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10: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上图讲述的是什么事件?
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标志着什么?
周平王东迁洛邑
公元前770年
东周的开始
新课导入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因鲁国孔子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得名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列国形势图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认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变革。
2.知道东周王室衰微,了解西周制度的逐渐瓦解。
3.讲述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学习目标
探究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1)铁农具的出现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性能优越,更加锐利、耐用;
成本低廉,便于广泛的使用。
铁器时代
铁臿(cha)

使用耒耜耕地
牛耕
解放人力
(畜力)
(人力)
(2)牛耕的出现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 《盐铁论·水旱》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影响
结合材料,思考春秋后期出现的铁制农具和牛耕对当时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冶铁业
纺织业
漆器
青铜业
煮盐业
2.手工业的发展
金属货币
商 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3.商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行业 发展情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农业生产实现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力条件。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煮盐业以及
漆器制造业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使用
金属货币
归纳
探究二 王室衰微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分封制逐步瓦解。
(2)周王室统治力大减,已经无力控制诸侯。
(3)诸侯崛起,周王室经济贫弱。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二、王室衰微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封制逐步瓦解。
2.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农业发展。
探究三 诸侯争霸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三、诸侯争霸
(1)王室衰微。
(2)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利益,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控制权。
(3)民族间矛盾发展。
1.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的原因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吴王阖闾
齐桓公
越王勾践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说法1)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说法2)
2.春秋五霸
3.春秋首霸——齐桓公
齐桓公
齐桓公能够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1)管仲改革: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使用“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
管仲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②诸候国减少,大国开拓了疆土,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③争霸战争促使一些诸候国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
④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但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4.思考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出现
牛耕使用
生产力提高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霸主:齐桓公(首霸)、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影响
给人民带来灾难
促进局部统一和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1.我国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 D.出现纸质货币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D
D
课堂达标
3.《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国人暴动 D.涿鹿之战
4.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B
D
5.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争霸战争导致产生了更多的诸侯国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和民族交融
③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④争霸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