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1.会书写“谜、倾、御”等14个字,能认读“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难点】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主动性,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天空就赋予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很多文人墨客也从中获取了很多创造灵感,相信大家都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学过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篇。今天呀,咱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往天空的更深处——宇宙,来探索一番。
2.齐读课题:11.宇宙生命之谜(课前板书)
3.解读课题:谜——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出示要求,指导自读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文章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做好相应标记。
2.出示字词,指导认读
①宇宙之谜 高尚 厌氧菌 角 揭开
*厌氧菌: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条件中生长地更好的细菌(按字面意思猜词)
【链接课文】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几位重要的。(第3段)
②斑点 干燥 沙漠 磁场 抵御(指导书写)
*燥:干燥;躁:急躁;操:操作;澡:洗澡
③因素 海盗号 培养 稀薄
【链接课文】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第7段)
*薄:(1)báo,与厚相对,薄膜;(2)bó,微、少,薄田;(3) bò,一种草本植物,薄荷(根据读音猜词)
④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枯萎 考察
3.排序:银河系,太阳,宇宙,地球→地球<太阳<银河系<宇宙
【链接课文】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第2段)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联系上下文猜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导语,明确阅读目的
课件出示: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问题。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方法一:带着问题读)
2.浏览全文,概括大意
(1)批注一:浏览了这一段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批注二: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词句,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方法二:略读)
(2)活动:略读知内容
提出问题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分析问题 1.哪些天体上可能存在生命呢?
2.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①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②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探求结论 1.发现太空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
2.持续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
*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3)概括:这篇文章围绕着……写到了……最后留下了……
四、布置作业,巩固内化
识记并抄写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课文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宇宙生命之谜》的整体脉络,这篇文章围绕着“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写到了科学家的一些分析,最后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
二、深入分析,掌握关键信息
1.批注三:这一段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画出关键词帮我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批注四:这段的段首提到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我知道这些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方法三:精读)
2.活动:精读提信息
①圈一圈:天体上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存在生命的条件(关键词)
适合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②划一划:哪些行星不存在生命?为什么?
行星 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关键词)
1.水星 表面温度极高
2.金星
3.木星 表面温度极低
4.土星
5.天王星
6.海王星
三、方法迁移,灵活运用
1.探究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预设:科学家的判断是一步步进行排除的,有一定先后顺序和步骤。①首先,科学家按照温度、水分、大气、光热四个条件排除六大行星;
②其次,根据理论研究,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
③接着,通过近距离观测和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④最后,科学家提出新的猜想,分析其他可能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探究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1)理论研究
必备 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适合的温度 温度很低 否
必要的水分 非常干燥,水汽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 否
适当的大气 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 否
足够的光和热 没有磁场,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否
*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
①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0μ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层犹如一件宇宙服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②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
③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
(2)实地考察
①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②地表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3)结论: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但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查阅资料来探索更多可能性。(方法四:拓展阅读)
*课文所出示的最新证据来自1976年,如今已是2021年,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资料,以求更好地达成阅读目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布置作业:《语文-基础训练》相应习题。
2.推荐课后阅读书目:《少儿科普百科》(第一卷:宇宙-太空-地球篇)、《宇宙的奥秘》。
3.结束语: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不是孤独唯一的存在?还有没有像地球这样美丽的家园?也许需要我们永恒的探索,但这就是“谜”的魅力。我们相信科学,今天的种种研究都是在不断地积累经验,相信总有一天会解开这个谜题,而你们就是“宇宙生命之谜”的开拓者之一。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板书设计]
11.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 宇宙生命之谜 带着问题读 略读 精读 拓展阅读分析问题存在条件探求结论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