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1、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什么政权统一了日本?
2、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3、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4、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什么朝廷并存?
5、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
大和政权
大化改新
天皇
武士
主公
课前回顾
“麦加朝觐”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
麦加朝圣活动与伊斯兰教有关,
该宗教的创立者是谁?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
了解伊斯兰教兴起与传播的不同时期,及阿拉伯帝国的疆域。
史料实证:
通过教材相关资料掌握阿拉伯帝国扩张的情况,掌握阿拉伯数字形成的史实。
家国情怀: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伊斯兰教创立:(1)时间: 世纪;(2)地点: ;(3)创始人: ;(4)教义:“ ”为唯一的神;(5)经典: 。
2、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 ,直到公元8世纪,横跨 ;
3、0到9 的计数法发明人是 人,后由阿拉伯人改进传播;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是 (又叫《一千零一夜》。
4、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帝国、 、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 )、 、奥斯曼帝国。
5、文明交往的方式(1) (如: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等)、(2) (如:亚历山大东征等)
自主学习
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了一系列伊斯兰封建王朝。
(632年—1258年)
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诗: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来劫掠,
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伊斯兰教产生前,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阿拉伯半岛的居民面临着生存危机,沙漠中贫乏的物质条件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传统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同时,传统商路的改变使位于新商路上的麦加等沙漠中的绿洲城市日益繁荣。在这些城市中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读下列材料,分析伊斯兰教创立的社会背景。
伊斯兰教创立的社会背景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
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一、穆罕默德的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2.时间:
3.人物:
4.教义:
5.经典:
6.传播:
7世纪初
穆罕默德
独尊安拉
《古兰经》
麦加传教
622年,迁居麦地那,
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
630年,占领麦加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是哪些?
创立时间
公元7世纪初
创立者
发源地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在麦加城传教失败;
主要传教活动
622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内容
(1)
①信安拉是唯一的主宰。
②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③信天使。
④信《古兰经》 。
⑤信世间一切事物均由安拉前定。
⑥信后世,即“死后复活” “末日审判” 。
“安拉是唯一的主宰”,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
核心内容:
(2)具体内容为(六信)
4.穆斯林公社
被
迫
出
走
伊斯兰教独尊安拉,反对多神信仰,因此受到麦加城中信奉多神教的贵族的排斥。
麦
地
那
伊斯兰教第二圣地——麦地那(“先知之城”)
穆罕默德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
伊斯兰教历元年:622年
(1)建立
(2)特点
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在公社内,穆罕默德不仅是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实际上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麦加贵族迫于形势,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确认麦加为圣城。为了统一信仰,将克尔白神殿改为清真寺,作为穆斯林朝圣地点,清除殿内其他神,只保留真主安拉,黑石作为伊斯兰教的圣物,供穆斯林朝觐和礼拜。
先知穆罕默德征服麦加
阿
拉
伯
半
岛
统
一
麦加的归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胜利。此后,穆罕默德又征服了其他许多地区和部落,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
拓展延伸
1.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
麦加
麦地那
耶路撒冷
anlw)
力
信
仰拾
的
量
2012年,随着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与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上映,多个国家的伊斯兰教教徒掀起“反美浪潮”,引发流血冲突,造成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及3名外交官身亡 。
即使当今最强大的国家也休想亵渎他们的信仰——
电影《穆斯林的无知》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穆斯林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白天不能吃饭喝水,称为守斋。斋月结束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并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也是中国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开斋节那天,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人们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相祝福。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宰牲节(12月10日)
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曾受安拉的“启示”,要他宰杀亲生儿子作为“牺牲”,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顺从执行“启示”的一刹那,安拉又差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白羊代作“牺牲”。伊斯兰教继承这一习俗,规定这天为“宰牲节”。穆斯林每逢这一节日,也是沐浴盛装,到各清真寺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除了自食以外,互相馈赠,或送给清真寺,以示纪念。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创立地点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古印度
基督教 1世纪 传说中的耶稣 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 7世纪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北非
埃及
西班牙
叙利亚
阿富汗,印度西北部
波斯
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②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西线,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1.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二、阿拉伯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结果
8世纪时的阿拉伯帝国
东到
印度河
流域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南包
整个半岛
欧洲
非洲
亚洲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
2.灭亡
史料分析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主要通过征服而拼凑起来的多民族、多宗教和具有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庞大而松散的联合体,即使在哈里发政权最强大时期,中央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尤其对于边远行省,更是鞭长莫及。及至9世纪中叶,主要由于人民起义的打击以及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国势衰微,哈里发权力削弱,各行省总督和近卫军首领乘机扩大权势,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最后由于外族人侵而灭亡。
------《世界史·古代史编》
结合材料,概况阿拉伯帝国灭亡的原因?
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加之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激化,使国势衰败,哈里发权力削弱。各行省总督和军队首领乘机扩大权势,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是后由于外族入侵而灭亡。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
阿拉伯
帝国
伊斯兰教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合作探究
帝
国
灭
亡
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
蒙古铁骑:“杀气腾腾,连闪电也不敢向前迈步,霹雳不敢高声布道。”
一个游牧民族起家的帝国被另一个游牧民族灭掉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 -1922年)
列举世界历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 )
亚历山大帝国(前334年-前323年)
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阿拉伯帝国(8世纪—1258年)
三、阿拉伯文化
材料二
材料一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这种文化的开放性使其迅速发展,并融合了多种古代民族文化,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成就阿拉伯灿烂文化的原因有哪些?
阿拉伯统治者重视知识,并采取延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
开放宽容的态度。
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改进。
阿拉伯人在天文学上的研究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二)阿拉伯文化成就(阅读课本,自主完成表格)
三、阿拉伯文化
领域 成就
创造 数学
医学
文学
传播 ①创立完整的代数学; ②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①《医学集成》;②《医典》(17世纪前亚欧大陆地区的主要医学教科书作者伊本·西那,“医学之王”)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①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②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粮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医典》代表了当时世界医学的最高成就。
它首创性地把人的疾病分为脑科、内科,神经科、胸科、妇科、外科、眼科等;书中列举的药物达670种之多;对脑膜炎、中风,胃溃疡等病因、病理有过科学的分析。特别是提出了鼠疫、肺结槟、麻疹,天花等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造成的,致病的物质(即微生物)是通过土壤、水和空气传播的。
《医典》问世后被世界医学界奉为“医学经典”。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各大学的医学教育,把《医典》作为基本教材,一直继续到18世纪末。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的贡献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
近代科学
三、阿拉伯文化
【探究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些商路,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在这些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间,有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把中国的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的桥梁。
根据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上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anlw)
世
中
国
与
界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亚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了元朝,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拓展延伸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时间:7世纪
经典:《古兰经》
圣城:麦加
促进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时间:8世纪中期
特点:政教合一
地域:横跨亚欧非
促进
阿拉伯文化
成就:数学、医学、文学
贡献:沟通东西方文化、创造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帝国
推动传播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一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
1. 阿拉伯数字
2.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3. 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4. 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
A. 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B.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 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2. 7—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 发明与创新 B. 冒险与挑战 C. 贸易与交流 D. 统一与扩张
D
C
4.《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构思奇妙,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有( )
①创立了“儒略历”
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