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流地貌的发育——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周周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周周测(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8 12: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可能是( )
A.河卵石,中粗砂,粉细砂
B.河卵石,粉细砂,中粗砂
C.粉细砂,河卵石,中粗砂
D.粉细砂,中粗砂,河卵石
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⑤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晚
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一冲积平原
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5.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
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下游
③河流凸岸
④河流凹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图中河漫滩面积向西扩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上游植被破坏 B.水流流量增大 C.搬运作用增强 D.下游水位下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9.有关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避免被风沙掩埋 背风坡 B.避免被风沙掩埋 迎风坡
C.避免水灾 高地 D.避免水灾 远离河流
新疆喀尔乌勒村依格孜也尔河阶地主要分布于该河下游大约15km的河段两侧,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阶地(T1阶地、T2阶地、T3阶地、T4阶地)。下图为依格孜也尔河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形成喀尔乌勒村河流阶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化作用 D.冰川作用
11.喀尔乌勒村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 )
A.T1阶地形成时期 B.T2阶地形成时期
C.T3阶地形成时期 D.T4阶地形成时期
12.图示地区( )
A.地壳持续下降 B.砂砾石层形成于河流阶地之后
C.T2阶地形成在T1阶地之后 D.洪水期一般不能淹没T1阶地
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河流按弯曲度(S)分为顺直型(S∶1~1.05)、低弯型(S∶1.05~1.3)、高弯型(S∶1.3~2.0)和特高弯型(S∶>2.0)4类,某学者将沣河分为3段,其弯曲度分别为1.28、1.16、1.08。下图分别示意渭河部分支流水系及沣河西安段沉积体沉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对成语“泾渭分明”现象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渭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区 B.泾河主要流经沙漠地区
C.渭河南岸众多支流的汇入 D.渭河北侧地势高于南侧
14.右上图中点沙坝沉积物的主要特征是( )
A.颗粒物由北向南逐渐变细
B.颗粒物粒径变化小,主要由砾、砂组成
C.颗粒物由南向北逐渐变细
D.颗粒物粒径较均匀,主要由砂组成
15.沣河的类型为( )
A.顺直型 B.低弯型 C.高弯型 D.特高弯型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图为绥阳盆地洋川河某河段河流阶地剖面图。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阶地中,最早形成的为____,最晚形成的为____,形成时期水流速度最快的是____。
(2)比较乙、丁两个河流阶地特征的差异。
(3)推测图中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滦河水系主要分布于坝上高原、燕山山地与河北平原。流经燕山山地的属年轻的山溪性河道,河水下切作用强烈,河道比降较大,河谷多呈“V”形。流经坝上高原、燕山山地中的山间盆地及河北平原的河流,河道宽阔,河水较浅,曲流发育。滦河流出燕山山脉后,在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在成因上形成冲积扇—三角洲一个完整的沉积体系(下图)。
(1)描述滦河冲积扇—三角洲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滦河三角洲发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3)推断该区域能够形成冲积扇—三角洲的完整沉积体系的条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河谷两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多由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和堆积共同作用形成,位置越高,形成越早。依格孜也尔河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北汇入塔里木盆地,沿途发育多级河流阶地。下图示意某河段阶地分布。
(1)描述阶地1的分布特征。
(2)该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阶地1,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推测剖面线AB河流南岸缺失阶地4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及读图分析能力。由材料知,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浸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洪水位,而形成的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读图,①③④均在平均洪水位以下,只有②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上,符合河流阶地的概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携带碎屑物质沉积的先后顺序。河流携带碎屑物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读图可知,甲位于沉积层的最底层,沉积的最早,颗粒物应最大;丙位于沉积层的最上层,沉积的最晚,颗粒物应最小;乙介于甲、丙沉积层之间,颗粒物大小居中,符合这一沉积规律的为河卵石、中粗砂、粉细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读图可知,丙处河岸坡度较陡,以流水的冲刷作用为主,应位于河流的凹岸,A错误;该处河流剖面河道宽阔,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而河流上游河谷呈“V”形,B错误;该处河床以沉积岩层为主,故外力作用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C正确;⑤处沉积物高于②处,说明其形成年代比②处晚,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变平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会在山前沉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在河流下游地区会形成河漫滩平原:在入海口处受海水的顶托作用及地势变缓,形成河口三角洲,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冲积扇和三角洲地区都具有地形平坦、岔流多的特征,①错误;三角洲临近海洋,三角洲顶端经常受到海浪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冲积扇多居内陆,一般海浪作用不明显,②正确;冲积扇和三角洲地区土壤都比较肥沃,但不同地区的三角洲气候特征不同,不一定气候温和,③错误;冲积扇位于出山口,一般沙洲、沙岛少,而很多三角洲主要由沙洲和沙岛演变而来,多沙洲沙岛发育,④正确,B正确。故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说明河漫滩形成地区的河水流速较慢。河流上游一般河水流速快,不利于形成河漫滩,①错误;河流下游一般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利于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②正确;河流凸岸,流速慢,适合形成河漫滩,③正确;河流的凹岸河水流速快,冲刷作用强,不适合形成河漫滩,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河漫滩向西面积扩大,说明河流的沉积作用增强,有可能是因为上流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变多,A正确;水流流量增大,侵蚀搬运作用增强,不利于河漫滩面积扩大,B错误;搬运作用强,沉积作用会减弱,C错误;下游的水位变化与该地河漫滩的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河流较多,图示区域的海拔整体升高,主要原因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此沉积,A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市向高地搬迁,主要是为了避免水灾,C正确。故选C。
10.答案:B
解析:河流阶地是在地壳抬升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在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主要以河流侵蚀和河流堆积作用为主,在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影响强度越大,其侵蚀高程和堆积层会相应增加。据图可知,T3阶地的高程最大,堆积层最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河流阶地的形成伴随着地壳的抬升作用,A错误;砂砾石层在受到河流侵蚀作用之前就已经形成,B错误;通常河流阶地的位置越高,形成的时代越老,T2阶地的高程在T1阶地的上面,因此T2阶地形成于T1阶地之前,C错误;河流阶地是由于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公在河谷谷坡上,洪水期不能被淹没,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泾渭分明”指渭河河水浑浊,主要原因是渭河北侧为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渭河南侧虽然支流较多,地势起伏大,但位于秦岭北坡,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不如渭河北侧,A正确。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沣河自南向北汇入渭河,点沙坝位于沣河边滩处,由于河流由凹岸到凸岸水流速度变小,颗粒物由南向北逐渐变细,颗粒物粒径变化大,主要由砾、砂组成,C正确。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沣河三段的弯曲度分别为1.28、1.16、1.08,可判断该河的弯曲度均在1.05~1.3范围内,为低弯型,B正确。故选B。
16.答案:(1)丁 甲 乙
(2)乙地阶地形成晚,堆积物厚;丙阶地形成早,基岩裸露。
(3)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时,河流侧向侵蚀和堆积形成丙河底,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丙出露地表,形成阶地,经受侵蚀作用,堆积物减少,基岩出露。
解析:(1)根据材料“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阶地位置最低,为最晚形成的,丁阶地的位置最高,为最早形成的。图中乙阶地中含有砾石层沉积物颗粒大于其他阶地,说明当时河流流速快,搬运作用强,携带的物质粒径大。
(2)根据“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可知乙阶地位置级别较低,丙阶地位置级别较高,所以乙阶地形成时间晚于丙。由图中堆积物分布可知,乙阶地受沉积作用时间长,堆积物厚;丙阶地受沉积作用时间短或沉积物在地壳抬升后,遭受侵蚀,基岩裸露。
(3)根据材料“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丁阶地,之后地壳稳定时,河流侧向侵蚀并发生堆积形成丙河底,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丙河底出露地表,形成高于洪水位的阶地,堆积的沉积物经受长时期的外力侵蚀作用,堆积物减少,基岩出露。
17.答案:(1)自冲积扇向三角洲沉积物粒径逐渐变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2)河流输沙量;入海口处地形(或入海口处地形的变动或地壳的升降);海平面的变动(或升降);(海水或潮流)的侵蚀、搬运强度。
(3)具有山地和滨海的地形,河道比降较大,可以提供足够的堆积物质条件;山地与滨海距离适中,具有形成冲积扇一三角洲的空间条件;地貌形成历史较晚,冲积扇一三角洲体系未发育为冲积平原。
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滦河冲积扇的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当滦河流出燕山山口处,河流流速降低,颗粒大的、重的先沉积,颗粒小的、轻的后沉积,从而导致冲积扇到三角洲沉积物粒径逐渐变小,且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2)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有河流流速、含沙量、海水运动情况、入海口地形等。
(3)由图可知,冲积扇与三角洲紧密相连形成冲积扇-三角洲体系,冲积扇和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需要充足的堆积物。具有冲积扇和三角洲共同地貌,需要出山口和入海口距离适中,可以容纳两种地貌的空间。根据河流堆积地貌的演变过程可知较老的沉积地貌会演变为冲积平原。
18.答案:(1)临河分布,海拔较低;沿河谷延伸(星带状);面积最大,完整性好;面积北岸大于南岸。
(2)阶地1平坦开阑(面积大),便于耕作;离河流较近,水漯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洪水期不被淹没,受洪涝灾害影响小。
(3)推测1:位于河流右岸河流冲刷作用强,堆积物少;阶地4形成时期南岸坡度大,形成阶地面积较小;地壳抬升后,侵蚀作用强,阶地消失。推测2:位于河流右岸且坡度大,未形成阶地4。
解析:(1)据图可知阶地1临依格孜也尔河分布,海拔较低;据图可知,阶地1延河谷延伸,呈现带状;与阶地2、3、4比,阶地1面积最大,完整性好;从面积上看,阶地1北岸面积大于南岸。
(2)影响种植业布局的因素主要从地形、水源、土壤、灾害等角度分析。从地形角度来说:阶地1平坦开阔(面积大),便于耕作;从水源角度来说,据图离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从土壤角度来说,河流阶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从灾害角度来说,阶地1地势较高,洪水期不被淹没,受洪涝灾害影响小。
(3)推测1:据图及材料可知,该河“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北汇入塔里木盆地”为西南向东北流,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南岸)侵蚀,剖面线AB河流南岸受到河流冲刷作用强,堆积物少;阶地4形成时期南岸坡度大,流水沉积作用弱,形成阶地面积较小,地壳抬升后,侵蚀作用强,阶地消失。推测2:河流南岸为侵蚀岸,位于河流右岸且坡度大,未形成阶地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