ、Ⅳ每个桶中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等位基因
③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
④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
A.1 B.2C.3 D.4
14.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获得甲、乙两种抗虫植株。这两种抗虫植株的染色体内均插入了3种抗虫基因(均能表达),插入染色体情况见下图。已知至少有2种抗虫基因时,抗虫棉植株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抗虫特性。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甲、乙两种抗虫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较强抗虫特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依次为( )
A. 3/4,3/4 B. 1/2、3/4 C. 3/4、1/2 D. 1/2、1/2
15. 植物的杂种一代会出现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品系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杂交效率。油菜花粉的育性由一对基因控制,现有三种花粉育性基因型不同的纯合油菜(具两性花)品系,品系甲、乙育性正常,品系丙雄性不育(肉眼可观测到雄蕊异常),杂交实验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于基因重组的原因,杂交一中F1的育性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
B. 据杂交一二推测,与油菜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共有三种
C. 杂交二F2中雄性不育株与品系甲杂交可获得兼具品系甲、乙优良性状的杂交种子
D. 杂交二自F2起逐代选取雄性不育株与品系乙杂交可使雄性不育株具有更多品系乙的性状
16.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7. 纺锤丝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某纺锤丝被破坏,未能移向两极的整条染色体可形成微核,即没有进入子细胞核而残留在细胞核外的微小染色质块。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才能启动中一后期转换,转换过程的部分图解如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蛋白S与分离酶结合抑制分离酶的活性,有丝分裂中—后期转换是由活化APC启动的
B. 活化的APC能够降解蛋白S使分离酶活化,进而粘连蛋白被切割使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要观察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植物根尖细胞中的微核,最好选择处于中期的细胞观察
D. 细胞质分裂时微核随机进入其中一个子细胞,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DNA含量减少
18. 如图是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内膜上的蛋白质Ⅰ~Ⅳ为4个电子传递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从线粒体基质向膜间隙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ATP提供能量
B. H+从膜间隙运输到线粒体基质是一种协助扩散,且与放能反应相偶联
C. 图中的NADH也可以替换成NADPH
D. 复合体Ⅰ、Ⅱ、Ⅲ、Ⅳ既是电子传递体,也是离子转运蛋白
19. 图1表示雌性小鼠正常分裂细胞中某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水解是着丝粒断裂的原因,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
B.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
C.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BC段的变化与粘连蛋白的水解有关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不发挥作用
20.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21. 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为探究豌豆花色的遗传规律,随机选取了多对天然紫花和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本 F1 F1自交得到的F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15:1
A. 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a、B/b)
B. 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aa个体有3/5致死
C. 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花粉有6/7不育
D. 该植物花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2. 某雌雄同体植物基因型为AaBb(A、a控制叶形,B、b控制花色),研究人员通过测交或自交的方式来确定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自交后代有2种表现型,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若测交后代有2种表现型,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若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说明两对基因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D. 若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3. (共8分,每空1分)图1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 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在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②属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
(2)图2中C点时该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 =”或“<”)呼吸作用速率。B点对应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完成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____(填序号)。
(3)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叶肉细胞中 C3含量短时间内会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当光照强度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
(4)如果将该植物先放置在图2中 A 点对应的条件下4h,B 点对应的条件下6h,接着放置在 C点对应的条件下 14h,则在这24h内该植物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用 CO2吸收量表示)为______________mg。
(5)研究小组另选甲、乙两种植物,分别从两种植物上取多片彼此相似且等量的叶片,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甲、乙两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速率,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 0 1 3 5 7 9 11 13
CO2吸收速率(μmol。m-2.s-1) 叶片甲  -5  0.5  5  16  25  29  30  30
叶片乙  -4  1.5  5  8  10  12  12  12
从表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klx时,甲、乙两叶片中叶绿体的 CO2固定速率相等。
24. (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图一为果蝇繁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图二为某异常果蝇染色体示意图。
(1) AB段,细胞中________之间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的_________之间常发生相应片段的交换。
(2)DE段染色体最主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F段对应减数分裂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阶段I、II、 III最终产生的受精卵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一致,原因是____________;最终产生的受精卵具有遗传的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二个体形成是由于图一中的阶段II异常导致,则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共18分,每空2分)(一)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高产杂交玉米培育的关键是找到雄性不育品系。研究发现,玉米有一种雄性不育表现为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核质不育),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决定雄性育性的基因,其中核不育基因为 r,可育基因为 R,R 对 r 为显性,细胞质不育基因用 S 表示,可育基因用 N 表示,核可育基因 R 能够抑制细胞质不育基因 S 的表达,只有基因型为(S)rr的玉米表现为雄性不育。
(1)上述与育性有关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玉米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种。
(2)核质不育品系在育种时只能做____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后代均含有不育基因 S而不含可育基因 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白色酶1红色酶2 紫色。其中酶 1 的合成由基因 A 控制,酶 2 的合成由基因 B 控制,基因 A和基因 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3)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 2 种。现有 1 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 1 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 1 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选用的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26.(共12分,每空2分)科研人员构建了可表达J-V5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并进行了检测,该质粒的部分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V5编码序列表达标签短肽V5。
(1)与图甲中启动子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除图甲中标出的结构外,作为载体,质粒还需具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个结构即可)。
(2)构建重组质粒后,为了确定J基因连接到质粒中且插入方向正确,需进行PCR检测,若仅用一对引物,应选择图甲中的引物____________。已知J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位于b链,由此可知引物F1与图甲中J基因的____________ (填“a链”或“b链”)相应部分的序列相同。
(3)重组质粒在受体细胞内正确表达后,用抗J蛋白抗体和抗V5抗体分别检测相应蛋白是否表达以及表达水平,结果如图乙所示。其中,出现条带1证明细胞内表达了____________,条带2所检出的蛋白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由重组质粒上的J基因表达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CBA 6-10 DBCCD 11-16 CDDAA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7 AB 18 ACD 19 B 20 BCD 21 AC 22 BD
三、非选择题
23.(共8分,每空1分)
(1) ①. 一、二 ②.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 ①. > ②. ①②③④
(3) ①. 减少 ②. CO2浓度
(4)260(5)1
24.(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分) 减数分裂II后期和末期 (2分)
(3)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至体细胞中的数目(2分)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受精过程中精卵结合具有随机性 (2分)
(4)雌蝇减数分裂II后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未移向细胞两极,而进入同一卵细胞中(2分)
25.(共18分,每空2分)
(1) ①. R、r ②. 5
(2) ①. 母本 ②. 核质不育品系产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不育基因 S 而不含可育基因 N,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3) ①. 白色:红色:紫色=2:3:3 ②. AAbb、Aabb ③. 1/2
(4) ①. AAbb ②. 若子代花色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体基因型为 aabb;若子代花色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体基因型为 aaBB
26.(共12分,每空2分)
(1)RNA聚合酶 标记基因、复制原点(或限制性酶切位点) 
(2)F2和R1(或“F1和R2”) a链 
(3)J-V5融合蛋白 不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