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迎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迎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06:17:02

文档简介

(


线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 2023 ~ 2024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迎考试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
1 . 本试卷共 100 分 ,考试用 时 75 分钟 。
2 .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学校 、班级 、姓名 写在密封线 内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 1 C 12 N 14 0 16 C1 35 畅 5 CU 64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13 题 ,每题 3 分 ,共 39 分 。 每题只有 一 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 我国要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前实现 " 碳中和 " 。 这里的碳为 ( )
A. 碳元素 B. 二氧化碳 C · 碳酸钙 D · 碳酸
2 . 人们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 PH3 ,据此推断金星大气层或存在生命 。 反应 P4 +3KOH+3H2 0
─—3KH2 PO2 十PH3 可制备 PH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 的电子式为 H H B K 的结构示意图为
C 31 P 的质量数为 31 D. PH3 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
3 . 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 目 的的是 ( )
(

) (

)丁
A · 用装置甲制备 NH3 B. 用装置乙干燥 NH3
C. 用装置丙收集 NH3 D. 用装置丁做喷泉实验
4 . 白铜是 一 种延展性好 、硬度高 、色泽美观 、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 Cu 、Ni 、zn , 还含有
少量 S 、P 、As 等元素 。 关于上述涉及到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原子半径 T(P)>r(As) B. 电负性 :x(P)>(S)
C · 第 一 电离能 : I1 (S) <I(P) D. 酸性 :H3 P04

化学 第 1 页(共 8 页)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 5 ~ 7 题 :
V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 广泛 。 以合成氨为基础的化肥工业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占 40%左
右 ;肼(N2 H4 )的燃烧热为 624 KJ/mol , 是常用 的火箭燃料 ;白磷是制备含磷农药 中 间体的原料 ,用磷
生产的 一 种化合物次磷酸(H3 PO2 )是 一 种 一 元酸;砷本身毒性并不 强 ,而砷的化合物 、盐 、有机化合
物普遍毒性较强 ,AsO34 比 As033 的毒性更强 ;Bi5+ 具有强氧化性 ,其碱性溶液能氧化 As033 得到
BiAs04 沉淀而降低废水中的砷污染 ;我 国探明 的锑(sb)储量据世界首位 ,锑与锡 、铝 、铜的合金强
度高 ,极耐磨损 ,是制造轴承 、轴衬及齿轮的绝好材料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s 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4S2 4P3
B. AsO43 和 As033 的杂化类型相同
C · VA 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不完全相同
D. P4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其键角为 60 °
6 .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
A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N2 +3H2 高催-温-化-高剂压 2NH3
B · N2 H4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N2 H4 (g)+o2 (g)==—=N2 (g)+2H2 0(g) H = 624 KJ/mol
C · 次磷酸(H3 PO2 )与足量 NaoH 反应 :H3 PO2 +2NaoH ==Na2 HPO2 十2H2 0
D. Bi5+ 氧化 AsO33 的离子方程式 : Bi5+ +AsO33 +OH ===BiAsO4 +H2 0
7 . 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碳酸氢铵易分解 ,可作氮肥
B N2 性质稳定 ,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C. 砷的许多化合物有毒 ,可用于疾病的治疗
D. 锑合金强度高耐磨损 ,可制造轴承 、轴衬及齿轮等
8 . 在指定条件下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S 2 S03 B N02 () H2 0 HN03 (aq)
C Fecl3 (aq) 蒸发 无水 Fecl3 D. Mgcl2 6H2 0( ) △ gc12 ( s)
( )
( )
化学 第 2 页(共 8 页)
9 · 有机物 Z 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 的合成路线如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X 分子中含有 1 个手性碳原子
B. Y 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 1 mol Z 最多能与 2 mol NaoH 反应
D · 可以用 NaHCO3 溶液鉴别化合物 X 和 Y
10 . 卤代烃的氢化脱卤反应是 一 种成为从卤代烃合成相关芳烃的
有力工具 。 以下是一 种常见脱卤机理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 使用催化剂可使变减小
B. Me 的结构简式为 CH3
C. L2 pd 为该反应的中间体
D. L2 pdArx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 . 室温下 ,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 目 的的是 (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 目 的
A 向盛有 Fe(NO3 ) 2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振荡 ,加入 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N03 ) 2 已经变质
B 向盛有碘水的试管中通入 SO2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SO2 具有还原性
向盛有浓度均为 0 . 1 molL Nacl 和 KI 混合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 的 AgN03 溶液 ,振荡 ,观察沉淀颜色 K P (Agcl)>K P (AgI)
D 向试管中加入 0 5 g 麦芽糖和 5 m 2 mol H2 So4 溶液 ,加热 。 冷 却后 ,向其中加入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后加入少量新制 的银氨溶 液 ,加热 ,观察现象 麦芽糖水解液 中 存 在还 原 性糖
12 . 室温下 ,用含有少量 Mg2+ 的 Mnso4 的溶液制备 Mnco3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化学 第 3 页(共 8 页)
已知 :ka1 (H2 CO3 ) = 4 畅 5 × 10 7 ,ka2 (H2 CO3 ) = 4 畅 7× 10 1 ,KSP (MgF2 ) = 7 5 × 10 11
A. 0 1 mol NaF 溶液中 : C(F ) = C(Na+ )
B . NaHCO3 溶液中 C(CO23 )<C(H2 CO3 )
C 沉后溶液中存在 C(Mg2 ) =
D. "沉锰"分离后的滤液中 C(OH ) + C(F ) = c(H+ )+ c(Na+ )
13 . Niceo2 催化剂 ,可实现 CO2 低温下甲烷化 。 发生的反应有 :
反应 I . CO2 (g)+H2 (g) ====CO(g)+H2 0(g)
H1 = +41 KJ/mol
反应 Ⅱ · CO2 (g) +4H2 (g) = =CH4 (g) +2H2 0(g)
H2 = 165 KJ/mol
反应Ⅲ . C0(g)+3H2 (g) ———CH4 (g) +H2 0(g)
H3
将 CO2 与 H2 按照 一 定流速通过催化氧化管 ,测得 CO2 的转化率与 CH4 的选择性[CH4 选择
性 =生转成化 ((CCH024 )) × 100%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3 = 十206 KJ/mo
B. 其他条件不变 ,减小压强可提高 CH4 的选择性
C · 350 ℃前 ,温度升高对反应 影响程度大于 Ⅱ
D. 在 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 C 2 的转化率
二 、非选择题 :共 4 题 ,共 61 分 。
14 . (15 分)砷的化合物可用于半导体领域 ,如我国 " 天宫 " 空间站的核心舱 " 天和号 " 就是采用砷化
镓薄膜电池来供电 。 一 种从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砷主要以亚砷酸(H3 A03 )形式存在]中回收
砷的工艺流程如下 。
滤液I——,>排放达标
已知 : As2 S3 +6NaoH —Na3 AsO3 Na3 AsS3 +3H2 0 ;
Ⅱ As2 S3 (s)+3s2 (aq) =2AsS33 (aq) ;
Ⅲ . 砷酸(H3 A04 )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 ,能被 SO2 、碘化钾等还原 。
化学 第 4 页(共 8 页)
(1) "沉砷 "过程中 Fes 是否可以用过量的 Na2 S替换 : (填 "是"或 " 否 " ) ;请从平衡移动
的角度解释原因 。
(2) 向滤液Ⅱ 中加入 Naclo 进行" 氧化脱硫" ,请写出脱硫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3) 欲检验" 还原"后溶液中的砷酸,则还需要的实验试剂或试纸为 。
(4) 已知 : H3 AsO4 第三步电离方程式 HAsO42 —AsO43 +H+ 的电离常数为 ka3 则 pka3 =
(pk 3 = lg ka3 ) 。 常温下 ,PH>7 . 1 时 ,吸附剂表面带负电 ,PH 越大 ,吸附剂表
面带的负电荷越多 ;PH<7 . 1 时 ,吸附剂表面带正电 ,PH 越小 ,吸附剂表面带的正电荷越
多 。 当溶液 PH 介于 3 ~ 5 之间时 ,吸附剂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 PH 的升高而增大,试
分析其原因 : 。
五价砷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 PH 关系 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
15 . (15 分)异甘草素(H)具有抗肿瘤 、抗病毒等药物功效 。 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R R (H) +H3 R (H) 稀碱液 R H R (H)
R (H)
HO OH HO OH
(
(1)
)与 酸性较强的是 。
化学 第 5 页(共 8 页)
(2) C 的分子式为 C2 H5 ocl 其结构简式为
(3) C 在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
(4) E→F 中加入 K2 C03 的 目 的是 。
(5) D 的 一 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酸化后两种物质均只含有 一 种官能团 ;②含有苯环的物质
含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另 一 种含有 2 种不同杂化类型的 C 原子 。
Br Br
(6) 结合题给信息 设计由 和 HO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
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
16 . (15 分)二氧化氯(CIO2 )是 一 种高效消毒灭菌剂 ,可有效灭活病毒 ,但其稳定性较差 ,故常采用
H2 O2 和 NaoH 混合溶液将其吸收转化为 Naclo2 保存 。 现利用如图装置及试剂制备 Nacl02 。
已知 :①clo2 的熔点为 59 ℃ , 沸点为 11 ℃ ;稳定性较差 ,易分解 ,体积分数大于 10%时可能
爆炸 ;clo2 极易溶于水 ,且在碱性环境中发生反应 2CIO2 十20H ====clo3 +CIO2 +H2 。
②高于 60 ℃时 Nacl02 分解成 Nacl03 和 Nacl 。
回答下列问题:
(1) 将 一 定量 Naclo3 与 Na2 SO3 、H2 SO4 溶液中的 一 种配成悬浊液 ,加入到三颈烧瓶中 ,通过
化学 第 6 页(共 8 页)
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 一 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
(2) B 为 clo2 的发生装置 ,生成 cl02 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实验过程中通入 N2 的 目 的是 ;实验室可用饱和 NaNO2 溶液 、
NH4cl 溶液加入制取 N2 化学方程式为 。
(4) 装置 C 中 NaoH 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
(5) Naclo2 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 38℃时析出的晶体是 NacIO2 3H2 O ,高于 38℃时析出 晶体
是 Nacl02 。 从 Naclo2 溶液中获得 Naclo2 固体的操作 :
(须使用的试剂 :无水乙醇) 。
17 . (16 分)C H 、N O、CO 、C02 、SO2 及固体颗粒物等会引起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等 ,将污染物资
源化是治理污染的 一 种有效途径 。
I . CO(g)+2H2 (g) =—CH3 OH(g) H1 = 95 . 2 KJ/mo1
Ⅱ . CO2 (g)+3H2 (g) =—CH3 OH(g) +H2 0(g) H2 = 53 畅 7 KJ/mol
Ⅲ . Co2 (g)+H2 (g) =—c0(g) +H2 0(g) H3 = 十41 . 5 KJ/mol
(1) 上述反应体系在 一 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
A 增大 H2 的浓度 ,反应 I 、Ⅱ 、Ⅲ 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 加入反应 的催化剂 ,可提高 CO 的平衡转化率
C. 反应 Ⅱ :3 (CO2 )逆 = (H2 )正
D. 升高反应温度 ,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增大 ,逆反应速率减小 ,平衡正向移动
(2) 反应 I 、Ⅱ 、Ⅲ 的平衡常数的对数 lgk 随反应温度 T 的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 ,曲线②为反应
(填" I "或 " Ⅱ "或 " Ⅲ " ) ;结合各反应的 H,归纳 lgk T 曲线变化规律
(任意 一 条即可) 。
图 1 图 2
(3) 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 CO 、NO 转化的影响 。 将 CO 、NO 以 一 定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
化剂进行反应 ,测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 NO 转化率) ,结果如图 2 所示 ,温度在 400 ~
化学 第 7 页(共 8 页)
450 ℃ ,曲线Ⅱ 中脱氮率随温度升高快速增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4) 用电化学方法还原 CO2 将其转化为其它化学产品可以实现对 CO2 的综合利用 。 如图 3 是
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还原 CO2 的装置示意图
图 3
图 4
(
n(生成
B
所用的电子)
n(通过附极的电子)
)已知 :法拉第效率(FE)的定义 :FE(B) = × 100% 。 控制 PH = 1 、电
解液中存在 kcl 时 ,电化学还原 CO2 过程中 CH4 (其他含碳产物未标出)和 H2 的法拉第效
率变化如图 4 所示 。
①写出阴极产生 C2 H4 的电极反应: 。
②结合上图的变化规律,推测 kcl 作用的可能是 。
③C(kcl) = 3 mol/L 时 ,22 畅 4 L(已折合为标准状况 下同) 的 CO2 被完全吸收并还原为
CH4 和 C2 H4 ,分离 H2 后 ,将 CH4 和 C2 H4 混合气体通入如图 5 所示装置(反应完全) ,出
处收集到气体 6 . 72 L(不考虑水蒸气) ,则 FE(C2 H4 ) =
图 5
化学 第 8 页(共 8 页)江苏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初迎考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Mg2+的水解,D错误。
2.C解析:氧原子中含有的孤电子对不能省略,正确电子
9.D解析:X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A错误:Y分子
可分为苯环平面和乙烯平面,碳碳单键的旋转可使所有
式为:H O H,A错误:K+的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
的碳原子共平面,B错误:1molZ最多能与3mol
示意图为(
B错误:PH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
NaOH反应,C错误;Y中含有羧基而X中不包含羧基
可以用NaHCO溶液鉴别是否含有羧基,D正确
极性分子,D错误
10.B解析: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焓变不变,A错误:
3.C解析:CO与浓氨水混合后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e的结构简式为CH,B正
热,促使NH3挥发,可用此装置制备NH,A正确;NH
确;LePd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错误;L PdArX是该反
为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NH,B正确:NH的密
应中间体,D错误。
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丙中导气
11.B解析:向Fe(N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酸性条
管“长进短出”,为向上排空气法,C错误;NH极易溶
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Fe2+离子会被氧化为Fe+,
于水,溶于水后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从而产生喷泉,D
A错误;将SO2通入碘水中,溶液褪色,发生反应
正确
SO2十L十2HO一HSO,+2HI,说明SO具有还原
4.C解析: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A错
性,B正确;所加入的AgNO2过量,两种沉淀均会产
误: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越大,B
生,C错误;麦芽糖自身具有还原性,D错误
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总体呈增
12.B解析:F会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NaHCO溶液
大趋势,但主族VA和第MA族反常,故I(S)Ke(HCO3)=4.7×10-,水解常数K=
C正确:非金属性:P>As,则酸性:HPO>HAsO,D
Kw
错误。
K.(H:CO)K.(H.CO).c(CO)5.A解析:As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4s24p3,A错
正确c(Mg+)=K,e),C错误;“沉锰”分离后的
误;AsO和AsO均为sp杂化,B正确:第VA族元
2(F)
素单质的晶体类型不相同,氮、磷、砷的单质为分子晶
滤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F)+
体,锑(Sb)、铋(B)的单质为金属晶体,C正确:P,的空
2c(SO-)=c(H+)+c(Na+)+2c(Mn2+),D错误。
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其键角为60°,D正确
13.C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Ⅱ一I可得△H=
6.A解析:N2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为液态,B
一206kJ/mol,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反应
错误:次磷酸(HP)2)是一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平衡不移动,反应Ⅱ、Ⅱ平衡逆向移动,CH的选择
HPO十NaOH一NaH2PO十HO,C错误;该反应
性减小,B错误;其他条件不变,350℃前,升高温度
电荷、质量不守恒,D错误。
CO,转化率增大,CH选择性略微下降,说明温度升高
7.A解析:NH,HCO可作氮肥是因为它含有氮元素,与
对反应I影响程度大于Ⅱ,C正确;由图可知,X点反
其受热易分解无关,A错误
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延长反应时间,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8.B解析:S与O2反应只生成SO2,A错误:NO2与HO
不变,D错误
反应生成HNO3和NO,B正确:FeCl3在加热的条件下
14.(1)否由信息可知,加入过量的硫化钠,溶液中
发生水解反应得不到无水FCl,C错误:MgC2·6H2O
c(S)增大,促进反应As2S(s)十3S(q)=
直接加热会发生水解反应,要在HC】气流中加热抑制
2AsS(aq)平衡正向移动,不利于沉砷
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