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考点突破
一、知识点归类。
(一)重点实词练习。
1.急湍甚箭(急流)
2.负势竞上(凭借)
3.泉水激石(冲击,拍打)
4.好鸟相鸣(美丽的)
5.期在必醉(希望,愿望)
6.环堵萧然(周围都是土墙)
7.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8.执策而临之(鞭子)
9.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
1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11.从流飘荡(随着)
1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买,得到)
13.援疑质理(提出)
14.走送之(跑)
15.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
16.夫能不以游堕事(耽误)
17.此乐何极(穷尽)
18.鸢飞戾天者(至,到达)
19.又患无名人硕师与游(交游)
20.日光下澈(深深地透过)
21.主人日再食(每天)
2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2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
25.连月不开(放晴)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义差别较大的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每有会意 对书中意旨有独特体会 领会别人没明白的意思
是马也 这 判断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或许、或者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人 或许、或者
媵人持汤沃灌 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不真实
气象万千 景象 多指有关天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薄暮冥冥 迫近 多指不厚的、浅显的
把酒临风 拿着 介词,将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国家
而或长烟一空 消散 某处没有某事物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 多指心脏
微斯人 没有 小的
属予作文以记之 写文章 语文中写文章的练习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茂盛、盛大
局促一室之内 拘束、限制 拘谨、不自然
(三)解释下列用法发生变化的加点词。
1.互相轩邈(向高处远处伸展)
2.亲旧知其如此(旧交,旧友)
3.腰白玉之环(腰佩)
4.斗折蛇形(像北斗星一样)
5.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7.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8.名之者谁(给……命名)
9.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0.泉而茗者(用泉水煮)(煮茶)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归:(1)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2.道:(1)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2)益慕圣贤之道(学说)
(3)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3.极:(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到达)
(2)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4.清:(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冷清)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4.恶能无纪(“纪”通“记”,记载)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6.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7.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六)理解重点虚词在句中的含义。
1.安求其能千里也(难道)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兼词,于之,向他)
3.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于是)
4.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5.在乎山水之间也(同“于”)
6.以:(1)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3)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4)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把 )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因为 )
(七)课文重点句子翻译。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食量喂养它。__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他人了。__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青翠的树林,碧绿的藤蔓,彼此覆盖缠绕,摇曳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__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__
7.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__
二、考点对应训练。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 http: / / www.21cnjy.com )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全石以为底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杂然相许
C.不可久居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乃记之而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__(游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而敏捷。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__
3.理解填空。
本文从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面结合。如写石:“__全石以为底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俶尔远逝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鱼__,实为写__水__,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4.全文两次写到“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__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所以会有“乐”,但这种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又流露出来。__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古仁人之心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云归而岩穴暝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如土石何
6.选文写了“迁客骚人”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__因己而悲__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__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7.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议论,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__
8.“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