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新课标】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新课标】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10:09:1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知识结构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课程标准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中世纪晚期西欧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过程以及租地农场是如何建立的。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手工业发展变化以及手工工场的形成过程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视频: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生活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9世纪
庄园出现(乡村)
城市重新兴起
10世纪
11世纪
庄园遍布欧洲
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12世纪
13世纪
14世纪
庄园制度
瓦解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知识回顾
11世纪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同时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变化一:垦殖运动使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西欧庄园经济的变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变化二:庄园瓦解,自由劳动力不断增加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西欧庄园经济的变化
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变化三:土地集中,租地农场的出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西欧庄园经济的变化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些领主不善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出现的原因:
2、租地农场的出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出现的过程: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②领主出租直领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③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④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
使用雇佣劳动者→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2、租地农场的出现
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①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中世纪西欧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②随着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生产。
1)原因: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变化一: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中世纪西欧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变化二: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中世纪西欧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1)时间:
13世纪
①手工工场由分散转为集中
②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4、手工工场的出现
3)性质:
2)发展: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工人
出卖劳动力
统一生产地点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人教部编版(2018)九年级 | 上册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的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主
农民
手工工场主
工人
资本主义性质
农村:
城市: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欧洲社会阶层新旧更迭。农村富裕农民、城市市民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农村中富裕的__ ___、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农民
农民
骑士
乡绅
集中土地
新经营方式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富裕农民
16世纪英国的新贵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市民阶层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____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城市居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居民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一个意大利的钱庄正在市场上营业
你觉得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阶级的出现,会给西欧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拓展:商人重利,他们在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强烈地感到独立个人的价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这与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宣传“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为了黄金、原料、市场而冒险穿越茫茫的大海,他们革命、流血,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近代的民主的资本主义的国家。而这一切的一切是欧洲人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
1.【史料证实】11世纪,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过程中形成了市民阶层,以下属于该阶层的是( )
A.教士 B.贵族 C.农奴 D.商人
D
2.【唯物史观】“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
C.农民的起义和反抗不断
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C
3.【史料证实】“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 )
A. 庄园、租地农场 B. 庄园、手工作坊
C. 租地农场、手工作坊 D.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D
4.【唯物史观】学生围绕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展项目学习,下列搜集的史料内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9世纪后的自营地和份地情况 B.11世纪后的垦殖运动情况
C.14世纪后的租地农场情况 D.手工工场中的雇工分工合作情况
A
5.【史料证实】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居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基本居民,全部由农民转变而来
B. 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将获得市民的身份
C.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D.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A
6.【唯物史观】下列属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最初的经济组织形式的是( )
A. 庄园 B. 手工作坊 C. 手工工场 D. 工厂
C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