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08:54:1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
高二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图: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一第2章(80%)十必修1,2(2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物质不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02、Ca2+
B.激素、抗体、维生素
C,神经递质、血红蛋白、胃蛋白酶
D.葡萄糖、神经递质、尿素

2.如图表示细胞1、2、3及其生活的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1可以表示为红细胞,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该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液体X和液体Z
C细胞2可以协助机体防御疾病,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购2

D.若毛细血管壁破裂,则细胞3可能会进人到液体Z中
3.“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进人平原地区

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
状:而某人从平原进人高原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经
细款1
检查后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
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醉氧”反应可能与内环境中氧含量增加有关
B.“醉氧”导致严重腹泻,会使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
C.进入高原后呼吸困难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D.肺水肿是由于肺部组织间隙的渗透压上升所造成
4,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o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
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
-血装
B.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
.-领种液
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
清水
后稳定
D.实验结果说明H2CO,/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
滴如NaOH的量
缓冲物质
【高二开学考·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42022Z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符合题意。
2.A细胞1是组织细胞,细胞2主要是淋巴细胞,细胞3主要是血细胞,X表示淋巴液,Y表示血浆,Z表示组
织液,A错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液体X(淋巴液)和液体Z(组织液),B正确:细胞2(淋
巴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病毒,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若毛细血管壁细胞破裂可能会导致血细
胞进入到组织液中,D正确。
3.C发生“醉氧”反应是由于平原地区氧气含量较高,会导致内环境中氧含量增加,A正确:若发生严重腹泻,
会使无机盐离子丧失,导致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B正确:进入高原后呼吸困难会导致休内二氧化碳浓
度上升,C错误;肺水肿是由于血浆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等渗出到肺部组织间隙中,导致肺部组织间隙的渗透
压上升,D正确
4.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类型,因变量是pH的变化,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组
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A,B正确;若将NaOH溶液换为HCI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C正确:
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HCO:/NaHCO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只能说明血浆中有能维持pH稳定
的物质,D错误。
5.D感受器也可以存在于机体内,A错误;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上,与感受器和神经中枢相连,B错误;发生反
射的条件是需要适宜的刺激,及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刺激神经中枢可能与刺激感受器产生相同的效
应,D正确。
6.B支配心脏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一般情况下不受意识支配,A正确:结合题干阻断交感神经,则副交感神
经发挥作用,心率会变慢,说明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B错误;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作用相反,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传出神经(运
动神经),D正确。
7,D神经元轴突外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
神经,A错误;有的神经元有多个轴突,B错误;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多于神经元,C错误;神经胶质细胞具
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D正确。
8.A猫的翻正反射属于生来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过程,A错误;毁坏猫头部双侧迷路器官并蒙住双眼,则猫
下落时不再出现翻正反射,说明翻正反射的过程可能需要猫的双侧迷路器官的参与,B正确:翻正反射的存
在可以使猫避免高空掉落时引起某些损伤,C正确;在发生翻正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与膜内
电流方向相同,D正确。
9.D图1是在①所对应的时刻开始发生电位的变化,说明是在①对应的时刻给予一适宜刺激,A正确:图1中
②点正处于兴奋状态(Na内流),③点开始恢复为静息电位(K+外流),说明②点Na内流速率大于③点
Na内流速率,B正确;图1的③④段与图2的⑤⑥段均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C正确;图2电表两极可能均
接在神经元膜外侧,但不能测量出静息电位,D错误。
10.BM点在神经纤维上,刺激M点兴奋先到达电表左侧,再到达电表右侧,故电表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
偏转,A正确: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的连接点相当于突触,且兴奋只能从神经纤维传向腓肠肌,故刺激N
点,电表指针不偏转,B错误;若将电表其中一极连接在膜内,不给刺激,则连接在外侧电流为正,内侧电流
为负,故电表指针会指向连接在内侧的一极,C正确:刺激M点,根据肌肉收缩和电表偏转可判断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正确
11.C结构B是传人神经,接受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并将兴奋传递给神经中枢,A错误;结构C、D、E处不能构成
一个回路,故兴奋不可以在C、D,E环路中循环运行,B错误;若E是抑制性神经元,则刺激神经元E,突触C
中仍然有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图中神经元至少组成4个突触,突触处能发生电信
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12.C外来类吗啡肽物质能诚少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其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A错误;类吗啡肽物质属
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吸毒者停止使用后不一定会患抑郁症,可能会出现消极、抑郁等症状,B错误:外来类
吗啡肽物质能减少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因此戒毒者配合药物治疗时,药物可能会促进自身类吗啡肽
物质的分泌,C正确;吗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镇痛等作用,应在治疗疾病时合理使用吗啡,D错误。
13.B资料一说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眨眼反射,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A错误:经过运动后,双
手残疾的人控制双脚的区域增大,说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完善功能,B正确;大脑皮层是
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如憋尿),也可以控制脑干(如屏住呼吸),C错误;大脑皮层不能控制
人体的一切活动,某些自主神经系统参与的调节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控制,D错误。
【高二开学考·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2022Z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