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导入新课
圆明园,遗址在北京海淀区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圆明园是圆明园、长春园和长春园的总称。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珍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流失的中国文物167万件,多数是战争时期的掠夺品,这些文物占中国流失文物的十分之一 。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火烧圆明园1年后,有一个法国作家就此事公开了自己的看法,他是如何看待这种行为的?他是谁?
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他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学习目标
1.明确作者的观点(看法)。
2.体味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动手标记
给不认识的字词标上记号,对照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语境清除阅读障碍。
课文朗读
1.正确注音。
赃( )物 箱箧( ) 制裁( ) 惊骇( )
瞥( )见 劫( )掠 恍( )若 琉( )璃
绸( )缎( ) 珐( )琅( )
2.正确释意。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眼花缭乱: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zāng
qiè
cái
hài
piē
jié
huǎng
chóu
duàn
fà
láng
liú
一、字词疏通
整体感知 跳读读课文·动脑思考
说说雨果对圆明园和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分别
持有怎样的看法,请找出相关词句。(主问题)
(小组合作)
作者为什么把圆明园描写得那样美,评价那么高?
圆明园如此美,却被英法联军破坏得面目全非,更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恶。
反语:也称“倒反”“反话”,是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作者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的强盗面目。
本文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归纳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主旨)。
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是难能可贵的。他是一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文,我们感受到了雨果的正直无私和博大的胸怀。岁月抹不去历史的痕迹、民族的耻辱,让我们记住圆明园的这片断壁残垣,记住这段耻辱的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拓展延伸
1.用书信的形式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与想法。(不少于500字)
内容提示:供参考选择
1.你如何看待雨果的观点? 2.你对雨果有什么情感?
3.学习本文让你有何感想或启示?4.今后你打算如何努力?
5.联系历史,控诉侵略罪行。
2.结合本文的内容,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圆明园的文章,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