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恩高芳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恩施州恩高芳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06: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命题人:方园 审题人:王小蔓
)
恩高芳华中学高二上入学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19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 束,请将答题卡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温或“84”消毒液可使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变性
B .“ 时气错逆,霾雾蔽日” 中的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亮相济南,光伏发电所用电池板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 .在生产、生活中,铁合金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材料
2.世界卫生组织将 ClO2 定为 A 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消毒效 率是用单位质量的消毒剂得电子数来表示的,ClO2 作消毒剂时和氯气一样,还原产物均为 Cl- 。下列关于 ClO2 的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O2 的摩尔质量为 67.5 g ·mol- 1 B .从分类上来看,ClO2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 .ClO2 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 2.63 倍 D .ClO2 分子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SO4 (2)- 、CO3 (2)-
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 、K+ 、SO4 (2)- 、NO3 (-)
C .含有大量 Ba2+的溶液中:Mg2+ 、NH4 (+) 、SO4 (2)- 、Cl-
D .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Fe3+ 、I- 、SO4 (2)-
4.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途径无关。物质 A 在一定条件下
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 . ΔH1 +ΔH2 +ΔH3 = ΔH4 B .A→D ,ΔH = -ΔH4
C . ΔH1 +ΔH2 = -ΔH3 -ΔH4 D .B→D ,ΔH = ΔH2 +ΔH3
5.现有 A 、B 、C 、D 四种金属,将 A 与 B 用导线连接浸入酸性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电路,B 易腐蚀,将 A 与 D 用导线连接浸入酸性电解质溶液电流从 D 流向 A ,若将 C 浸入 B 的盐溶液中,有金属 B 析出,这四种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为( )
A .C>B>A>D B .D>A>B>C C .D>B>A>C D .D>C>A>B
6.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烷的结构简式: CH4 C .甲烷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与 D .乙烷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7. 已知 CaCO3 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 下列措施中可使生成 CO2 的速率加快
的是(不考虑 CaCO3 与盐酸接触面积改变的影响)
A .增加 CaCO3 的量 B .增加盐酸的浓度
C .增加盐酸的量 D .减小 CaCl2 的浓度
8.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 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A 物质与 C 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1∶2 B .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A ,同时消耗 3a mol C
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9.某温度下,浓度都是 1 mol ·L-1 的两种气体 X2 和 Y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 ,经过 t min 后,测得物质的
浓度分别为:c(X2) =0.4 mol ·L-1 ,c(Y2) =0.8 mol ·L-1 ,c(Z) =0.4 mol ·L-1 。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A .X2+2Y2 = 2XY2 B .2 X2+Y2 = X2Y
C .3 X2+Y2 = 2X3Y D . X2+3 Y2 = 2XY3
10.25℃ 、1.01× 105Pa 时,反应 2N2O5(g)=4NO2(g)+O2(g) ΔH=+109.8kJ ·mol-1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该反应是熵减小的反应 D .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11.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利用 NH3 易液化的性质分离出 NH3
B .吸收塔中通入 A 是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 .可以用 NH3 进行氮氧化物的尾气处理
D .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中氮元素均被氧化
12.实验室为探究铁与足量浓硫酸的反应,并验证SO2 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实验结束后,可取 A 中试管内的溶液稀释后滴加 KSCN 溶液检验是否有Fe3+
B .B 中溶液紫色褪去,C 中生成淡黄色沉淀,均体现了SO2 的还原性
C .D 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 的漂白性
D .E 中溶液红色变浅,体现了SO2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13.为了防止钢铁零件生锈,常采用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保护层。化学处理过程中其中一步的
反应为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涉及的物质中,Fe 的还原性最强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a2FeO2 ,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C .上述反应中,铁是还原剂,NaNO2 和 NaOH 是氧化剂
D .NO2 (-) 的氧化性强于 FeO2 (2)- 的氧化性
14.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 、O2 、SO3 的浓度分别为
0. 1 mol/L 、0.05 mol/L 、0.3 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 为 0.4 mol/L ,O2 为 0.2 mol/L B .SO2 、SO3 均为 0.8 mol/L
C .SO3 为 0.4 mol/L D .SO2 为 0.35 mol/L
15.“海泥电池” 既可用于深海水下仪器的电源补给,又有利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微
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电极为负极 B . H+ 从海底沉积层通过交接面向海水层移动
C .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 2CH2O+SO4 (2)- +H+ = 2CO2 +HS- +2H2O
D .除去3.0g CH 2O ,A 电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O2
二、提空题(本题共 4 个大题,共 55 分。)
16.(15 分)无水氯化铁呈黑棕色,易潮解,100 ℃左右时升华,冷却后易凝华。如图是两名学生设计的用氯气与铁 反应制备无水氯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B 中盛放 MnO2 ,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
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A 仪器的名称是 。
(2)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气体通过装置 C 的目的是 。
(4)D 中的反应开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应采取的方法是 。
(5)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装置(Ⅱ)F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选用(Ⅱ)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
措施是 。
17.(15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前实现“碳 中和” 。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因此 CO2 的捕集、创新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Ⅰ.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先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 CO2 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
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图:
已知: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键能/(kJ mol- 1) 436 326 803 464 414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空气从吸收池底部进入,溶液从顶部喷淋) ,其目的是 。
写出吸收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表中键能写出合成塔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 . . . .
(3)合成塔中制备甲醇的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CO(g)+H2O(g) △H1
②CO(g)+2H2(g)=CH3OH(g) △H2=-90kJ ·mol-1
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物质能作为 CO2 捕获剂的是 (填标号)。
A .NaOH 溶液 B .NH4Cl 溶液 C .CH3CH2OH D .浓氨水
Ⅱ.CO2 和 H2 合成甲烷也是 CO2 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
(5)一定条件下 Pd—Mg/SiO2 催化剂可使 CO2“ 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 1 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的中间体是 。
(6)催化剂的选择是 CO2 甲烷化技术的核心。在两种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 CO2 转化率随温度变
化的影响如图2 所示。对比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是 ,使用的合适温度为 。
K2 表示)。
18. (12 分)有机物是产生生命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都
涉及有机化合物的转变。结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一种遇到碘水能变蓝的多糖,A 的名称是 。
(2)B 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 B 中官能团
的名称为 。
(3)反应②是人体内 B 被氧化,同时又提供能量的反应。已知:1 g B 完全氧化,放出约 19.2 kJ 的能量,则 1 mol
B 完全氧化将放出约 kJ 的能量。
(4)C 、D 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香味的 F ,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 C 转化为 E 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鉴别 B 、C 、D 三种物质,这种试剂是( )
A .新制 Cu(OH)2 悬浊液 B .NaOH 溶液
C .紫色石蕊溶液 D .Na2CO3 溶液
19.(13 分)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 CO 或 CO2 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
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 H2O(g)+CO(g) K2 1.0 2.50
③3H2(g)+CO2(g)= CH3OH(g)+H2O(g) K3
(1)反应①是 (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②增大压强,平衡 (填“ 向左移”“ 向右移”或“不移动”)。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 H2 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平衡状态由 A 变到 B 时,平衡常数
K(A) K(B)(填“ >”、“ <”或“=”) 。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1 、K2 与 K3 之间的关系,则 K3= (用 K1、
(3)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 、CO2(g) 、CH3OH(g) 、H2O(g)的浓度(mol ·L-1)分别为 0.8 、0. 1 、0.3 、0.15,
则此时 v 正 v 逆(填“ >”、“=”或“ <”)。
(4)500 度时,在 1L 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H2 和 amolCO2 进行②的反应,反应 5 分钟后达到平衡,平衡时 CO2 的转
化率为 50% 。则 a= mol 。用 CO 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