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课件 (共18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课件 (共18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8 17: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标】
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一、暗中有光——文艺复兴的定义
P65本课导言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就是文艺复兴。
佛罗伦萨
威尼斯
★什么是文艺复兴?
14世纪 兴起于 意大利
15-16世纪 扩展到 西欧其他国家
材料一: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非常发达,这个仅有10万人口左右的城市在1338年就约有200余家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工场……该城市的银行业、皮毛业、律师业、医药业、布业等也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陈小川等《文艺复兴史纲》
材料三: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文化传统: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
【合作探究: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的背景】
黑死病(Black Death or Great Dying)
材料四:
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的控制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
——《十日谈》
现实因素:黑死病的流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一、暗中有光——文艺复兴的背景
笔记补充P65
根本
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物 代表作、成就 地位
英国
跨世纪的诗人
人文主义之父
《大卫》
彼特拉克
最早提出“人学”
《神曲》
《十日谈》
拉斐尔
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雕像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擅长画圣母
文学三杰
美 术 三 杰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薄伽丘
但丁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圣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最卓越的文学家、戏剧家
恩格斯: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但丁(Dante Alighieri)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之父,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
地狱
佛罗伦萨
但丁手拿 《神曲》
炼狱
恩格斯称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
2欧元纪念币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封建的中世纪
资本主义社会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结合但丁的名言思考:《神曲》中的人性还体现在哪里?
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性的伟大,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追求知识和美德。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
犹大
耶稣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讲述的是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动作幅度较大表情多变也更为生活化。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
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她神态生动、活泼、表情丰富、复杂,充分展现人性美,富有生命的活力!
《蒙娜丽莎》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分析材料,在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高贵、伟大、优美、文雅、精华......
赞美人,讴歌人,以人为中心
文艺复兴在英国的代表——莎士比亚
思考:说说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
表 现
今生服从来世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新兴资产阶级崛起
推 动
享受现世幸福
要以人为中心
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人权自由
神权
人权
来世
现世
禁欲
幸福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精神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
突出了人性
冷漠缺少人情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
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问题探究
米隆《掷铁饼者》
希腊神话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继承
根据材料思考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
材料:古典文化学者安邦纳曾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安邦纳的这一概括也同样适用于古时代的罗马。
特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刘祚昌、王觉非分卷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问题探究
实质①: 阶级反 的 运动
封建神学
资产
思想解放
实质②: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课本P66)
恩格斯则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
创新
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问题探究
他们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外衣?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教会势力庞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三、光耀世界——文艺复兴的影响
它(文艺复兴)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见曙光的资本主义时代。
——《世界史·近代史编》
文艺复兴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zhì gù)…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欧洲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
实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课堂小结】——文艺复兴
美术:达·芬奇的《蒙》、《最》
文学:但丁的《神曲》
莎士比亚的《罗》、《哈》
意义: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4—17世纪
意大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