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气相互作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周周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海—气相互作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周周测(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8 12:1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海—气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流下沉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温较低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2.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赤道逆流势力减弱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突降暴雨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低于0.5℃)度的现象。拉尼椰现象的产生和不断加强,将引起全球各地气候异常,完成下面小题。
3.能正确反映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环流情况的是( )
A. B.
C. D.
4.拉尼娜现象会使我国冬季天气( )
A.偏暖、偏湿 B.偏暖、偏干 C.偏冷、偏湿 D.偏冷、偏干
秘鲁鳀是生存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1海里=1.852千米)、50米水深内海域的冷水性鱼类,是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秘鲁沿岸秘鲁鳀渔场是秘鲁鳀的主产区。秘鲁鳀渔场每年有两次大的渔汛阶段,第一渔汛阶段以4—6月为主汛期,第二渔汛阶段以11—12月为主汛期。研究表明,表层海水距平温度(SSTA)连续3个月平均值超过0.5℃或低于—0.5℃即发生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环境变化会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下图示意东太平洋2005—2009年表层海水距平温度月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秘鲁沿岸秘鲁鳀渔场( )
A.第一次鱼汛阶段比第二次鱼汛阶段鱼捕获量大
B.2009年8—12月鱼捕获量严重减产
C.5月立夏,鱼类活跃,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捕捞阶段
D.秘鲁鳀顺洋流产生迁徙
6.据图推测2007年( )
A.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干旱加剧 B.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海区温差减小
C.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降水偏少 D.秘鲁寒流势力弱于往年
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实际蒸发量)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影响①②两海区数值较低的大气环流为( )
A.盛行西风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8.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水量平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陆地降水量大于海洋 B.海洋蒸发量小于陆地
C.陆地向海洋输送水汽 D.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
海气淡水通量,即海洋与大气界面处,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蒸发量减去降水量的值,是衡量全球大气与海洋之间水汽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孟加拉湾雨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下图示意印度洋中低纬海区表层海水多年平均盐度、海气年净淡水通量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盐度差异显著,对其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径流 D.洋流
10.孟加拉湾南部10-12月盐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此时段( )
①雨带南移,降水增多
②东北季风强盛
③风速较小,蒸发较弱
④西南季风强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推测印度洋赤道海区上空大气运动的总体特点是( )
A.北部上升,南部下沉 B.东部上升,西部下沉
C.北部下沉,南部上升 D.东部下沉,西部上升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一般会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发生,受其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西侧温度偏高,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生成数发生明显变化。沃克环流是赤道附近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下图为正常年份的沃克环流和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 )
A.西北太平洋地区生成的台风数减少 B.②洋流减弱,冷海水上泛减少
C.沃克环流减弱,秘鲁沿岸降水增加 D.副热带高压增强,东南信风增强
13.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 )
A.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②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①洋流沿岸多分布沙漠气候 D.③洋流的形成与极地东风有关
智利竹筴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下图示意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智利竹筴鱼的生活习性是( )
A.冬季产卵 B.顺流洄游
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
15.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
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
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
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和大气是地球上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它们之间有着广闽的交界面。二者通过各种尺度的运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物理量的交换,从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下图为美洲中部地区等高线图。
(1)说明N地比M地年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
(2)根据海一气关系并结合地形,分析甲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类似,热带印度洋中也存在气候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简称IOD)。它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上空的大气环流。
(1)说出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部水温的差异,并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2)当IOD指数为正数时,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解释其合理性。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图1是在正常年份形成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使得赤道附近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图2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水表面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比较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侧洋面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说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近洋面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陆分别应该预防的气象灾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厄尔尼诺的原理进行分析,据图正常年份大量温暖海水受信风影响向西流,太平洋东部海区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气温较同纬度西部海区气温较低,导致南半球太平洋东西两岸出现温差,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太平洋东部海区温度低,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太平洋西部海区即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A、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异常增温,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温暖海水向东流,赤道逆流方向也是向东流,势力会增强,A错误;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南美西部干旱区降水增多,可能干旱区突降暴雨,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显示出了海洋热量存储的释放,由于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已经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冰川储存量减少,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低于0.5℃)度的现象。所以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温度低、西部温度高,因此东部海水上泛、气流下沉,西部海水下沉、气流上升;地面气流和表层海水从东部到西部;高空和洋底相反,B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受拉尼娜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冬季海洋气温本来就比陆地高,这样一来更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使得洋面上形成更明显的低气压,从而增强了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冬季风源于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强大的冬季风使我国东部地区较往年偏冷、偏干,极强冷空气南下易造成寒潮等气象灾害,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2009年8—12月海水距平温度明显上升,而秘鲁鳀是冷水性鱼类,所以鱼类会减产,B正确;第一渔汛阶段以4—6月为主汛期,第二渔汛阶段以11—12月为主汛期,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汛期的水温更低,因此渔获量更大,A错误;5月立夏,当地水温不是一年中最低,所以不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捕捞时期,C错误;顺洋流迁徙会到低纬度,水温会升高,D错误。故选B。
6.答案:A
解析:2007年,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距平温度偏低。当地发生拉尼娜现象,因此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干旱加剧,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海区温差变大,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降水偏多,秘鲁寒流势力较强,A正确。故选A。
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两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同时因纬度较低,蒸发较大,所以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数值较小,D正确。故选D。
8.答案:D
解析:图示显示,低纬地区海洋水量平衡为负值,陆地水量平衡为正值,这主要是受海陆间水循环的影响,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使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水量平衡产生差异,D正确;海洋降水量大于陆地,海洋蒸发量大于陆地,陆地向海洋输送径流,不输送水汽,A、B、C错误。故选D。
9.答案:D
解析:阿拉伯海受副高影响时间长,降水少、注入径流少,气温高、蒸发强烈,盐度常年较高;孟加拉湾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注入径流量大,盐度较低;夏季受西南季风和海陆轮廓影响,阿拉伯海一部分海水沿着印度半岛东侧流向东北进入孟加拉湾,使两海域盐度差异减小,洋流不是两海域盐度差异大的影响因素,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孟加拉湾雨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在10-12月期间雨带南移至孟加拉湾南部,海湾南部雨量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处在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转换的期间,风速较小,海水蒸发量相对较小,造成该地区盐度显著降低,①③正确,A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印度洋赤道海区海气年净淡水通量东部小于西部,盐度东部低于西部,说明赤道海区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推断印度洋赤道海区上空的气流应是东部上升,西部下沉,B正确。[命题意图]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沿海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本题组以印度洋低纬海区的多年平均表层盐度和海气淡水通量为背景,考查盐度的影响因素和季节变化,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这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增强,东南信风增强,赤道逆流减弱的结果,D符合题意;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赤道附近太平洋西侧温度偏高,海域上空更容易热扰动,容易出现热带气旋,因此西北太平洋地区生成的台风数有可能增多,排除A;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由于东南信风增强,则②洋流附近的离岸风增强,上升流增强,冷海水上泛增强,排除B;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水温异常下降,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加大,则沃克环流增强,秘鲁沿岸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减少,排除C。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由流向稳定的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构成,流向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A错误;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B正确;①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沿岸无沙漠气候分布,C错误;③洋流为西风漂流,其形成与盛行西风密切相关,与极地东风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成鱼洄游路线大部分纬度相对较高,位置偏西,幼鱼洄游路线大部分纬度相对较低,位置偏东,南半球中高纬处距南极大陆较近,受西风漂流带来的寒流影响较大,中高纬海区温度较低;低纬处受寒流影响较弱,温度高,故可推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C正确。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推测,幼鱼活动范围主要受海水温度的影响,对低水温海域的适应性不强,同时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该海域位于东太平洋。根据所学海一气相互作用知识可知,与正常年份相比,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较高,拉尼娜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较低,故厄尔尼诺年幼鱼活动范围应向高纬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拉尼娜年幼鱼活动范围应向低纬方向收缩,即向北偏移,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故选B。
16.答案:(1)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暖湿气流,M地形平坦,抬升作用不显著,降水较少;N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抬升作用显著,多地形雨。
(2)甲海域受东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向东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补偿损失海水;同时带来丰富营养盐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甲海域(东)北部陆地有一缺口,狭管效应影响,可增强风速。
解析:(1)结合纬度可知该地区地处低纬,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暖湿气流,M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水汽抬升作用不显著,降水较少;N地地形为山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抬升作用显著,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2)甲海域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在该区域为离岸风,在离岸风的影响下,表层海水向东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补偿表层流失的海水,同时从海底带来丰富营养盐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由图中等高线可知,甲海域(东)北部陆地有一缺口,受地形的狭管效应影响,甲海域东北信风实力强,可增强风速,上升补偿流更强。
17.答案:(1)热带印度洋海域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受其影响,印度洋上赤道暖流减弱,输往印度洋西部的暖海水较少,水温低;同时受索马里寒流(或沿岸上升流)影响,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低。印度洋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赤道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2)当I0D指数为正数时,即印度洋西部海温高于东部海温。此时印度尼西亚温度低,气流下沉,降水少;持续干旱少雨,可燃物蒸发变干,易出现森林火灾。
解析:本题组以印度洋偶极子为背景材料,考查海一气相互作用下的水热平衡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1)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印度洋东西部海域传输,根据图9大气环流信息,可知东部水温高于西部。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印度洋上赤道暖流减弱,输往印度洋西部的暖海水较少,同时在索马里寒流(或沿岸上升流)影响,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低。印度洋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赤道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2)I0D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当I0D指数为正数时,即印度洋西部海温高于东部海温。此时印度尼西亚气候出现异常,温度较西部海域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长时间的干旱少雨,导致可燃物蒸发变干,易出现森林火灾。
18.答案:(1)东侧低,西侧高。原因: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
(2)自西向东。形成过程: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近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近洋面形成低压,近洋面的大气由西侧高压流向东侧低压。
(3)东岸:洪涝。西岸:干旱。
解析:(1)太平洋的东侧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水温低;西侧受暖流的影响,水温高。
(2)由材料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洋面形成低压;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侧温度低,气流下沉,近洋面形成高压,洋面附近的气流由西侧的高压流向东侧的低压。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沿岸降水增多,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部温度低,气流下沉,沿岸易发生旱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