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8 11: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思考:什么是“以诗言志”?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朗读诗歌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
格律常识
请阅读相关材料,归纳律诗的特点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归纳
1、字数整齐划一,通常规定每首8句。
2、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3、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
4、全首通押一韵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从题目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2、在诗歌中,从哪些字词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一下。
3、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鉴赏诗歌
次:住宿,此指停泊
北固山:地名,近江苏省
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吴、楚间,不得归家。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驿道
乘坐小船
开阔
夜将尽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书
大雁
翻译+结合文本(意思)+感情
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
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说说你学过或者听过的思乡古诗词曲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杜甫 《绝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
古时候的诗人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为了家人等不同的原因而远离了故乡。在夜深人静时,心中那股浓浓的愁绪油然而生,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生花妙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穿越千年,给我们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告诉我们不管世间如何变迁,不变的是我们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爱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