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7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7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10: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7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题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简要的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3幅图,展示古人一一对应的记数方法。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产生的原由,并列举了3种古代数字。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给出它的概念和自然数的一些特点。计数方法有许多,而十进制是最常用的一种。教材利用我国人口数引出更多的数级,给出数位表,把数位、数级、计数单位综合整理,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同时也为下一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做准备。
学情分析 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认识先由万、万位扩展到亿、亿位,再由亿、亿位扩展到千亿、千亿 位,通过对计数单位的整理引出数位顺序表,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等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到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及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等,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十进制计数法,初步感知亿以上的数和对应的计数单位,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2.经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在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核心素养 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重点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 掌握含有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用到数。 2.数是怎样产生的? 3.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探究点1 数的产生 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记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 1.记数符号。 师: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课件出示: 马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让学生观看课件内容,了解不同的记数符号。 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所以逐渐统一成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师:大约在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大约在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2.认识自然数。 自学教材P17关于自然数的知识。 师:你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 生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自然数。 生2:0也是自然数。 生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 探究点2 十进制计数法 1.感知亿以上的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 出示课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心跳25亿~30亿次。 (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 师:你认识这些数吗?(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用计数器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师:我们一起来用计数器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珠,让学生数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师小结: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过的个(一)、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在数位顺序表中填出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预设:学生有之前学习亿以内数的数位及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的知识基础,再加上用计数器数数的体验,对于亿级的数位及对应的计数单位的填写都能独立完成。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共同订正)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4.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师:你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吗? 生1:满10向前一位进1。 生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板书) 通过介绍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统一数字的必要性。 让学生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的基础上,独立构建和完善数位顺序表,实现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扩展到亿级并最后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
课堂检测 1.拓展练习. 2.拓展练习. 3.拓展练习.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