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病句辨析与修改、排序: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病句辨析与修改、排序: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7 23: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湖北专用)
专题03 病句辨析与修改、排序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字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出现的字成千上万,这样的符号能够为人所使用,肯定不是杂乱无章的。
B.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植根心底。
C.土家族的“西兰卡普”用料之精湛、做工之精细,不亚于南方其它刺绣。
D.古人说,煮茶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煮出来的茶,汤清亮,茶味浓。水质虽然不好,味道就差多了。
【2023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B.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不再出现。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从“东方红”一号到神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精神是一个民族长久生存的灵魂。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B.荆州出土的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玉器、郢城墙等建筑遗迹,都是楚国匠人精湛技艺的最好见证。
C.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各行各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每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
D.正是一批批执着追求、勇于奉献的能工巧匠做出了杰出贡献,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2023年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中考语文真题】
4.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譬如扇面书法、扇面绘画、扇面刺绣、扇面篆刻、扇面雕镂等。
②在狭小的扇面上,中国扇子呈现出东方文化所能涉及的诸多形式。
③尽管中国扇子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但是它的身上含有“大文章”。
④秦汉时期的仪仗扇,就将普通的扇子与权势联系在一起,表达出扇子的政治化意味。
⑤中国扇子不只在诸多艺术领域呈现出美学功能,还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展现独有的价值。
A.⑤④③①②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③①④②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游客来说,是否文明烧烤、减少噪声污染,才是爱淄博最好的方式。
B.通过世乒赛的历练,使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
C.公共阅读空间只有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
D.今年1月至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2.8%,绿色出行渐成风尚。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20日下午,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式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作为本届智能大会的收官之作,闭幕式通过“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呈现元宇宙视觉体验,在传递大会主题、启迪创新思想的同时,带给观众一场骋目所在、超越所见的视觉盛宴。
本届大会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个智能科技领域全球性盛会,适逢天津加速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2023年5月20日《今晚报》)
材料二: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一轮跃升期,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重大突破(①)了人工智能的一次历史性(②),探索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潜在创新发展的空间巨大,让人们看到了新世界的署光,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剧变。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使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可以预见,未来模型还将(③)赋能医疗、城市、工业、教育等,向更为(④)的领域延伸。
(摘编自2023年5月22日“华声在线”)
材料三:
未来,由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那些程式化、重复性、检索类的工作将由机器或智能工具来替代完成,从而让机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阅读服务。比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带领学生检索作者简介,或者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等。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大量翻阅书本,进行梳理归纳,很耗时间,有时还可能因为检索工具的匮乏陷入阅读困境。而现在,类似的检索完全可以交给搜索引擎来完成,瞬间就会出现想要的答案,同时还会关联和推荐一些相关内容供参考、借鉴,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结构化的认识与理解,为深入阅读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这样,大大节约时间的同时,还会把师生从灌输式、程式化的阅读中解放出来。
但个性化阅读仍需要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是人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人的情感体验、自我认知等思维都是机器很难做到的,甚至几乎不可能有的。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洞察其中的丰富含义,比如可以感受游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愫;可以领略伟人“_________,还看今朝”的博大胸襟……这些复杂的思想以及独特的阅读体验,今天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理解。
(摘编自2023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裸眼(1uǒ) ②匮乏(guì) ③盛宴 ④启迪
B.①灌输(guàn) ②征程(zhēng) ③路径 ④延伸
C.①情愫(sù) ②借鉴(jiàn) ③领略 ④署光
D.①瞬间(shùn) ②梳理(shōu) ③引擎 ④胸襟
7.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二”中“( )”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实现 ②跨越 ③持续 ④广阔
B.①呈现 ②跨越 ③连续 ④广阔
C.①实现 ②超越 ③连续 ④宽阔
D.①呈现 ②超越 ③持续 ④宽阔
8.“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广泛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B.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C.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D.随着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9.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传播先进理念、促进国际交流、深化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
②大会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
③坚持“主题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会方向
④打造了“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全球高端平台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0.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未来,手机功能会越来越强大。请大胆想象,描述20年后你使用手机阅读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一个场景。
11.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最后一段“ ”上的诗句。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崛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遣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活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崛土 B.烹饪 C.传承 D.拓宽
1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 提升 培育 激发 B.培育 激发 锻造 提升
C.培育 提升 锻造 激发 D.锻造 培育 激发 提升
14.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B., C., D.。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A.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B.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换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C.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善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D.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
16.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
1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坚守和创新,是老字号品牌价值焕发生机的关键。
B.林间,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处处弥漫着雨露泥土的气息与花草树木的身影。
C.在文学创作中,以淡然的人生态度创造美、传播美、发现美、表现美,于寻常中见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大美”。
D.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个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
1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
19.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荆州是一座文脉源远流长的城市,灿烂文明并非尘封的过往,也是今天的宝贵财富。
B.位于沙市江汉路的江渎宫,据说是屈原的寓居之地,也是《橘颂》《天问》的作者。
C.李白、杜甫都曾在荆州居留,青莲巷、杜工部巷至今仍是荆州人流连驻足的地方。
D.由于“公安三袁”引领了一代文风,得到了历代文人推崇并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B.重视不重视、落实不落实,决定了道法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C.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地领土面积的18%左右。
D.神舟十四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赴苍穹。
【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
2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培育中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骨肉亲情”,关系着国家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
B.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使人们的健身运动选择日益多样,群众体育的边界不断拓展。
C.鄂州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加速推进,“空中出海口”呼之欲出。
D.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
2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参加体育锻炼。
C.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
D.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
2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新增四条快速公交线路,改善了区域间的交通状况,提高了通勤效率。
B.湖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不断上升,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
C.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后,将于任务期间完成组装建造中国空间站。
D.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竞争力将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神韵随州 再启征程
神农风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在这里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创集市、织衣裳、建居所、作琴弦、制陶器,开启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农耕文明。他身上展现出的坚韧不拨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近年来,随着随州人民发挥炎帝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立足自身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全国每十辆专汽就有一辆“随州造”,地铁风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近30%,香菇出口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异军突起,可以说,是炎帝精神凝聚了随州发展的强大自信和奋进力量。
随州还是中国编钟之乡。举世瞩目的曾侯乙编钟因其铸造之精美、文化之“和”美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编钟由青铜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侯乙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如今,智慧的随州人民正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以匠人、匠技、匠心全力(①)中国专汽之都、中国风机名城,(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仪文明与“和合”文化的象征。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以“和: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惊艳亮相,编钟作为精美的礼乐之器成为“主角”。其实,曾侯乙编钟或其复制品曾经多次走出馆藏,出现在国家各类重大场合,作为国之文化重器登上世界各地的舞台。编钟频繁地参与对外交流活动,既(③)了编钟之美,又(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和合”理念正是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理念的精髓。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励,擦亮“编钟”这张金字名片,创见性发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钟文化。
“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城·娄山关》)源远流长的炎帝精神、编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继续深度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随州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摘编自2022年5月20日《随州日报》)
材料二:
随州日报讯 “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2022年5月26日(农历壬寅年四月二十六),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随州炎帝故里景区谒祖广场举行。近千名海内外炎黄子孙齐聚随州,恭拜人文始祖炎帝神农。大典通过多个媒体面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进行现场直播,同时开放网上拜祖平台,为全体华人在网络空间拜祖祈福提供渠道。
自2009年以来,随州已连续14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举办“寻根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22年5月27日《随州日报》)
24.下列“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诞生(yàn) ②铸造(zhù) ③灿烂辉煌 ④坚韧不拨
B.①精髓(suǐ) ②频繁(píng) ③名列前矛 ④举世瞩目
C.①凝聚(níng) ②挖掘(jué) ③百折不挠 ④自强不息
D.①蕴含(yùn) ②绚丽(xùn) ③源远流长 ④再接再励
2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建造 ②助力 ③表现 ④传承
B.①打造 ②推动 ③展示 ④弘扬
C.①打造 ②助力 ③表现 ④弘扬
D.①建造 ②推动 ③展示 ④传承
2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随着随州人民发挥炎帝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立足自身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B.近年来,随州人民发挥炎帝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立足自身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C.随着随州人民发扬炎帝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立足自身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近年来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D.近年来,随州人民发扬炎帝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立足自身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7.将下列介绍编钟的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一”的“______”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取自人、兽、龙、花、几何图形等多种题材
②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
③编钟及钟架的装饰
④达到了极其精美的效果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28.请给“材料二”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29.请在“材料二”横线上续写一段文字,阐述举办“寻根节”的意义。(提示:可以选取经济、文化等角度)
30.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一”最后一段横线上的诗句。
【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
31.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
②中国先民不仅编竹为筏,还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
③孔子因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④儒家经典很多写在竹简上。
⑤人们先砍竹削片,晒干后钻孔,再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
⑥由于竹简的利用,中国文字记载的经典得以保存传世,可以说竹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A.⑥④①②③⑤ B.②⑥④⑤③① C.⑥②①④⑤③ D.②⑤③①④⑥
【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
32.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低碳城市,不仅要答好“技术题”,更要答好“治理题”。
②城市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
③未来,支柱产业不同的城市,要因地制宜设计减碳方案,细化激励机制与约束办法.
④家庭排放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构成,需要疏堵结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⑤自2010年开始,我国先后开展多批次低碳城市试点,各地探索出不少创新举措。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②①④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④③⑤
【2021·湖北鄂州市·中考真题】
3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B.能否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主题教育青年学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科学认识中华文化的渊源与意义是夯实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D.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自发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2021·湖北襄阳市·中考真题】
3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历来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句中加点短语的类型分别是“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
B.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这句话没有语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2021·湖北黄冈市·中考真题】
3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电影《你好,李焕英》演绎了一段动人心弦的亲情故事,让很多观众在观影时潸然泪下。
B.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
D.广场舞为何在全国遍地开花?原因之一是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的结果。
【2021·湖北武汉市·中考真题】
3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B.武汉市政府邀请城市圈成员参加项目签约大会,大家共办招商活动,共享发展机遇。
C.“直播销售员”这个职业称谓的正式启用,意味着直播销售行业已进入规范化阶段。
D.动漫专题片《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
3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桑园里一派热闹景象,映入眼帘的是,桑农采桑忙碌的身影和蚕食桑叶的沙沙声。
B.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是对举家团聚的遐思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C.校史陈列馆里,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女足健儿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
【2021·湖北荆州市·中考真题】
3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虎座凤鸟悬鼓是荆州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标志,也是荆州最具显著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
B.虎座凤鸟悬鼓的凤高大轩昂,虎矮小瑟缩,充分体现了楚人崇凤和征服猛兽的自强品格。
C.虎座凤鸟悬鼓造型生动,华丽辉煌,不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
D.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鼓比虎座凤鸟悬鼓更妩媚、更精致,更华丽、更珍贵。
【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
3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C.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
D.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万余人参与答题。
【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
40.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⑤⑥②①④③ D.⑤①②⑥④③
【2021·湖北襄阳市·中考真题】
4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初心,便是这时代的火炬,引领我们继续奋斗、砥砺向前。
②征途已至新起点,不负韶华再出发。
③请记住,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我们实现收官之年目标任务的决心从未改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从未改变。
④这决心,正如攻坚利剑,敦促我们敢打必胜、所向披靡。
⑤请记住。不论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烽火硝烟里,还是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惊涛骇浪中,我们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
A.①④②⑤③ B.③⑤①④② C.②⑤①③④ D.②④⑤①③
【2021·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5年6月18日上午十点,①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让他在八角亭前留影。宋希濂在八角亭前给瞿秋白准备了一桌薄酒,他本人不便出面作陪,远远地从办公室掀开窗帘一角观察。②据宋希濂回忆中,翟秋白独自落座,自斟自饮,( )。
喝了一瓮酒,瞿秋白欠身离席,要了一支纸烟,走向刑场。史载他缓步而行,神色泰然。到达罗汉岭下的刑场,瞿秋自盘膝而坐,对行刑人微笑点头说:“此地正好,开枪吧。”kǎi rán fù sǐ,时年36岁。
这次来长汀,我重走了一遍瞿秋白的赴刑之路。 。最后我抵达了长汀西门外的罗汉岭,它是城北卧龙山的西脉。1985年复建的瞿秋自烈士纪念碑wēi rán yì lì于半山,山下有一块花岗巨岩,丹书“翟秋白同志就义处”,旁边是程秋白烈士纪念馆。
我在岩石前盘膝而坐,仰头看看在正午阳光下( )的纪念碑,低头看看白净细腻却充满力度感的花岗岩。③我眼前又浮现出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④完全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但他可真是条汉子。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4月15日王在田《悠悠汀江见证》)
42.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wēng zǎi B.wèng zǎi C.wèng zài D.wēng zài
43.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慨然赴死 巍然屹立 B.概然赴死 巍然迄立
C.慨然赴死 巍然迄立 D.概然赴死 巍然屹立
4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目中无人 熠熠生辉 B.旁若无人 神采奕奕
C.旁若无人 熠熠生辉 D.目中无人 神采奕奕
45.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在八角亭前留影”。
B.②处修改为“据宋希濂回忆时”。
C.③处修改为“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
D.④处修改为“几乎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
46.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全程约六百米,如今是贯通长汀古城东西两门的兆征路。
②这条街自古以来就是长汀县城的主街,只是如今要比民国时代宽敞得多。
③他留下遗照的中山公园,如今已成为百年名校长汀一中的校园,无法入内缅怀八角亭遗址
④我尽可能缓步而行,鳞次栉比的商铺,络绎不绝的行人,透射着在瞿秋自那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开放与繁华。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试卷第14页,共14页
试卷第1页,共1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成分残缺,应在“改变农村面貌”后加“的愿望”;
C.搭配不当,“用料”与“精湛”搭配不当,可把“精湛”改为“讲究”;
D.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与“就”搭配不当,将“虽然”改为“如果”“要是”等;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B.否定不当,可删去“不”;
D.语序不当,可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改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B.分类不当,“青铜器、漆木器、玉器”并非“建筑遗迹”。
故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③句为中心句,统领全部内容,概括出扇子身上含有“大文章”,为首句;其次为②句,“狭小”与第③句的“小物件”相照应,后半句概括介绍扇子上的东方文化所能涉及的诸多形式;然后是①句,紧接着②句具体写“诸多形式”,“扇面书法、扇面绘画、扇面刺绣、扇面篆刻、扇面雕镂等”;然后是⑤句,这句是过渡句,“不只在诸多艺术领域呈现出美学功能”承接②①句的艺术领域,“还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展现独有的价值”引出下句的“政治”领域;最后是④句,具体写了扇子在秦汉时期“政治化意味”。这段话是总分的结构特点。③句为总写,②①分写扇子在艺术领域的价值,⑤④分写扇子在政治等领域的价值。因此排序为:③②①⑤④;
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搭配不当,将“提升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效能”改为“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
故选D。
6.B 7.A 8.B 9.C 10.参考示例:这天,对话手机,手机立马回答:“您好,我捕捉到您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信息,已为您准备好资料并链接了纪录片《中国》。室温和沙发已调至最佳,解说音量和画面大小将根据您的需求自动调整,请您欣赏。”瞬间我来到了农耕时代……漫步清代小巷,看市井繁华,略感疲倦时,手机提醒:“您需要休息,您观看时的思考已为您整理,下面请享受眼部按摩。”(想象要合情合理) 11.数风流人物(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解析】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匮乏(guì)——kuì;
C.署光——曙光;
D.梳理(shōu)——shū;
故选B。
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实现:使成为现实。呈现:显现,展示出。
在此指人工智能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现实,应使用:实现;
第二空:
跨越:超越地区和时间的界限;超过;胜过。超越:越过、超过、胜过。
“跨越”比“超越”的程度更深,应使用“跨越”;
第三空:
持续: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连续: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未来模型赋能医疗、城市、工业、教育等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应使用:持续;
第四空:
广阔:广大,宽阔;扩大。宽阔:面积大;范围广。
在此形容领域,应使用:广阔;
故选A。
8.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波浪线的语句“随着”与“使”同时使用导致主语缺失,可以删去“使”;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②句先点明坚持的方向,接下来③句点明主题,④句点明做法,①句点明其作用、意义;故排为:②③④①;
故选C。
10.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大胆想象,描述20年后你使用手机阅读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一个场景即可。
示例:我对话手机,室外温度是多少,手机即时播报屋外的温度及天气情况,并提出了适合出游的地点,在我选择其中一个地点后,手机规划好了前往路线即该地点的特点及游览人数等内容。
11.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流。
12.A 13.B 14.D 15.D 16.C
【解析】12.本题考查字形。
A.崛土——掘土;
故选A。
1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培育:培养教育。与“品德”相匹配;
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与“潜能”相匹配;
锻造: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砺和打磨,将物品加以改善和完善的过程。与“体魄”相匹配;
提升:提高。与“水平”相匹配;
故选B。
1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15.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劳动课换挡升级”是在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后各学校的做法,所以“各学校”放到“劳动课换挡升级”前;
“现象”与“改换”搭配不当;可将“改换”改为“改善”;
D项与上面分析的内容最为相似,区别是“劳动课换挡升级”前是“各学校对”,多一“对”字,不影响句意表达;
故选D。
16.本题考查排序。
“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意思是要将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承接了上句的“处理好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引起了下句中的“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
故选C。
17.D
【详解】A.缺少主语,删去“通过”;
B.搭配不当,“弥漫”不能和“身影”搭配;
C.语序不当,应该是“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
故选D。
18.B
【详解】B.否定不当,“无疑”意为“没有疑问”,“无疑不是”就和所表达的意思相反了,故应去掉“不”字,或把“无疑不是”改为“无一不是”。
故选B。
19.C
【详解】A.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是……也是”换成“不仅是……更是”;
B.缺主语;将“也”改为“屈原”;
D.缺主语;删掉“由于”;
故选C。
20.D
【详解】A.成分残缺,可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加“的水平”等;
B.两面对一面,可在“在立德树人中”后加“能否”;
C.重复累赘,去掉“约”或“左右”;
故选D。
21.B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
B.成分残缺,“随着”和“使”在句中同时出现,容易引起成分残缺,所以删除“使”;所以选项错误;
故选B。
22.A
【详解】B.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C.搭配不当,应把“开启”与“开辟”互换位置;
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
故选A。
23.C
【详解】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在后句前加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
故选C。
24.C 25.B 26.D 27.A 28.示例: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29.示例1:可以推动随州旅游业的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示例2:有利于发挥拜祖大典的综合效应;有利于聚焦发展要素,开放合作;有利于凝聚世界华人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随州高质量发展)。
示例3:能有效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示例4: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能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30.雄关漫道真如铁
【解析】24.A. ①诞生(yàn)——dàn;④坚韧不拨——坚忍不拔;
B.②频繁(píng)——pín;③名列前矛——名列前茅;
D. ②绚丽(xùn)——xuàn;④再接再励——再接再厉;
故选C。
2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第一空:建造:建筑;打造:制造、创造。搭配“中国专汽之都、中国风机名城”这个宾语,用“打造”更合适;
第二空:助力:帮助,援助;推动:本义是使劲地推向前或摇动,也指使工作展开。搭配“发展”这个宾语,用“推动”更合语境;
第三空:表现:施展出来,显露出来;展示,显示,摆出来让人看。“展示了编钟之美”更合语境;
第四空:传承: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弘扬:发扬光大。与“传统文化”搭配的动词应该是“弘扬”;
故选B。
26.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发挥”与“精神”搭配不当,可将“发挥”改为“发扬”,而且缺失主语,去掉“随着”;
B.“发挥”与“精神”搭配不当,可将“发挥”改为“发扬”;
C.缺失主语。去掉“随着”,要将状语“近年来”置于句首;
故选D。
27.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本句陈述的主体是“编钟及钟架的装饰”,所以③句要放在首位;而④句是个总结句,应放在最后;①句是介绍题材,②句是介绍技法,一般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说题材再说技法。故选A。
28.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因此,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导语是:2022年5月26日(农历壬寅年四月二十六),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随州炎帝故里景区谒祖广场举行。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举行。故可拟新闻标题为: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举行。或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29.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由材料一“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随州还是中国编钟之乡”可知,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炎帝故里,编钟之乡。它是我国一个文明发源地,是中华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它蕴含着农耕深厚的文化,编钟在这里响彻历史云霄。举办“炎帝故里寻根节”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继承,更是华人最终归宿起源的追寻。举办“寻根节”就是向炎黄子孙、向世界展示随州及中华文化,开放与世界联系的经济通道。阐述“寻根节”意义时,可从经济、文化角度入手。
示例一:“炎帝故里寻根节”为漂泊在海外的华人提供了给一个平台。让他们回到祖国,感受一种血脉的情缘,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宿感。
示例二:“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举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增强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凝聚了民族复兴的力量,也为湖北打造了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塑造出随州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
30.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漫道”的正确书写。
31.D
【详解】考查排序。按时间为序。
根据②句中的“中国先民”,可知应为首句。
⑤句中的“人们先砍竹削片”紧承②句中的“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应为第二句。
③句中的“把牛皮绳多次翻断”紧承⑤句中的“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应为第三句。
根据①句中的“从战国到魏晋”,可知应为第四句。
④句中的“竹简”紧承①句中的“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应为第五句。
⑥为末句,总结了竹简的意义。
故排序为:②⑤③①④⑥
故选D。
3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本文围绕“低碳”展开;②句总领整个语段,引出话题“低碳”;接下来①句承接②句讲“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强调“治理”的重要性;⑤句③句按照从过去(2010年)到未来的顺序,讲城市如何“治理”,实现“低碳”,最后④句补充说明“家庭”方面如何做到“低碳”;故排为:②①⑤③④;
故选C。
33.B
【详解】B.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故选B。
34.D
【详解】D.“《故乡》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错,《故乡》是鲁迅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选自《呐喊》。故选D。
35.C
【详解】A.缺少主语,去掉“由于”;
B.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重要手段”;
D.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
故选C。
36.A
【详解】A.介词误用,应该把“对解决环境问题上”中的“对”改为“在”。故选A。
37.B
【详解】A.搭配不当,“沙沙声”不能“映入眼帘”;
C.表意不明,把“无一是”改为“无一不是”;
D.语序不当,应该把“超越自我”与“挑战自我”位置互换;
故选B。
38.D
【详解】A.“是荆州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标志”不合逻辑,成分残缺,应在此句最后加上“之一”;
B.“崇凤”与“品格”搭配不当,应在“崇凤”后加“的审美意识”;
C.“不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语序不当,在递进关系的复句中常犯这类错误,本题“不仅……而且”后面的句子调换顺序,应先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再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
故选D。
39.C
【详解】A.搭配不当,可将“5月的十堰”改为“十堰的5月”;
B.语序不当,将“应用、推广与研究”改为“研究、应用与推广”;
D.重复累赘,可去掉“约”;
故选C。
40.A
【详解】③句,由“古人”追寻宁静引出阐述;②⑥引用具体诗句,从“若耶溪”到“天地间”,说明“古人是如何追寻‘宁静’的”;④由“类似的例子”知,内容上,这是紧承②⑥两句;⑤①总结句段,由古到今,联系到现在“我们的生活”。
故选A。
41.C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仔细阅读5个句子,分析内在的逻辑关系,可用排除法。根据④句中“这决心”分析,应该承接③句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从未改变”,故③句在④句前。排除A、B、D两项,根据①句中“这初心”分析,应该承接⑤句的“我们都要秉持永恒的初心”。故⑤句在①句前,C项排序符合该条件。故选C。
42.B 43.A 44.C 45.A 46.C
【分析】42.本题考查字音。
瓮(wèng):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载(zǎi):有记录或年的意思;载( zài):有载物或有承载之意。这里是“历史记载”的意思,所以读作“zǎi”。
故选B。
43.本题考查字形。
慨然赴死:形容一个人为了理想,主义,在死的面前毫不畏惧,从容就义。
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 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故选A。
44.本题考查成语含义。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 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贬义词,不符合先烈从容无畏的气质,故错误;
旁若无人:意思是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烈从容无畏的气质,故正确;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纪念碑光彩闪耀的样子,符合语境;
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里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的状态,故错误;
故选C。
45.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②成分赘余,可修改为“据宋希濂回忆”;
C.③搭配不当,删除“音容笑貌”,可修改为“我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位白净书生”;
D.④语序混乱,将“完全”一词调到“看不出”之前,修改为“从他的外表上完全看不出力度感”;
故选A。
46.本题考查排序。
通读所有句子,可知这是描述重走瞿秋白的就义之路,起点是中山公园,故③为首句,排除AB两项;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引出兆征路,故排在③后;②“这条街”指兆征路,需紧承①;④写我缓步兆征路,今昔对比,情感自然收束。
故选C。
答案第2页,共10页
答案第3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