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词语运用: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词语运用: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7 23: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湖北专用)
专题02 词语运用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农人的眼中,种子是为人处世的品德象征。儿时的我经常惹是生非,爷爷就告诫我:“宁要硬种子,不做坏壳子。”
B.作为航天人,我们有责任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敢于坚持、敢于胜利是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
C.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之际,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必将为世界经济增强稳定性,注入新动能。
D.琳琅满目的住宅楼、宽敞通达的柏油路、红火热闹的商业街……走在恩施新农村,如同置身于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2023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当地别有用心地围绕雪山、稻田等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激活乡村经济。
B.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尝试。
C.全民健身与专业赛事相得益彰,共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有力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D.执法标准和尺度要保持统一。如果朝令夕改,就会让商家无所适从,损害经营者积极性。
【2023年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中考语文真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用奋斗谱写生命华章。
B.青年胜在年轻,但也囿于年轻,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难免手足无措。
C.青年唯有秉持锲而不舍的韧劲,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D.青年要始终保持两肋插刀的勇毅,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中超越自我。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20日下午,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式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作为本届智能大会的收官之作,闭幕式通过“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呈现元宇宙视觉体验,在传递大会主题、启迪创新思想的同时,带给观众一场骋目所在、超越所见的视觉盛宴。
本届大会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个智能科技领域全球性盛会,适逢天津加速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2023年5月20日《今晚报》)
材料二: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一轮跃升期,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重大突破(①)了人工智能的一次历史性(②),探索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潜在创新发展的空间巨大,让人们看到了新世界的署光,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剧变。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使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可以预见,未来模型还将(③)赋能医疗、城市、工业、教育等,向更为(④)的领域延伸。
(摘编自2023年5月22日“华声在线”)
材料三:
未来,由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那些程式化、重复性、检索类的工作将由机器或智能工具来替代完成,从而让机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阅读服务。比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带领学生检索作者简介,或者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等。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大量翻阅书本,进行梳理归纳,很耗时间,有时还可能因为检索工具的匮乏陷入阅读困境。而现在,类似的检索完全可以交给搜索引擎来完成,瞬间就会出现想要的答案,同时还会关联和推荐一些相关内容供参考、借鉴,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结构化的认识与理解,为深入阅读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这样,大大节约时间的同时,还会把师生从灌输式、程式化的阅读中解放出来。
但个性化阅读仍需要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是人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人的情感体验、自我认知等思维都是机器很难做到的,甚至几乎不可能有的。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洞察其中的丰富含义,比如可以感受游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愫;可以领略伟人“_________,还看今朝”的博大胸襟……这些复杂的思想以及独特的阅读体验,今天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理解。
(摘编自2023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裸眼(1uǒ) ②匮乏(guì) ③盛宴 ④启迪
B.①灌输(guàn) ②征程(zhēng) ③路径 ④延伸
C.①情愫(sù) ②借鉴(jiàn) ③领略 ④署光
D.①瞬间(shùn) ②梳理(shōu) ③引擎 ④胸襟
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二”中“( )”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实现 ②跨越 ③持续 ④广阔
B.①呈现 ②跨越 ③连续 ④广阔
C.①实现 ②超越 ③连续 ④宽阔
D.①呈现 ②超越 ③持续 ④宽阔
6.“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广泛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B.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C.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D.随着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7.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传播先进理念、促进国际交流、深化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
②大会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
③坚持“主题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会方向
④打造了“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全球高端平台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8.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未来,手机功能会越来越强大。请大胆想象,描述20年后你使用手机阅读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一个场景。
9.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最后一段“ ”上的诗句。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崛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遣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活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0.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崛土 B.烹饪 C.传承 D.拓宽
1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 提升 培育 激发 B.培育 激发 锻造 提升
C.培育 提升 锻造 激发 D.锻造 培育 激发 提升
12.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B., C., D.。
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A.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B.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换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C.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善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D.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
14.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
15.请将最恰当的选项填在下列括号中,以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
——《恐龙无处不有》
A.漂移 B.转移 C.迁移 D.挪移
【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鸟类_________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上时而逍遥_________地游弋,时而冲天而起,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_____________着人的心绪,足以_____________心头所有的烦恼。
A.由 悠闲 拨弄 洗刷 B.由 散漫 撩拨 洗刷
C.以 散漫 拨弄 冲散 D.以 悠闲 撩拨 冲散
【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
17.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B.此刻波光粼粼的汉江水,与晴朗天幕上的星河融为一体,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C.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
【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庄重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不期而遇,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体验。
B.多些好高骛远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
C.他不仅在“写什么”上殚精竭虑地运筹,而且在“怎么写”上苦心孤诣地经营,这使他的散文作品别具韵致和气象。
D.实践充分证明,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2022·湖北仙桃·中考真题】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二十年前,我来过一次敦煌。虽然时间仓促,只能浮光掠影,却被她的美深深震撼。
B.进入莫高窟,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那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入了千年前。
C.遥想当年,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D.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西亚文化摩肩接踵,不断传播到敦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
2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C.广大医护人员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专业支撑,筑起了生命防线,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D.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场地,只听发令枪一响,各国运动员纷至沓来,向终点跑去。
【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
2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强国兴邦、建功立业的______,要有生龙活虎、昂扬向上的______,要有攻坚克难、敢闯敢拼的______,要有不卑不亢、自立自强的______。
A.志气 锐气 朝气 骨气 B.志气 朝气 锐气 骨气
C.骨气 朝气 锐气 志气 D.骨气 锐气 朝气 志气
【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
22.于光远先生曾制作过一种特别的字谜,其特点是通过两个汉字偏旁部首的差异,来暗示一个成语。例如:“奏”→“春”,谜底是“偷天换日”;“波”→“破”,谜底是“水落石出”;“湍”→“而”,谜底是“山穷水尽”……请你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两组猜一猜分别暗示了哪个成语。
A.杞→休( ) B.忽→吻( ) C.做→文( ) D.痛→捅( )
【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
23.汉语中有许多看起来深奥的成语,其实都在说一个浅显的道理,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示例:筚路蓝缕 栉风沐雨(艰苦奋斗)
A.沧海桑田 白云苍狗( ) B.奋楫笃行 踔厉奋进( )
C.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 D.桑榆未晚 炳烛之明( )
【2021·湖北襄阳市·中考真题】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接种新冠疫苗,其实就是给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筑一道安全的屏障。
B.我们青年人要在历史中墨守前行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C.时间的价值从来都弥足珍贵,时间倏忽而过尤需珍惜。
D.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中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
【2021·湖北黄冈市·中考真题】
2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云南偏远山区,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她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是实至名归。
B.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他首当其冲,报名参加了学校“垃圾分类小分队”。
C.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这在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美国一意孤行,在各方面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注定是不会得逞的。
【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
26.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斤斤计较,一番争论后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B.经过八年持续奋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成就。
C.工艺师在植木上雕梁画栋,小半天功夫,一个小巧而精致的根雕作品就完成了。
D.坐在考场上的莘莘学子,正处于风口浪尖,相信你们认真答题,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
2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款煌所在的古丝绸之路,________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________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作为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________属于中国,但________是属于世界的。
A.与其 不如 敦煌学 敦煌 B.只有 才 敦煌学 敦煌
C.不仅 而且 敦煌 敦煌学 D.或者 或者 敦煌 敦煌学
【2021·湖北武汉市·中考真题】
2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习近平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只有一次,如何______自己的青森华章,革命先辈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一百年来,他们挺身而出、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______,反而被岁月淬炼得熠熠生挥。重温他们的奋斗历程,当代青年 了自己的使命,______了奋斗的信心。
A.续写 淡漠 明确 坚定 B.书写 暗淡 明确 坚定
C.书写 暗淡 坚定 明确 D.续写 淡漠 坚定 明确
【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旅游交易会上,中国展商利用数字化平台,向世界全方位呈现中国眼花缭乱的旅游资源。
B.直到今天,我们所爱的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前进。
C.经过30多年的前赴后继、顽强拼搏,终于建成我国独立自主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迎来人类卫星导航的“北斗时代”。
D.1951年6月,常香玉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遭受敌机轰炸,义愤填膺,她决定用义演募捐的方式捐献一架战斗机。
【2021·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5年6月18日上午十点,①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让他在八角亭前留影。宋希濂在八角亭前给瞿秋白准备了一桌薄酒,他本人不便出面作陪,远远地从办公室掀开窗帘一角观察。②据宋希濂回忆中,翟秋白独自落座,自斟自饮,( )。
喝了一瓮酒,瞿秋白欠身离席,要了一支纸烟,走向刑场。史载他缓步而行,神色泰然。到达罗汉岭下的刑场,瞿秋自盘膝而坐,对行刑人微笑点头说:“此地正好,开枪吧。”kǎi rán fù sǐ,时年36岁。
这次来长汀,我重走了一遍瞿秋白的赴刑之路。 。最后我抵达了长汀西门外的罗汉岭,它是城北卧龙山的西脉。1985年复建的瞿秋自烈士纪念碑wēi rán yì lì于半山,山下有一块花岗巨岩,丹书“翟秋白同志就义处”,旁边是程秋白烈士纪念馆。
我在岩石前盘膝而坐,仰头看看在正午阳光下( )的纪念碑,低头看看白净细腻却充满力度感的花岗岩。③我眼前又浮现出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④完全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但他可真是条汉子。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4月15日王在田《悠悠汀江见证》)
30.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wēng zǎi B.wèng zǎi C.wèng zài D.wēng zài
31.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慨然赴死 巍然屹立 B.概然赴死 巍然迄立
C.慨然赴死 巍然迄立 D.概然赴死 巍然屹立
3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目中无人 熠熠生辉 B.旁若无人 神采奕奕
C.旁若无人 熠熠生辉 D.目中无人 神采奕奕
33.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在八角亭前留影”。
B.②处修改为“据宋希濂回忆时”。
C.③处修改为“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
D.④处修改为“几乎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
34.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全程约六百米,如今是贯通长汀古城东西两门的兆征路。
②这条街自古以来就是长汀县城的主街,只是如今要比民国时代宽敞得多。
③他留下遗照的中山公园,如今已成为百年名校长汀一中的校园,无法入内缅怀八角亭遗址
④我尽可能缓步而行,鳞次栉比的商铺,络绎不绝的行人,透射着在瞿秋自那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开放与繁华。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
35.当代生活日新月异,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请在下列新晋热词中任选一项解释它的意思。
A.内卷 B.神兽 C.后浪 D.杠精
【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
36.古人通过仔细观察四季的物候特征和气候特点,分别总结出了顺应四季的农事指南与养生要诀。请根据上下文提示,将“生发”“闭藏”两个词分别填写到相应的括号中。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宜A( );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宜(壮物);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宜(收敛);冬三月,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宜B( )。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惹是生非:招引是非,引起争端,制造麻烦。本句用来形容“我”小时候经常惹事,使用正确;
B.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本句用来形容航天人毫不畏惧困难的意志,使用正确;
C.乘风破浪:意思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形容办事一帆风顺,发展迅猛,也比喻志趣远大,勇往直前。本句用来形容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使用正确;
D.琳琅满目:比喻精美、珍贵的东西非常多,随处可见。多指书籍、工艺品或诗文内容。本句用来形容住宅楼,对象误用,使用不正确;
故选D。
2.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为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当地为了激活乡村经济采取的办法,使用有误;
B.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使用正确;
C.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使用正确;
D.无所适从: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使用正确;
故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正确运用的能力。
A.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跟上来。形容勇往直前,连接不断。符合语境;
B.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在哪里好。比喻慌乱间没有主意,不知该怎样应付。符合语境;
C.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
D.两肋插刀: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依据“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中超越自我”可知,不符语境;
故选D。
4.B 5.A 6.B 7.C 8.参考示例:这天,对话手机,手机立马回答:“您好,我捕捉到您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信息,已为您准备好资料并链接了纪录片《中国》。室温和沙发已调至最佳,解说音量和画面大小将根据您的需求自动调整,请您欣赏。”瞬间我来到了农耕时代……漫步清代小巷,看市井繁华,略感疲倦时,手机提醒:“您需要休息,您观看时的思考已为您整理,下面请享受眼部按摩。”(想象要合情合理) 9.数风流人物(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解析】4.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匮乏(guì)——kuì;
C.署光——曙光;
D.梳理(shōu)——shū;
故选B。
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实现:使成为现实。呈现:显现,展示出。
在此指人工智能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现实,应使用:实现;
第二空:
跨越:超越地区和时间的界限;超过;胜过。超越:越过、超过、胜过。
“跨越”比“超越”的程度更深,应使用“跨越”;
第三空:
持续: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连续: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未来模型赋能医疗、城市、工业、教育等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应使用:持续;
第四空:
广阔:广大,宽阔;扩大。宽阔:面积大;范围广。
在此形容领域,应使用:广阔;
故选A。
6.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波浪线的语句“随着”与“使”同时使用导致主语缺失,可以删去“使”;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②句先点明坚持的方向,接下来③句点明主题,④句点明做法,①句点明其作用、意义;故排为:②③④①;
故选C。
8.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大胆想象,描述20年后你使用手机阅读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一个场景即可。
示例:我对话手机,室外温度是多少,手机即时播报屋外的温度及天气情况,并提出了适合出游的地点,在我选择其中一个地点后,手机规划好了前往路线即该地点的特点及游览人数等内容。
9.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流。
10.A 11.B 12.D 13.D 14.C
【解析】10.本题考查字形。
A.崛土——掘土;
故选A。
1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培育:培养教育。与“品德”相匹配;
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与“潜能”相匹配;
锻造: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砺和打磨,将物品加以改善和完善的过程。与“体魄”相匹配;
提升:提高。与“水平”相匹配;
故选B。
1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1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劳动课换挡升级”是在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后各学校的做法,所以“各学校”放到“劳动课换挡升级”前;
“现象”与“改换”搭配不当;可将“改换”改为“改善”;
D项与上面分析的内容最为相似,区别是“劳动课换挡升级”前是“各学校对”,多一“对”字,不影响句意表达;
故选D。
14.本题考查排序。
“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意思是要将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承接了上句的“处理好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引起了下句中的“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
故选C。
15. A 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漂移: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转移:将某物移动到某地。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挪移:挪动。
第一空:形容大陆随着大洋而漂动,应使用“漂移”,故选A。
第二空:形容不是恐龙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应使用“迁移”,故选C。
16.D
【详解】第一空:由:自,从。以:表示构成的群体数量。根据语境,此处应用“以”。
第二空:“悠闲”是一个褒义词,“散漫”是一个贬义词,语段表达作者对这些鸟的赞美,应用“悠闲”。
第三空:拨弄:来回拨动。撩拨:挑逗;招惹。根据后面的“心绪”,可知应用“撩拨”。
第四空:洗刷:除去(耻辱、污点、罪名等)。冲散:受冲击而分离散开。根据后面的“烦恼”,可知应用“冲散”。
故选D。
17.C
【详解】A.“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应改为“振聋发聩”;
B.“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不能用来形容风景;
C.“薪火相传”比喻师生授受不绝,或种族、血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绵延不尽。使用正确;
D.“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不能用来形容表演,可改为“活灵活现”或“惟妙惟肖”等;
故选C。
18.B
【详解】A.不期而遇: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形容“庄重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相遇”合适。使用恰当;
B.好高骛远:意思是脱离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含贬义,不能修饰“执着”。使用不恰当;
C.殚精竭虑:褒义词,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形容“运筹”合适。使用恰当;
D.惊涛骇浪:意思是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符合“巨舰才能顶住险恶的环境和大风险”语境。使用恰当;
故选B。
19.D
【详解】A.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这里指对敦煌的印象不深刻,符合语境;
B.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这里用来形容泥塑和壁画生动,如同真的一般,符合语境;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这里用来形容当年敦煌人的多和连续不断,符合语境;
D.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这里用来指文化的碰撞,不符合语境;
故选D。
20.C
【详解】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此处用于形容情节,对象使用错误;
B.断章取义:原指不顾原意而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现泛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一个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我们应该从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来反复斟酌,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C.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此处用于形容广大医护人员完全够条件被称为英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此处用于形容运动员向终点跑去,不符合语境;
故选C。
21.B
【详解】志气:古意指心志气力,今意指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锐气:旺盛的气势;勇往直前的气势;
朝气: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第一空,“强国兴邦、建功立业”是决心和勇气,因此要用“志气”;
第二空,“生龙活虎、昂扬向上”形容力求进取的气概,因此要用“朝气”;
第三空,“攻坚克难、敢闯敢拼”形容旺盛、勇往直前的气势,因此要用“锐气”;
第四空,“不卑不亢、自立自强”形容刚强不屈的气概,因此要用“骨气”;
故选B。
22. A.舍己为人 B.口是心非(或有口无心) C.前无古人 D.手到病除
【详解】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猜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A.杞→休,“杞”与“休”都有共同的“木”,“杞”字舍去“己”,再加上“亻”,为“休”,即舍去了“己”,添加了“人”,可推断出成语“舍己为人”:意思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B.忽→吻,“忽”与“吻”都有共同的“勿”,“忽”字下边是“心”,“吻”左边是“口”,“忽”字去掉“心”,添加“口”,成为“吻”,可见“忽”与“吻”字,“口”的位置不同,可推断出成语“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忽”变“吻”,是从心变成口了,也可用成语“有口无心”:意思是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也可以是随口说说,毫不放在心上。
或者用成语“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C.做→文,将“做”字“文”字根前面的“估”字去掉,“估”字可以拆分为“古人”二字,由此可以推断出成语“前无古人”:指前所未有的。
D.痛→捅,相当于把“病”字旁变成“提手”旁,因此可推断出成语“手到病除”来形容。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23. A.变化巨大 B.努力拼搏 C.积少成多 D.珍惜时光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
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这两个成语都是讲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奋斗,所以可用“艰苦奋斗”来解释。
A.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白云苍狗: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这两个成语都是说变化大,所以可用“变化巨大”来解释;
B.奋楫笃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做任何事情都要勇往直前,尽最大的努力才会成功。 踔厉奋进: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这两个成语都是叫我们要“奋斗”“拼搏”,所以可用“努力拼搏”来解释;
C.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这两个成语都是说积少成多,所以可用“积少成多”来解释;
D.桑榆未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炳烛之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这两个成语都是强调要珍惜时光,所以可用“珍惜时光”来解释。
24.B
【详解】A.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语境中把“接种新冠疫苗”比喻成“屏障”,使用正确;
B.墨守:意思是固执拘泥,不会变通。贬义词,语境说的“前行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是褒义,故使用错误,应把“墨守”改为“汲取”;
C.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D.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语境是说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中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25.B
【详解】A.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符合语境;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一马当先”,意思是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C.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符合语境;
D.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 的主观想法去做。符合语境;
故选B。
26.B
【详解】A.斤斤计较: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用来形容讨论问题,用错对象,且褒贬不当,错误;
B.亘古未有: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用来形容农村脱贫取得的成就过去不曾有过,正确;
C.雕梁画栋:原意指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雕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用来形容在根雕植木雕刻,用错对象,错误;
D.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用来形容考场答题,用错对象,错误;
故选 B。
27.C
【详解】“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与“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之间由具体到抽象,是递进关系,应选“不仅……而且”;此段介绍的是“敦煌”以及“丝绸之路”,后两空需要填写句子主语,由前文对敦煌“丝绸之路”的表述,“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可知“敦煌”属于中国;由“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可知“敦煌学”属于世界。故选C。
28.B
【详解】(1)依据“青春只有一次”和“自己的青森华章”,第一空应该选用“书写”,而非“续写”。
(2)依据“他们挺身而出、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第二空应该选用“暗淡”,而非“淡漠”。
(3)依据“使命”一词,第三空应该选用“明确”;依据“信心”,第四空应该选用“坚定”。
故选B。
29.A
【详解】A.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适用对象错误。
B.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C.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D.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故选A。
30.B 31.A 32.C 33.A 34.C
【分析】30.本题考查字音。
瓮(wèng):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载(zǎi):有记录或年的意思;载( zài):有载物或有承载之意。这里是“历史记载”的意思,所以读作“zǎi”。
故选B。
31.本题考查字形。
慨然赴死:形容一个人为了理想,主义,在死的面前毫不畏惧,从容就义。
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 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故选A。
32.本题考查成语含义。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 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贬义词,不符合先烈从容无畏的气质,故错误;
旁若无人:意思是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烈从容无畏的气质,故正确;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纪念碑光彩闪耀的样子,符合语境;
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里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的状态,故错误;
故选C。
3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②成分赘余,可修改为“据宋希濂回忆”;
C.③搭配不当,删除“音容笑貌”,可修改为“我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位白净书生”;
D.④语序混乱,将“完全”一词调到“看不出”之前,修改为“从他的外表上完全看不出力度感”;
故选A。
34.本题考查排序。
通读所有句子,可知这是描述重走瞿秋白的就义之路,起点是中山公园,故③为首句,排除AB两项;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引出兆征路,故排在③后;②“这条街”指兆征路,需紧承①;④写我缓步兆征路,今昔对比,情感自然收束。
故选C。
35.A.内卷:一般指各行各业内的非理性竞争。
B.神兽:当下家长对自家孩子的一种无奈称谓。
C.后浪:泛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前辈、后来居上的年轻人。
D.杠精:泛指在争辩时总是唱反调,不分对错、固执己见的人。
【详解】A.内卷:内卷,网络流行词,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B.神兽:神兽,网络流行语,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也是当下家长对自家孩子的一种无奈称谓。
C.后浪:网络用语,出自“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意指晚辈,一般指90后、00后,因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的短视频《后浪》而走红。泛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前辈、后来居上的年轻人。
D.杠精:杠精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经常的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的人、总是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2018年12月3日,词语“杠精”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
36. A.生发 B.闭藏
【详解】春天,天地万物都出现生机,生命从蛰伏状态变成了一个苏醒的状态,是天地万物的重启模式。从立春开始,阴阳和合,万物生发。生发,就是唤醒,就是重启,所以第一空应选“生发”。
水冰地坼,是干裂的意思。冬三月,水也结冰了,地也冻裂了,冬天的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谓之闭藏,所以第二空应选“闭藏”。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