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21: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学历案
第1课时
导 读
本节内容为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一元二次方程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次”的推广,同时它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方程需要,为勾股定理、形似等知识提供运算工具,是二次函数的基础.学习过程分为三个任务驱动,凸显任务与目标的对应,同时强化学以致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课题与课时】
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014版),第二章 2.1.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相乘导致方程的次数升高,继而产生一元二次方程.
2.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统一为一般形式.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体会、概括出数学模型的简洁和必要.针对“二次”规定a≠0的条件,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生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准确地说出方程的各项系数,并能确定简单的字母系数方程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学习目标】
1.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正确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项与系数.
3.体会并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模型.
【设计分析】
目标序号 知识维度 (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认知水平维度
记忆/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1 √ √ √ √
2 √ √ √ √ √ √ √
3 √ √ √ √
【评价任务】
1.独立完成任务一:5,6,7(检测目标1)
2.独立完成任务二:1,2(检测目标2)
3.合作完成任务三:1,2,3(检测目标3)
【学习提示】 阅读评价任务,明确本节内容有几个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任务要怎样完成,完成以后的检测评价内容是什么,同时明确针对目标的评价标准,有效引导自己学习.
【资源与建议】
本节针对一系列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方程的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2.本主题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项、系数.
3.本主题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难点是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并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学习提示】 在开始本节课学习之前,先认真阅读以上资源与建议,明确这节课内容的出处、知识的前后联系、学习的路径、学习的重难点及突破的途径,为顺利完成以下学习内容作好准备.
【课时任务与驱动建议】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1.什么叫方程?我们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猜想: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呢?
任务一: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指向目标1)
1.小组合作探究1:幼儿园某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m,宽为5m,现准备在地面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m2 的地毯 ,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
解:如果设所求的宽为 x 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8 - 2x)( 5 - 2x)= 18
2.小组合作探究2:观察下面等式:
10+ 11 + 12 = 13 + 14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解: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 + (x + 1) + (x + 2) = (x + 3) + (x + 4)
3.小组合作探究3: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解:设梯子底端滑动x m ,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7 + (x + 6) = 10.
化简,得:
(1)2x - 13x + 11 = 0(2)x - 8x - 20=0(3)x + 12 x - 15 = 0
4.独立思考:观察并归纳出共同特征
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概念
只含有 x的 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 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强调:(1)是整式方程;(2)含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
5.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检测目标1)
x(x-2)=0 B. x2-1-y=0 C .x2+1=x2-2x D. ax2+c=0
6. 已知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其中的取值(   )(检测目标1)
A.>2 B.<2 C.≥2 D.≠2
7.当= 时,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检测目标1)
(评价最高标准:第5-7题答案正确+3,最高9分)
任务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指向目标2)
1.独立思考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称为二次项, 称为二次项系数, 称为一次项, 称为一次项系数, 称为常数项.(检测目标2)
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检测目标2)
方程 一般形式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评价最高标准:每空+1,最高12分)
任务三: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模型(指向目标3)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单循环比赛,握手游戏,送礼物以及道路问题,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模型.
小组合作探究:
1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天,每天安排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个队参赛,则满足的关系式为( )(检测目标3)
A. B. C. D.
2.参加一次活动的每个人都和其他人各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次,有多少人参加活动?设有人参加活动,可列方程为( )(检测目标3)
A. B. C. D.
3.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部分种植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平方米,则设道路的宽为xm,根据题意,列方程(  )(检测目标3)
A.32×20﹣20x﹣30x=540
B.32×20﹣20x﹣30x﹣x2=540
C.(32﹣x)(20﹣x)=540
D.32×20﹣20x﹣30x+2x2=540
(评价最高标准:答案正确每题+3,最高9分,达到6分以上说明目标3达成.)
【作业与检测】
基础知识题(必做题) 每题3分,满分9分,我的得分
1.下列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检测目标1)
A. B. C. D.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数项是0,则m的值(  ) (检测目标2)
A.1 B.1或2 C.2 D.±1
3.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检测目标2)
综合能力提升(学有余力的选做),每题3分,满分9分,我的得分
4.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a-9)x|a|-7+8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值为
(检测目标1)  
5.方程,当 = 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检测目标1)
6.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在某次冠状病毒感染中,有.只动物被感染,后来经过两轮感染后共有...只动物被感染.若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只动物会感染.只动物,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检测目标3)
A.3x(x+1)=363
B.3+3x+3x =363
C.3(1+x) =363
D.3+3(1+x)+3(1+x) =363
【自我评价】
对标 评价标准 等级(A等级,B等级,C等级,) 对应知识短板
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目标2 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能正确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项与系数.
目标3 体会并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模型.
合计
【学后反思】
完善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学习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学习提示】对本节的学习进行归纳形成知识框架,并从学习经历中反思学会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及掌握了那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