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湖南专用)
专题02 词语使用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成为了很多人喜欢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貌似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其实是囫囵吞枣,而静下心来的慢阅读反而变得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我们应该破除这种叹为观止的阅读方式。
A.络绎不绝 B.囫囵吞枣 C.百闻不如一见 D.叹为观止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请认真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这句豪言,与其说是自夸,倒不如说是__________(彰显/突显)了郴州的自信。②这里的山山水水奇秀奇丽,如果说“一山(莽山),一湖(东江湖),一泉(汝城热水温泉)”为郴州山水之精髓,实在是谦逊了。③郴州若只掏得出这点儿家当,就对不住徐霞客“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 甲
要说精髓,秦少游词中的“郴山”——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鬼斧神工的丹霞奇貌高椅岭;“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的八面山;享yù( )“地球上的一滴眼泪”之称的仰天湖;周敦颐濂溪书院旁边(富丽堂皇/美不胜收)的爱莲湖;流传着浪漫神奇故事的龙女温……哪项不是精美之作?④郴州的美俯拾即是,若得闲xiá( )时日,必要畅游一番。 乙
(选自《郴州日报》,有删改)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加点字注音。
精髓( ) 家当(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享yù( ) 闲xiá( )
3.依次填入上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突显富丽堂皇 B.彰显美不胜收 C.彰显富丽堂皇 D.突显美不胜收
4.以上文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山水帧帧如画,这里的人文处处皆诗”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请将它放回原处( )
A.甲处 B.乙处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中的“福”,从书写形式来看属于行书。
B.“地球上的一滴眼泪”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出仰天湖的面积极小。
C.周敦颐是唐代哲学家,其代表作《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文体。
D.“流传着浪漫神奇故事的龙女温泉”一句中的“浪漫”是动词。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___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___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 )……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____的朋友。
(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乐不思蜀 心驰神往 热情奔放 心悦诚服
B.津津乐道 心驰神往 素昧平生 志趣相投
C.乐不思蜀 心旷神怡 素昧平生 心悦诚服
D.津津乐道 心旷神怡 热情奔放 志趣相投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B.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C.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D.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B.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C.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D.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
基础知识综合
①5月4日至7日,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拉开大幕。怀化国际会展中心广场A【花团锦簇】,展厅展位布置一新。商协会代表、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共赴一场开放之约。
②怀化多山,山于怀化,曾经沉重。山高路就远,B【重峦叠嶂】,阻挡的不只是步履( ),更是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③怀化无海,﹏﹏﹏﹏﹏﹏﹏。但拥抱海洋、逐梦wèi( )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五溪儿女C【孜孜以求】的时代梦想。
④国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一声汽笛启新程,怀化至北部湾的铁海联运班列首开。从此,山与海握手。
⑤北部湾吹来的浩瀚海风,让D【不甘寂寞】的怀化人将tiào( )望的目光,由封闭的山地转向开放的海洋,追逐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蓝色梦想。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离不开平台、通道的支撑( )。怀化国际陆港因势而生,向海而行。
⑥日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
⑦怀化国际陆港牵手广州港,打通了连接欧洲的出海通道。港通天下,指日可待。
(摘编自《湖南日报),有删改)
10.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1)步履( ) (2)wèi( )蓝 (3)tiào ( )望 (4)支撑( )
11.文段中【】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花团锦簇 B.重峦叠嶂 C.孜孜以求 D.不甘寂寞
12.根据语境,下列哪一项最适合填入第③自然段划波浪线处( )
A.海于怀化,现在很近 B.海于怀化,未来不远
C.海于怀化,曾经遥远 D.海于怀化,曾经盼望
13.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相关语句的语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国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
A.加点词语“国”“新”“的”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助词。
B.短语“怀化福音”“新通道”“拥抱大海”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作“城市”的定语。
D.“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是一个单句。
14.第⑥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化相继打通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B.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C.怀化相继打通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
D.怀化打通相继面向东盟的3条国际物流。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两段学生摘录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 )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在波( )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_____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_______,更在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
【乙】“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 a ;赞美祖国的山河, b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c ……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5.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负 重 如 无 私 奉 献
16.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ǐ 销 澜 ráo B.jí 硝 斓 ráo
C.jǐ 硝 澜 náo D.jí 销 斓 náo
17.依次填入【甲】文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凝聚 挺身而出 B.两肋插刀 聚集 铤而走险
C.视死如归 聚集 挺身而出 D.两肋插刀 凝聚 铤而走险
18.【乙】文a、b、c处应填的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②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③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19.【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删除“在”和“中”
B.在“爱国”前加“让”
C.将“发展、凝聚和生存”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D.将“强大动力”改为“重要作用”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真题】
20.请选出动词搭配最合适的一项( )
溪口镇樟树村的澧水河岸,生长着一棵一半枯萎一半青翠的千年樟树。我要______古樟树下的脚印,______炮火硝烟的战场,去______贺龙手中的小烟斗,______红旗漫卷过雄关的悲壮。我要从古樟深深的纹理里,拾回大树含情送别红军的朵朵泪花……
A.①踩着 ②走近 ③凝望 ④回忆 B.①踩着 ②走进 ③瞻仰 ④品味
C.①跟着 ②走近 ③瞻仰 ④回忆 D.①跟着 ②走进 ③凝望 ④品味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
2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描述个人__________,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__________了一切罢了。
③有创意地表达,是指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__________。
A.遭际 笼罩 不落俗套 B.生平 弥漫 故步自封
C.遭际 笼罩 故步自封 D.生平 弥漫 不落俗套
【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
22.【强国有我】下面句子摘自小丹同学的随笔《壮哉,中国青年!》,请帮她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征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小将苏翊鸣锲而不舍地刻苦训练,收获了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和坡面障碍技巧银牌。
B.“国潮”是“国风”与“潮流”的结合体,它的火爆盛行与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发自内心的崇拜息息相关。
C.湖南姑娘彭静旋常在法国街头穿着汉服弹奏古筝,以别有用心的选曲、行云流水的演绎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D.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800多名热血青年将生命定格成永恒,谱写出一曲曲浩气长存的英雄赞歌。
【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各司其职,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旅。
B.五一长假,天气晴好,同学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家乡周边的浮光掠影令人陶醉。
C.开学第一堂语文课,九(4)班新来的老师强聒不舍,出众的口才征服了全班同学,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D.1936年2月,毛主席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后,写下了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沁园春 雪》。
【2022·湖南·中考真题】
24.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全面深化自身改革,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____________,在抢险救灾前线__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一线____________,在奥运竞技赛场____________。
A.奋勇争先 奋力攀登 冲锋陷阵 披甲出征
B.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冲锋陷阵 奋力攀登
C.奋力攀登 冲锋陷阵 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D.奋力攀登 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冲锋陷阵
【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
2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
大爱无声声自远。慈善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般随风 ,扎根在社会各个角落。一桩桩善行 着社会慈善意识的明显增强。让我们每个人都投身到慈善活动中,用力所能及的方式 道德之光, 社会暖流。积极参与,坚持不懈,慈善就会成为更多人的价值追求。
A.飘撒 彰显 点亮 汇合 B.播撒 彰显 点亮 汇聚
C.飘撒 显示 点燃 汇合 D.播撒 显示 点燃 汇聚
【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
26.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留言,其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中,我们收获欢乐,可歌可泣。同学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哪怕结果牵强附会,也问心无愧。
A.吹毛求疵 B.可歌可泣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牵强附会
【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
2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B.新冠疫情肆虐,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上海,我们湖南省医疗队义无反顾,首当其冲,令人动容。
C.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D.当一切喧嚣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
28.下面这段话拟作为宣传片中介绍张家界自然风景的脚本,请你解决在配音和制作字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luǒ_____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____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 );云漫开,( )。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luǒ 露 曲壑 蟠涧
(2)在括号里依次填上符合语境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鬼斧神工 一啸百吟 万千气韵
B.巧夺天工 一呼百应 万千气韵
C.巧夺天工 一啸百吟 瞬息万变
D.鬼斧神工 一呼百应 瞬息万变
【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常德诗墙全长4公里,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 )体,将中外名诗共1530首____________于一墙,被称为“gèn( )古展开的艺术长卷”。诗墙上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父阁四大楼阁___________,既是防洪zhá( ),又给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____在诗墙公园,丰富的荆楚文化和湖湘文化气息_________。
29.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篆刻 耸立 倘徉 迎面而来
B.篆刻 挺立 徘徊 扑面而来
C.镌刻 耸立 倘徉 扑面而来
D.镌刻 挺立 徘徊 迎面而来
【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
31.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_① _, 丰富多彩。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采撷,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_② 。 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_③ 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
A.①包罗万象 ②眼花缭乱 ③不期而至 B.①包罗万象 ②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遇
C.①轻描淡写 ②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至 D.①轻描淡写 ②眼花缭乱 ③不期而遇
【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
32.下面是小萌同学在毕业之际给班主任信中的一段话,其中划线词语表达不得体的一处是( )
再见了,李老师!感谢您三年如一日“孺子牛” “老黄牛”般的悉心(A)赐教,让我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懂事明理的青年。师恩难忘,以后我定会经常(B)光临母校,到您(C)府上看望您,继续聆听您的(D)高见。
A.赐教 B.光临 C.府上 D.高见
【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
3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漠里面可不一定只有黄沙,世界上最迷人的十大沙漠的风景很多时候也让人叹为观止。
B.来自盐城的发绣《清明上河图》让人叹为观止,该作品整个画面如行云流水,针法丝丝入扣,是近年发绣的一件代表作。
C.从北齐娄睿墓《车驾出行图》到唐代佛光寺《弥陀说法图》……西壁画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D.东江湖面烟波浩渺,两岸青林翠竹,风景如画。但有个别游客乱扔乱吐,其不文明行为令人大跌眼镜,叹为观止。
【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
3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南岳景区内,每个景点都各具特色,其中祝融峰最壮观,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
B.夏天来了,南湖公园莲花盛开,风儿吹过,送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C.这部剧中主要演员的表演毫不矫揉造作,完美地展示了“当代神农”袁隆平的风采。
D.在中国,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
3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
B.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人心,各地群众在接种点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接种疫苗。
【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
3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我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看着五星旗冉冉升起,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B.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C.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充满激情、栩栩如生的演讲让同学们更有信心了。
D.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
37.下列语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中的“白杨树”“平凡”“赞美”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这句话中划横线的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了济世苍生的传奇。”这句话的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传奇”。
【2021·湖南湘潭市·中考真题】
38.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这句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B.小洁今年12岁,比她小6岁的明明生肖是羊,对应地支未。
C.《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它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D.从短语的结构形式来看,“纪念白求恩”是动宾短语,“苏州园林”是偏正短语。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不能形容“资讯”,对象使用错误;
B.囫囵吞枣: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正确;
C.百闻不如一见:本义为听到很多次,还不如亲眼见到一次。表示耳闻不如眼见可靠。强调了亲眼看见的重要性。不能用来指“阅读”;
D.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不能形容“阅读方式”,对象使用错误;
故选B。
2. suǐ dàng 誉 暇 3.B 4.C 5.B 6.A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精髓,suǐ,一指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二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家当,dàng,指家中的物品,财产;借指本领、手段。
(2)享yù,享誉,在社会上取得声誉。
闲xiá,闲暇,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突显,突出地显露,彰显,鲜明地显示,此处用来形容表现出自信,选用彰显更为合适;
第二空:富丽堂皇,豪华美丽、雄伟壮大,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此处用来形容爱莲湖,选用美不胜收更为合适;
故选B。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有语病,成分残缺,在句子末尾加上“的赞誉”,故选C。
5.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原文第一段写山水美景,第二段写人文情怀,“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山水帧帧如画,这里的人文处处皆诗”正好总结了风景和人文两个方面,故放在乙处最为合适。故选B。
6.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B.有误,此比喻是为了表现仰天湖的美丽;
C.有误,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
D.有误,“浪漫”是形容词;
故选A。
7.B 8.A 9.D
【解析】7.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津津乐道: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结合“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____的话题”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谈论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很感兴趣的事,应选择“津津乐道”;
第二空,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结合“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____”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令年轻人向往,应选择“心驰神往”;
第三空,热情奔放: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结合“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年轻人从来不认识,应选择“素昧平生”;
第四空,心悦诚服:指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志趣相投:志向、兴趣互相投合,即彼此有着相同的理想和兴趣,因此很投缘,很容易成为知己。结合“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____的朋友”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让从来不认识年轻人成为具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应选“志趣相投”;
故选B。
8.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一句中存在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的问题,应将“人文景观”“青山绿水”调换位置,并删去“成为”;
故选A。
9.考查句子衔接。
结合“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的内容内容可知,下一句应与上文句式相同,前半句应为“……的……”;结合“……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的内容可知,这些活动“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故选D。
10. lǚ 蔚 眺 chēng 11.D 12.C 13.B 14.A
【解析】10.考查字音字形。
步履,bù lǚ,行走。
蔚蓝,wèi lán,像晴朗的天空那样。
眺望,tiào wàng,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
支撑,zhī chēng,顶住,使不倒。
11.考查词语运用。
A.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的景象。正确;
B.重峦叠嶂: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正确;
C.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正确;
D.不甘寂寞:指不甘心冷落清闲、置身事外。此处应用“不甘落后”;
故选D。
12.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后面的“但”可知,空白处填写的句子应与“拥抱海洋、逐梦蔚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五溪儿女孜孜以求的时代梦想”构成语义上的转折,并与前句“怀化无海”相承接。分析语义,怀化无海,所以海对于怀化来说,是遥远的,但怀化人却始终有“拥抱海洋、逐梦蔚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的梦想。故应填:“海于怀化,曾经遥远”。故选C。
13.考查语法知识。
B.“怀化福音”是偏正短语,“新通道”是偏正短语,“拥抱大海”是动宾短语。故选B。
14.考查病句修改。
“打通相继”语序不当,应改为“相继打通”。
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通道”。
故选A。
15.负重如无私奉献 16.C 17.A 18.B 19.C
【解析】15.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书写时字体端正,不要错写、漏写。
注意“重”“如”“奉”等字的笔画顺序。
16.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与字形。
脊梁:拼音是jǐ liáng,脊柱。因居于全身骨骼的主干,犹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故名。
硝烟,射击残留物,也称射击物或射击残渣,是在枪支击发时,从枪口中喷出,或从枪管末端逸出的气团中所夹带的火药颗粒和金属粉末等组成的烟灰。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百折不挠:拼音是bǎi zhé bù náo,意思是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故选C。
17.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视死如归,原义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人勇敢不怕死。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甘愿做出很大的牺牲。形容重情重义。根据“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可知,这里形容英雄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对象是国家,故选“视死如归”更为恰当;
凝聚,泛指事物聚集在一起,或指气体变成液体,常用于比喻,指思想、感情、精神、智慧或心血等聚集在一起。聚集,是集合凑在一起的意思。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可知,这里形容的是“力量”,选用“凝聚”更为恰当;
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铤而走险,形容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的行动。根据“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可知,英雄们在关键时刻应该是“挺身而出”;
故选A。
18.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根据“关心祖国的命运”可知,关心祖国命运,应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故后面接②句“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根据“赞美祖国的山河”可知,赞美祖国的山河可以用画笔去画,用语言去书写形容,故后面接③句“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根据“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可知,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表示热爱,应当用心去拥抱、去理解,故后面接①句“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故选B。
19.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这句话中“发展、凝聚和生存”语序不当,应该将“发展、凝聚和生存”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故选C。
20.D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①踩着:用脚蹬在上面,踏。
跟着:跟随在后面、伴随。
结合后面的“古樟树下的脚印”可知,原先已有脚印,因此选用“跟着”更合适;
②走进:走进去的意思,指进入到内部。
走近:走的靠近的意思,指靠近(在外面),未进入内部。
句中指的是进入战场,因此用“走进”更准确;
③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瞻仰: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
使用的对象为“贺龙手中的小烟斗”,更适合于专注地看,因此“凝望”正确;
④品味:仔细体会。
回忆:回想。
“红旗漫卷过雄关的悲壮”更适合于细细地体会,因此“品味”更正确;
故选D。
21.A
【详解】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遭际,释义:1、犹遇到;2、犹际遇;3、泛指人生经历;4、指遭到的不幸的事情。生平:一指素来;有生以来。二指一生;终身。三指心性;心志。四指生年,在世之年。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内容可知,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因选择“遭际”;
第二空,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弥漫:充盈,鼓荡;密布,扬洒;连绵不断;辽远或漫远;枝蔓多而冗长;蔓延;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结合“‘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了一切罢了”的内容可知,这里指的是“自欺”广泛覆盖的意思,应选择“笼罩”;
第三空,不落俗套:不因袭陈旧的格式。固步自封: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结合“有创意地表达,是指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不因袭陈旧的格式,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应选择“不落俗套”;
故选A。
22.C
【详解】A.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在此形容坚持训练,使用正确;
B.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
C.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在此形容精心选曲,褒贬误用;
D.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在此形容英雄赞歌,使用正确;
故选C。
23.A
【详解】A.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句中用于形容三名航天员各自掌握自己的职责,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B.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句中用于形容家乡周边的景色美好,令人陶醉,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C.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句中用于形容新来的老师口才很好,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句中用于形容经典之作《沁园春 雪》生动形象,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故选A。
24.C
【详解】奋力攀登:奋发用力攀登高峰。奋勇争先:奋:振起,发扬。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冲锋陷阵:向敌人冲击,深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披甲出征:穿着铠甲出征。
攻关,攻打关口,比喻努力突破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难点。科技攻关就指突破科技上的难点,向更深更高领域探索,和“攀登”搭配恰当。故第一空应选“奋力攀登”;
抢险救灾,是指当天灾人祸来临时,国家动用一切力量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和“冲锋陷阵”搭配恰当,指青年团员在抢险救灾前线救灾积极勇猛。故第二空应选“冲锋陷阵”;
疫情防控,指在疫情背景下的防控措施,是一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阻击战,和“披甲出征”搭配恰当。故第三空填“披甲出征”;
竞技赛场,指带有竞争意味的体育赛事,和“争先”搭配恰当。故第四空应选“奋勇争先”;
故选C。
25.B
【详解】本题考查一般词语运用。
飘撒:飘扬;飘拂。播撒:撒播,撒。一般指把作物种子抛到田地里。这里指“扎根在社会各个角落”应该选“播撒”;
彰显:是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彰有鲜明之意。显示:明显地表示。这里形容“善行”应选用“彰显”;
点亮:用特定方法使某物亮。点燃:燃烧,点着。“道德之光”,应选用“点亮”;
汇合:聚集;会合。汇聚:聚集在一起。也作会聚。“社会暖流”,应选用“汇聚”;
故选B。
26.C
【详解】A.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此处形容我们勤学好问的精神,使用不当;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形容同学们的快乐,使用不当;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顶着水流行船。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被其他竞争者超过,从而相对位移会往后退,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此处比喻学习的艰难,使用正确;
D.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此处形容努力的结果,使用不当;
故选C。
27.B
【详解】A.相得益彰: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句中指的是各地医护人员首先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不是首先受到冲击,所以该成语使用错误;
C.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烛一样。形容文章、语言等枯燥无味。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选B。
28.(1) 裸 hè
(2)A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裸露:luǒ lù,暴露在外;没有东西遮盖,没有遮盖或遮蔽;
曲壑蟠涧:qū hè pán jiàn,弯曲的水沟壑涧水犹如蟠龙。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1)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张家界的美景”是自然景观,应该选“鬼斧神工”;
(2)一啸百吟:指各种吟啸声。一呼百应: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根据“风吹过”的提示,选“一啸百吟”恰当;
(3)万千气韵:多样的意境或韵味。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根据“云漫开”的前提,一片云彩飘过,山间景物变得别有风韵,应该选“万千气韵”恰当;
故选A。
29.zài 亘 闸 30.C
【解析】29.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注意“载”的读音:zài;
亘古:自古以来;整个古代。注意“亘”的写法;
闸:水闸,拦住水流的建筑物。注意其正确写法。
30.第一空:篆刻:主要是用篆书镌刻。镌刻:雕刻。这里的中外名诗共1530首是用不同的书法形式雕刻上去的,并不只是篆刻这一种形式。故选“镌刻”。
第二空:耸立:高高地矗立。挺立,指直立,持身正直。句中意在强调四楼的高大,故用“耸立”。
第三空: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倘徉:指自由自在地行走。故用“倘徉”更能体现在此外游玩的内心悠闲。
第四空:扑面而来:朝着你的方向过来。迎面而来:冲着脸的方向过来。相对来说,扑面而来的东西一般要柔和、温馨。故用“扑面而来”较为合适。
故选C。
31.B
【详解】①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根据前面的“内容”可知应用“包罗万象”。
②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根据前面的“广泛采撷”和“高度概括”,可知应用“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根据前面的“与美好的文字”可知应用“不期而遇”。
故选B。
32.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
题干中是“小萌同学在毕业之际给班主任信中的一段话”,知“光临”不当。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的敬辞;也有君临、荣誉所及的意思。
故选B。
33.D
【详解】叹为观止: 意思是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
D.叹为观止一词不能用于形容“个别游客乱扔乱吐的不文明行为”,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故选D。
34.A
【详解】A.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适用对象错误。
B.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的复述出来。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故选A。
35.C
【详解】A.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语境是一场突然而来的春雨给人沁人心脾之感,使用正确;
B.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语境是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让人感觉单调的害怕,使用正确;
C.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语。不能用来形容年轻科学家的决心和勇气,褒贬误用,使用错误;
D.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语境是群众在接种点整齐地排着队,使用正确;
故选C。
36.C
【详解】A.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B.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C.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适用对象错误。
D.拈轻怕重: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故选C。
37.C
【详解】C项“不仅……更……”引领的是递进复句。
故选C。
38.A
【详解】A项中“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是“共性”的具体内容,“共性”后应该用冒号。句中破折号使用错误,故选A。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