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8 22:0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览花的学校,品味新奇的想象
一课文《花的学校》 教学设计
2 花的学校
学习目标
语文要素
阅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写作: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学习重点
1.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师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前置性学习内容
1.阅读注释和课后“资料袋”,并搜集作者泰戈尔的资料。
2.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认识“荒、笛”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荒、笛”等字,会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圈画词句感知课文描写的情景,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3.能关注第1、第2自然段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情境与任务
宣传栏目二:新鲜有趣的花的学校
活动一:向想象的乐园出发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的学校吗?为什么花也有学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那里会有老师上课吗?花儿在学校里又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带着好奇与期待,循着最美的感觉,一起向着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乐园出发吧!
活动二:初入花的学校,交流新鲜体验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或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圈画出来。
2.朗读画出的词句,交流感受。
(1)预设:朗读时,我们要注意“荒、裳”是后鼻音,“放假”中的“假”读第四声。我们可以借助字典中对该字的解释,再根据意思确定“假”的读音。
“假”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几种,你能根据意思来判断它的读音吗? 假 jiǎ 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对。②借用,利用。③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 jià 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 假期(  ) 假如(  ) 放假(  ) 假公济私(  ) 假山(  ) 
(2)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
预设1:“雷云”“风笛”这两个词语,我们可能觉得跟平常的表达不一样,可以借助图片来加以了解。
预设2:“荒野”一词,我们可以观察“荒”的字形——“荒”上面的草字头表示茂密的野草,下半部分表示沼泽地,“荒野”指的是荒凉的野外。
预设3:“他们关了门做功课”“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些句子,我们觉得想象奇特、有新鲜感,可以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圈出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小组内交流反馈。
问题清单 ①读第1、第2自然段,思考:当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②读第3~5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第6~9自然段,交流:这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 本文是散文诗,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层次地展开学习过程。教学时先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象画面、圈画关键词感知每一部分内容,最后串联起来说一说,在练说中初步习得把握内容的方法。
问题1预设:“跳舞”“狂欢”这两个关键词,仿佛让我看到了六月的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画面。
问题2预设:读到关键词“做功课”“放假”,我仿佛看到了:花朵关了门在做功课;下雨了,花朵们放假了。
问题3预设:读到“冲了出来”“急急忙忙”“扬起双臂”这些关键词,我仿佛看到了:花孩子们穿着各色衣裳冲了出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2)根据圈出的关键词句,全班交流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当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在绿草上________,________。平时他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雨一来,他们________。花孩子们穿着各色的衣裳,__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__,他们急急忙忙地赶到那儿,对着妈妈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再入花的学校,品味新奇的想象
1.朗读第1、第2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画面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第2自然段: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预设1:我们可以想象“荒野”“竹林”的环境和东风“走过荒野、吹着风笛”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2: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朗读下面两句话,初步感知文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能使句子表达更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吹过荒野,在竹林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预设3:我们可以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花儿会从哪些地方跑出来?“跳舞,狂欢”时会有什么动作、声音?在朗读中,体会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受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
小结:在花的学校里,东风会吹笛,花儿会跳舞……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是那么神奇,多么新鲜有趣啊!
设计意图: 教学第1、第2自然段时,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文字还原成画面,把朗读课文与想象画面有机结合,体会把花儿当作人来写的好处,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品读画出的词句,感知表达,并在班内交流反馈。
活动四:交流反馈,课堂延伸
一、规范书写,交流评价。
(1)观察“落、荒、笛、舞、狂”等汉字的部件,重点观察“荒、舞”的字形和结构,发现异同。
(2)小组交流写字注意事项(笔画、笔顺、结构、多笔少笔等)。
(3)比赛书写“荒、舞”,注意“舞”的上边部分要写得紧凑,四竖要向中心聚。
(4)抄写“阵雨、荒野、跳舞、狂欢”等词语。
(5)展示书写,相互评价。
二、检查反馈,课堂延伸。
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内容与目标
1.会写“罚、假”等字,会写“功课、放假”等词语。
2.学习第3~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把花当作人写的表达方式。
3.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深入花的学校,感受新奇的想象
在花的学校里,花孩子们也会和我们一样上课、放假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入校园去看看吧!
活动二:聚焦“画面”,分享新奇
一、学习第3~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词句。
1.朗读第3~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具体描写画面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2.交流反馈,品读词句,感知表达。
预设:读到“关了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句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想象:花儿们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会做哪些功课?放假时会是怎样的情形?放假时是怎样的心情?从而理解这些新奇的表达。
点拨:“觉得”后面要停顿,“真的”“地下的”这些词语读成重音,“真的”可以读得慢一点来表示强调。
迁移运用,想象练笔。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如果是“清风一吹”“蝴蝶一来”……,花儿们又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先试着说一说,再写下来。
清风一吹,他们 。 蝴蝶一来,他们 。 ________一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把课后习题融入学习过程中,旨在引导学生从仿说到仿写,通过表达促进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二、迁移方法,合作学习第6~9自然段。
1.自主朗读第6~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具体描写画面的词句。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位组员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结合具体语句,在小组内交流。组员间就同一个内容相互补充。
(2)组长汇报,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阅读体会,准备向全班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预设1:小组交流第6自然段中的画面,可以结合交流的语句和阅读体会,感受作者想象的奇特。
聚焦想象:结合“互相碰触着”想象树枝手拉着手在小声地聊天,从“拍着大手”可以想象雷云鼓掌邀请花孩子们出来玩耍,从“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可以想象花孩子们迎着风、伴着雨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舞蹈。
预设2:小组交流第7~9自然段中的画面,可以结合初读时对有新鲜感的句子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进一步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聚焦想象:花孩子的家是怎样的?星星所住的地方又是怎样的?花孩子为什么那么着急想回家去呢?他们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想象:如果你是花孩子,会对妈妈讲关于“花的学校”的什么事?
小结:欢快的东风,热情的雷雨,一群活泼可爱的花孩子……花的学校真是一个充满奇妙想象的乐园啊!
活动三:交流书写
1.交流书写汉字“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1)重点观察“假、互”的书写。
点拨:“假”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第三、第四、第五画的笔顺分别是“横折、横、竖”;“互”字第二、第三画的笔顺分别是“撇折、横折”。
(2)归类书写。
上下结构:罚、臂;左右结构:假、所、够、猜、扬。
2.抄写词语“功课、放假、互相、狂风、急急忙忙、自然、能够、双臂”。
活动四:检查反馈,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3.写一写自己放学回家的场景,用上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是一首散文诗,文中拟人化的表达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学习这样的文章,需要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新鲜之处。所以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独特的表达特点。此外,诗歌重在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有所感悟。但如果只是机械地读,难免过于枯燥,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感受诗意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了朗读,意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