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选择题
“嶂石岩地貌”有五大特点,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下图为我国河北嶂石岩地貌景观图及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嶂石岩地貌崖面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2.嶂石岩地貌形成过程中( )
A.地壳持续抬升 B.地壳间歇性抬升
C.以内力作用为主 D.地貌的规模越来越大
岩盘又称岩盖,是上凸下平的似透镜状的地下侵入岩体,其规模不大,直径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下图为某地辉长岩岩盘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与辉长岩形成过程相似的是( )
A.玄武岩 B.砾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4.关于该地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盘中心顶部因外力侵蚀,形成向斜
B.沉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断层
C.岩盘弧顶的东侧为地垒,西侧为地堑
D.岩盘弧顶的岩层受力弯曲,岩石破碎
福建长乐,位于闽江河口南岸,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发育有海岸沙丘。下图为福建长乐部分海岸沙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福建长乐海岸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海水堆积 C.物理风化 D.海浪侵蚀
6.图示福建长乐海岸沙丘未来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 )
A.由内陆向沿海 B.由沿海向内陆 C.由北部向南部 D.平行于海岸线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诗句。橘子洲(如下图)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5千米,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8.以下地貌与橘子洲成因相似的是( )
A.V形谷 B.三角洲 C.雅丹地貌 D.喀斯特地貌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10.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11.图中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
意大利境内大理石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下左图为意大利区域简图,下右图为意大利北部某大理石产区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岩石类型看,大理石属于哪类岩石( )
A.沉积岩 B.喷出型岩浆岩 C.侵入型岩浆岩 D.变质岩
13.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意大利境内大理石的形成的过程( )
A.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B.外力侵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地壳下沉
C.外力侵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变质作用
小明同学前往泰山游学时捡到一块岩石标本,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是花岗岩。回答下面小题。
14.下图中最有可能是小明捡到的岩石标本的照片是( )
A. B.
C. D.
15.泰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于地表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二、非选择题
16.读图,完成下列小题。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左图)、某地剖面图(下中图)以及扇形地貌图(下右图)。
(1)左上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丙是_________。
(2)写出左上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____作用。左上图中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中间图中A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
(4)右上图的地貌类型是_____,该区域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暑期姜老师去西北环游,某日清晨考察位于甘肃兰州的树屏彩丘(如图所示),沿途被露水打湿了鞋子和裤脚。并了解到相关信息:
①彩丘所在盆地内,发育了厚度超过5公里的白垩系沉积。从沉积岩层的剖面看,上部为砂岩夹泥岩,中部为杂色泥岩,底部是砾岩。
②一般地貌的侵蚀速率非常小,而树屏彩丘侵蚀速度很快。目前我们看到的树屏彩丘,出露的大多是中部偏上的杂色(紫红、青灰色为主)泥岩,上部的砂岩夹泥岩已基本被侵蚀殆尽。
(1)推测考察当日的天气状况。
(2)运用地质作用原理,简述树屏彩丘形成过程。
(3)分析树屏彩丘能经常保持鲜艳色彩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图中②原始崖墙面完整,逐渐风化崩塌,原始崖面逐渐后退,出现崩塌,B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从左图中可以看出陡崖呈阶梯状,当地壳抬升时,形成陡崖,地壳相对稳定时,陡崖风化崩塌,在陡崖底部堆积,坡度较缓,因此经历了间歇性抬升,B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辉长岩(岩盘)是地下侵入岩体,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花岗岩也是侵入岩,C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A错误;砾岩是沉积岩,B错误:大理岩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由图片可知,岩盘处岩层向上拱起(弯曲)是背斜构造,目前发育成谷地,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D正确;岩盘处是背斜,A错误;在内力作用(岩浆侵入)下,背斜构造形成山地,B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明显位移,不属于断层构造,C错误。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闽江带来的大量入海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该滨海地区形成沙滩;东北向的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形成该地海岸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风力沉积,A正确;海水堆积形成的沙滩,沙坝不会深入陆地,B错误;物理风化,海浪侵蚀不会形成堆积地貌,C、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风力堆积地貌受盛行风影响,东北向的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福建长乐海岸沙丘未来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由沿海向内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可知,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V形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与橘子洲成因相似,B正确;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B。
9.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是由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风化物,并将侵蚀的物质带离原地,最终形成风蚀蘑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沙丘是由于风速降低,携带的泥沙堆积,在风力的堆积作用下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我国风力作用比较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B正确;东北地区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是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小,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转变形成,属于变质岩,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形成过程要从石灰岩形成开始,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是古地中海,沉积环境稳定,形成深厚石灰岩,随着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挤压,地壳抬升,岩层多破碎裂隙,岩浆沿着岩石破碎地带侵入含有石灰岩的岩层,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综上,大理石形成过程为: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A正确。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图示A、B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A是页岩,B是砂岩;C质地坚硬、由多种矿物组成,是花岗岩;D有气孔,是玄武岩。选项C正确。
15.答案:D
解析:花岗岩是地下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地壳抬升;再经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形成可见的花岗岩石,D正确。故选D。
16.答案:(1)沉积岩;岩浆岩;岩浆
(2)变质;熔化;④
(3)风蚀蘑菇;风力沉积(堆积)
(4)冲积扇;滑坡(泥石流)
解析:(1)从图中看,甲,乙和变质岩都指向丙,说明丙是甲乙和变质岩都能形成岩浆,丙只指向乙,说明乙是由岩浆形成的岩浆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可形成沉积岩,甲为沉积岩。
(2)图中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图中①指向变质岩,为变质作用;②指向沉积岩,为外力作用;③指向岩浆为重熔再生,④指向岩浆岩,为岩浆活动。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④岩浆活动可形成花岗岩。
(3)图中A地貌呈蘑菇状,为风蚀蘑菇;F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4)右图中地貌位于山前,呈扇状,为冲积扇。从图中看,该地区为山区,坡度较陡,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7.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2)标注方法: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分,D标注在B岩石顶端(地表以上)。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而形成的。
(3)变质岩。
解析:(1)仔细读图,联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由图可知A处的岩石分层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在三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具有该特点,所以A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
(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根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原因可知,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由于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所以C应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应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如下图所示:
(3)由于B属于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那么在其形成时岩浆温度很高,而且埋藏地下,压力较大,即存在高温、高压条件,所以在岩石A、B接触地带,部分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18.答案:(1)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风力较小。
(2)盆地内河湖相碎屑沉积;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地;流水侵蚀,杂色泥岩出露地表,形成彩丘。
(3)裸露的岩层表面被风化;流水冲刷侵蚀;侵蚀速度快,新鲜的岩层不断出露。
解析:(1)依据题意,沿途被露水打湿了鞋子和裤脚,说明早晨气温低,大气稳定,风力小,空气中的水汽易于凝结,天空中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差,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2)由材料可知,树屏彩丘位于陇中断陷盆地,内力作用导致岩层断裂。地势较低,发育河湖,接受沉积,形成河湖相沉积泥岩、粉砂岩,后来成为山岭,是因为地壳抬升,受到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地下岩层出露到地表之上,形成彩丘。
(3)经常保持鲜艳色彩一定要使下层的鲜艳色彩的沉积岩要出露,上部的岩层被侵蚀,所以因为裸露的岩层表面被风化、流水冲刷,风力侵蚀,而且侵蚀速度快,新鲜的岩层不断出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