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合,实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资料整合,实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23 15: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执教:河北成安一中 陈发志称谓语
禁忌语
委婉语 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绝对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眼代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有所冒犯,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谓的“避讳”。搞避讳最严厉的,当数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低微,当过放牛娃,做过小和尚,还在合肥城里当过乞丐,又没有文化,后来虽然做了皇帝,却很心虚,惟恐别人提起他早年贫贱的经历,忌讳便特别多。例如他姓朱,臣民避讳不能称“朱”,连猪也不能叫“猪”,须改称“本家老爷”;他名叫国瑞,连与“瑞”字同音的“睡”须改成“就寝”;他曾剃度为僧,又名世珍,避讳不但不能说“和尚”“僧人”这些字,就连与“僧”“世珍”同音的字,如请医生“诊治”须说成“探看”,与“世”同音的“食”得说成“进餐”,他曾在皇觉寺出家,遇上与“寺”同音的字如“死”,得说成“仙游”……如有触犯,多有杀戮,甚至灭族,残酷至极,给别人带来痛苦和灾难,当然,有时也闹笑话: 有一天,一位负责养猪的小太监见猪圈里有头大猪得了病,慌忙向皇帝贴身太监禀报:“一位皇上的本家大老爷,一连几天只就寝,不进餐,如果不马上请医生探看,明日就会仙游。”其实,他只报告有头大猪病了,几天来只昏睡,不吃食,如不请畜医诊治,那头大猪就会死。贴身太监一时领会不到,还真以为皇上什么亲人病了,马上转奏皇上。朱元璋一听,立刻令太医去诊视。太医回宫,朱元璋便问是哪位本家老爷。太医不敢说是“猪”——害怕触讳,支吾一阵,才回奏道:“那位本家老爷,长着一条尾巴四条腿……”
  朱元璋一听,气得半天没有说一句话。避讳让他吃了个哑巴亏。后来,这事传到民间,小民百姓便把猪称为“皇上的本家老爷”。 教学目标:
1、在交际中适当、正确地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了解一些传统的语言文化,并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称谓语 【预习案】
什么是称谓语?
称谓语,就是对别人的称呼语。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探究案】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
辈分:
祖辈:
父辈:
同辈:
父系或母系:
直系或旁系:
年龄的大小:
血亲或姻亲:辈分:
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父辈:伯、舅等
同辈:哥、妹、表哥、堂弟等
父系或母系:姑、姨等
直系或旁系:孙、侄孙等
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等
血亲或姻亲:哥——嫂子、
姐——姐夫等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母亲的伯父 母亲的伯母 外伯祖父、外伯祖 外伯祖母、外姆婆 外侄 孙外 侄孙女 母亲的叔父 母亲的叔母 外叔祖父、外叔祖 外叔祖母、外叔婆 外侄 孙外 侄孙女 母亲的兄弟 母亲的嫂嫂、弟媳 舅父、舅舅 舅母、舅妈、 外甥甥、外甥女、甥女 母亲的姐夫、妹夫 母亲的姐妹 姨父、姨丈、姨夫 姨母、姨妈、姨姨 姨甥甥、姨甥女、甥女
(2)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又称为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以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
所有的职务: 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 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 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
学位: 博士、硕士;
职业: 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对自己应使用谦称,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如自称“在下、鄙人、小弟、愚兄、属下、老朽”等。
“家大,舍小;令外人”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人,比自己年纪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 (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比如:舍弟、舍侄。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爱、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谦称小结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小犬。 微:微臣。 卑:卑职。
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家母、家慈、家兄
舍:舍弟、舍侄 尊称小结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汉语称谓词使用如果错误,会闹出笑话。如:
1.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传奇文学选刊》1986年第5期)
2.“晚生河北深州人氏,在尊师郭云深膝下学形意拳。”(同上)
3.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电视剧《松滋风云》)
4.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对悟空等说:“既然他家师不在……”
分析:这是因为不了解汉语称谓中有谦称和敬称之分,才出了错误。“家父”“家兄”“家师”是对人称自己的父兄、老师。“尊师”一词,中古时期曾用以称自己的老师,但宋元以来称自己老师多用“师尊”,罕用“尊师”,“尊师”用来敬称他人的老师。 【训练案 】
请选出以下各项中交际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 )
A.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B.这是令尊拙作,请赐教。
C.舍弟好使性子,还望多包涵
D.我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告诫我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称谓的社会性  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如要把这类汉语译成英语,一般多采用较为直接说法。如:
?您,您老人家???? ?? ? you 敝人????????????? I?,??me 令尊,令兄????????????? your?father,?your?brother 家严,家慈????????????? my?father,?my?mother 师母,伯母,嫂子?? you?wife,?Mrs. 令郎,令爱????????????? your?son,?your?daughter禁忌语 【预习案】
什么是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你知道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一些内容吗?【探究案】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1.生理缺陷。 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要采取间接表达方式。 2.家庭不幸。 像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德不端、晚年膝下凄凉、身有难言之隐、患上不治之症,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3.短处不足
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4.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 讲话要注意避讳,早已成为人们的注意问题了。再探讨一下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对聋子表示照顾,要说“你耳背,请往前坐!”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如你亲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一个谙熟外文的人,在几个不通外文的人面前,大谈掌握外文的重要性,甚至说什么当今时代,不掌握一门外语,简直是新型文盲。这样会引起听者的不快。 注意对象的身份,在交谈中十分重要,忽视这一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对象的年龄,也是说话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说问岁数吧,如果是中学生发问,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要使用不同的问法:“你几岁了?”──问小孩;“你多大年纪?”──问同龄人和中青年;“您高寿?”或“您高龄?”──问七八十岁老人。恰当使用不同的问语,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注意避讳。
四川方言中“舌”与“折”“蚀”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为图吉利,便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你到了四川就不要张口闭口买猪舌头、牛舌头。
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更说不得。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为了免生不快,你要从俗从众。【探究案】
说话方式很多,这里说两种:直言和婉言。   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大家都要节约时间,不提倡曲曲折折、吞吞吐吐、慢条斯理说话,要求直捷、明快。
“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对于有些事物,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要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训练案 】
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是不是协调一致?
A.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B.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
C.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D.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E.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F.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
G.敬老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委婉语 【预习案】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思考: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婉言?应该怎么使用?日常说话,直言和婉言各有用武之地。通常,在家里,在亲朋好友之间,可以有什么说什么。
在其他场合,或对不很熟悉的人,说话则要谨慎,适当使用一些委婉语言。1.有些事物或现象,人们从来不愿直说,习惯上必须用婉言。如人们避讳说“死”,可以用其他词来说,“逝世”“见马克思”“没了”。例如,“元旦刚过,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七月盛夏,朱委员长不幸逝世……九月,毛主席又永远无可挽回地离开了人民”。
2.对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用婉言。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不成熟的意见”,把自己突出的成绩说成“我做得还很不够”等。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训练案 】 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呢?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排队去。” 菜场上,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买菜的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结语在交际中,我们学会准确称呼,注意避讳,能娴熟地运用委婉语,世间必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会多一分和谐,多一分文明。
让我们通过不懈地努力,多学会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艺术,为自己的美好人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笔记分类整理。 ?总结
一、?称谓语???
1.亲属称谓??
2.?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
3.?敬语和谦语?
二、禁忌语?????????????????????????????? ??????? 1.生理缺陷。 ??????? 2.家庭不幸。????
3.短处不足。 ??????? 4.特定的风俗习惯。
三、委婉语 ????? 1.有些事物或现象,人们从来不愿直说,必须用婉言。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 ??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