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8 22:0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课堂小结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2.导语: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就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今天我们了解的这所小学建在一棵大青树下。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摔、跤、凤”的读音及“晨、鲜、静、所”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写好生字四步走: 1.说一说。2.看一看。 3.写一写。4.对一对。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你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听音乐,感受56个民族的大家庭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知文章各部分内容。 2.概括每部分内容。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 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晨 绒球 汉 艳 服装 扮读 静 停 粗 影
教学反思 引用课文插图中直观形象的图片,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据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