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压带和风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周周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气压带和风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周周测(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8 12:0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气压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
梅雨是东亚春末夏初特有的天气现象,其形成与中高纬冷空气南下和暖湿空气输送关系密切。2019年浙江省梅雨期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出现了少有的“冷黄梅”现象。下图示意2019年及2011--2019年500百帕等压面沿110°E~140°E平均位势高度(单位:位势米)逐日变化情况(等压面位势高度越高,同一海拔高度气压值越高)。下图中虚线为副热带高压西段脊线,当其稳定维持在18°N~23°N时,浙江省处于梅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多年平均情况相比,2019年浙江省( )
A.入梅时间较早 B.出梅时间较早 C.梅雨期较短 D.暴雨次数较多
2.2019年浙江省出现“冷黄梅”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副高偏南偏强,暖湿气流输送异常偏多
B.副高偏南偏弱,暖湿气流输送时间延长
C.副高偏北偏强,南下冷空气异常偏多
D.副高偏北偏弱,南下冷空气滞留时间延长
3.研究显示,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温变化会引起两大洋同纬度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2019年浙江省梅雨期期间( )
A.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温均偏高 B.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温均偏低
C.印度洋海温偏高,西太平洋海温偏低 D.印度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海温偏高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季风影响下温和湿润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代表字母是( )
A.A B.B C.C D.D
7.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A.A B.B C.C D.D
8.位于B、C之间的风带是(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北极震荡造成北半球出现气象颠倒,会直接影响北半球的天气状况。科学家以北极震荡指数来衡量气压的变化,当这一指数是正值时,北极上空是低压,北极的寒流(冷空气)不会南下。据气候专家评估,2009年北极上空极地环流(如下图所示)是近60年来最弱的一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 )
A.北极上空出现低压 B.北极震荡指数为负值
C.北极震荡指数为正值 D.北极地区异常增温
10.推测2009~2010年北半球( )
A.2010年我国春季比往年暖干 B.冬季欧洲和亚洲地区羽绒服滞销
C.2009年美国冬季比往年暖湿 D.2010年春季我国降水较往年增多
读北半球中低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P地风向的是( )
A. B.
C. D.
12.左、右两幅图反映的时间与P地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
A.左图表示3月份,P地正值春季 B.右图表示9月份,P地正值秋季
C.左图表示12月份,P地正值冬季 D.右图表示1月份,P地正值冬季
读“某地理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若此图表示局部热力环流,那么( )
A.气温:B>A,D>C B.气压:A>B>C>D
C.A地多阴雨天气 D.B地气温日较差大
14.如果该图为北印度洋某时的洋流系统,则该季节( )
A.长江进入丰水期,长江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中海沿岸地区高温少雨
C.亚欧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 D.北京、海口都盛行东南风
15.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信风带 D.西风带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两图中,左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下图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上图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规律是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右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地。
(3)右上图中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分布规律是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左上图中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左上图中B季节时,右上图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
17.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气压带C的名称是____,C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____原因。(“热力”或“动力”)
(2)气压带C和D之间的风带名称是____,风向为____风。赤道低气压带和气压带C之间吹____风。
(3)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夏季偏____,冬季偏____。
(4)地中海气候受____和____交替控制形成,(填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其气候特征是____。
18.读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
(2)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3)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与多年平均情况相比,2019年浙江省入梅时间较晚,出梅时间也较晚,梅雨期时间长短没有变化,因脊线位置变化较明显,高空冷涡活动频繁,暴雨次数较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2019年浙江省梅雨期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出现了少有的‘冷黄梅’现象”可知,因副高势力偏强,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异常偏多,造成降水偏多;副高位置偏南,气温偏低,故2019年浙江省出现“冷黄梅”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副高偏南偏强,暖湿气流输送异常偏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2019年浙江省梅雨期期间,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副热带高压形成于西太平洋海域,势力偏强,说明气压偏高,对应的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应该偏低,A、D错误;南亚高压出现在青藏高的高空,势力偏强,说明近地面热低压势力较强,气温较高,故印度洋海温偏高,C正确,B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东南风,b为西南风;a是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亚欧大陆升温速度快,温度较同纬度海洋上高,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b是南亚地区的夏季风,此时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南风,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风向可以得出此时我国处于夏季,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C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副热带高气压带应位于30°纬线附近,因此图中字母C代表副热带高气压带,C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则图中D代表赤道低气压带,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图中字母C位于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字母B位于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二者之间为西南风,因此位于B、C之间的风带是盛行西风带,C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及图分析可知,图中寒流(冷空气)南下,可知北极震荡指数为负值,北极上空不是低压,北极地区也未见异常增温,B正确。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2009年北极上空极地环流为60年来最弱的一年,北极环流弱会导致大量的寒流(冷空气)溢出,故2009~2010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低于往年,2010年春季依然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导致降水较往年增多。大量寒流(冷空气)南下会导致2010年我国春季比往年冷干,冬季欧洲和亚洲地区羽绒服畅销,2009年美国冬季比往年冷干,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P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N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左图中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南,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正值冬半年,C正确,A错误;右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正值夏半年,B、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若此图表示局部热力环流,A地盛行下沉气流,可知A地气温较低,近地面气压较高;B地盛行上升气流,可知B地气温较高,近地面气压较低;因此近地面气温B>A,AB两地垂直方向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因此上空气温C>D,A错误;近地面气压A>B,上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此上空气压C>D,垂直方向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气压A>B>C>D,B正确;A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C、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如果该图为北印度洋某时的洋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可知此时北印度洋盛行冬季季风,为北半球的冬季,长江进入枯水期,地下水补给长江水,A错误;地中海沿岸此时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错误;亚欧大陆此时被亚洲高压控制,C正确;北京,海口此时都盛行冬季风,风向为偏北风,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侧视图,A盛行下沉气流,可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盛行上升气流,可知为赤道低气压带,③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为信风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1)夏;冬;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度附近的赤道地区;④
(3)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丁
(4)丁;温和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解析:(1)结合图可知,A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因此为北半球的夏季,B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因此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2)结合图可知,甲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结合分析可知,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3)结合分析可知,①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对应左图中的丁气压带。
(4)结合题1可知,左图中B季节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右图中②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左图中的丁风带),温和湿润。40°N的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此季节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17.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
(2)盛行西风带;西北;东南
(3)北;南
(4)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气压带A位于60°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C位于30°S,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
(2)气压带D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气压带C之间为西风带,盛行西北风;赤道低气压带和气压带C之间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
(3)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18.答案:(1)顺时针方向。
(2)大气环流会减弱,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温差减小)。
(3)大洋西岸降水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下沉气流减弱。
解析:(1)根据图示的下垫面东、西部热力性质的差异,结合大气环流的原理,即可判断其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方向。
(2)由图中甲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大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国为秘鲁,其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和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富含营养盐类的下层冷海水上泛,海洋生物大量繁殖,吸引鱼群来此觅食,使该区域渔业资源丰富。
(3)当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时,大洋东西部热力差异减小,西岸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增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