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3 去括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3 去括号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12:1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
教学课题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三节《去括号》。
教学内容分析:
去括号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做好准备。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多项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在前面的学习中一直按照“生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自学、探究、合作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去括号;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营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严谨求实、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2)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前置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3、通过前置作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形成数学语言,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
1、认真自学课本内容,并能充分利用学习辅助资料,拓宽知识面。
2、首先独立完成前置练习,为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展示做好准备。
3.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前置练习进行展示,并将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也可以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分析
1、“动”——不仅让学生动手做,动口说,还要让他们自主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乐”——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围中,让他们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1、括号前是负号的,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2、括号前有数字的,容易漏乘项。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P66-67的内容,弄清去括号有几种情况。
探究:
问题1:你能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
(1) (+1)(x﹣3); (2) (﹣1)(x﹣3)。
问题2:请你试填,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
+(x﹣3)= ________ ; (2) ﹣( x﹣3)=____________。
(3)-(-a-b)= ; (4)+(2 x-1) =
(5)-(2a-b-c)= ;(6)+(-b-c)=
问题3:你通过问题1、问题2两题能发现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化规律吗?
问题4:你能用问题3中发现的规律把下面两题中的括号去掉吗?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20(t﹣0.5)= ;(2)﹣120(t﹣0.5)=______;
(3)-3(2a-3b) = ; (4)-2(3a-5)= ;
(5)3(a2-4a+3)= 。
问题5:自学课本P67例4
并思考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新授:
首先,教师出示本节课题,并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 学习前置练习1:(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
第一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5分钟,形成小组意见,准备上台展示。
第二步:选取两组上讲台汇报展示其成果(学生把去括号法则写在黑板上)
第三步:学生质疑:学生就以上两组同学的展示提出自己的疑问,全班共同完成。
第四步: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结论并简单总结前置练习1所涉及的知识点,再过渡到下一步教学环节。
(二) 学习前置练习2:(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
第一步:同上,教师同时强调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你能发现去括号前和去括号后有什么变化吗?
(2) 根据以上,你能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是什么吗?
(3) 请你举两个去括号的例题并总结合去括号的步骤。
第二步:选取两组上讲台汇报展示其成果,(要求学生把去括号的法则及步骤写在黑板上)
第三步:学生质疑:学生就以上两组同学的展示提出自己的疑问,全班共同完成。
第四步: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结论并简单总结前置练习2所涉及的知识点,再过渡到下一步教学环节。
(三)学习前置练习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
步骤同上。
(四)学习前置练习4:(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
步骤同上。
(五)学习前置练习5:(教师运用课件展示问题)
步骤同上。
(六)归纳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一步:交流一分钟
第二步:小组上台展示: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答案应突出主要内容:1、去括号有两种情况
2、括号前面是负因数时,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3、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4、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5、整式的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并点拨:)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如果括号外有数字,则利用乘法分配律先把数字乘进去再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学生交流感受,体会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做适当归纳,并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进行多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