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8 11: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主要人物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能说出自己的读书目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人物与事件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说出自己的读书目的。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新学年开学的一堂课上,我们的魏校长就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有的孩子说——课件出示:为家父而读书
而有的孩子说——课件出示:为明理而读书
也有孩子说——课件出示: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而有一位同学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点名让那个同学回答,那个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课件大字号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师: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周恩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这个故事相关的课文。请读课题!
3.课件出示,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围绕周恩来写了哪几件事?自己试着去概括一下?(课件出示默读提示)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2.交流展示
师: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概括(板书:立志振兴中华 耳闻中华不振 目睹中华不振 )
预设:
生1:第一件事情是周恩来在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的问题
师:他是怎样回答魏校长的问题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这就是周恩来所?(立下的志向)立志干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可以简单概括就是“立志振兴中华“。第二件事情谁来概括?
生2:伯父告诉周恩来中华不振。
师:也就是周恩来耳闻中华不振。第三件事情谁来概括?
生3: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
师:他亲眼看到了,也就是他目睹中华不振。
3.小结
师:抓住主要人物,让我们很快就概括出了课文中讲了三件事。我们来看看这三件事,如果让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排序的话,你觉得应该是先发生哪件事,再发生哪件事呢?谁来排序?
指生说
师:可是课文不是这样写的,课文是先写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也就是事情的结果,再写?(起因和经过)这样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倒叙)那么你能不能把这三件事情串联起来说一说呢?自己先说说看。
师:谁来试一试?
指生说
师小结:同学们,今后我们就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概括出每件事情,把他们串联起来说一说,就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立志原因
1.默读课文,做批注。
师: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我们知道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指生说(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
师:那当时的中华如何不振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1-16自然段,根据老师的学习提示完成学习任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指生读:
①找一找:用横线画出具体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
②读一读:反复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③批一批:在自己找到的句子旁边空白处批注此时你的体会。
师:大家明确学习要求了吗?开始。(5分钟)
学生学习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合作
师:同学们,下面请你和小组同学交流你批注的句子,去学习一下别人的批注,再对自己的批注进行修改补充。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
师: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体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哪位同学来说说?
请生说(链接随机)
预设1:目睹中华不振部分(16自然段)
师:你的心情怎样?(愤怒)来,你愤怒地读一读!
指生读
师:谁还和他有同样的心情 你来读!
师:谁再来读?你来!
师:大家觉得愤怒吗?是的,大家一起读!
师:和你们同样愤怒的,还有当时围观的中国人,找到相关句子了吗?你来说。
生说。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愤怒的?(他们都紧握着拳头)是什么让他们紧握起拳头?(指生说)这件事情让你感到?(愤怒)把你的愤怒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我听出了你的愤怒。
师:让我们一起紧握起拳头读一读!
师:此时,你紧握起拳头,你想惩处谁?
指多生说
①中国巡警
师:觉得中国巡警也应该惩处,因为他——颠倒黑白,是非不
②外国人
师:这个外国人则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你们觉得他该不该惩处?要不要惩处?想不想惩处?可是谁又能怎么样呢,因为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
师:是呀,这时你什么都做不了,你有什么感受?(无奈)读一读!我感受到了你的无奈。
我们一起读一读!
预设2:耳闻中华不振部分
师:你再愤怒再无奈都无济于事呀,谁再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中华不振的地方?
出示11自然段相应语句。
师:听到伯父说到这样的话,你体会到什么?(愤怒或中华不振)
(你感受到了愤怒是吗,带着你的愤怒来读一读!还有与他不一样的感受的吗?)
(明确:中华不振)
师: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读一读!
师:你已经把你的感受完完全全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了。谁对这句话感受还比较深的?读一读。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4.明时代背景,晓周恩来
师:同学们,刚刚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是四个字——生:中华不振。为何会中华不振,大家课前对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了了解,谁能简单地来说一说?
指生说
师:通过收集资料相信大家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一定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明白了中华不振背后的原因。那你们知道此时少年周恩来生活的东北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吗?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回到那不堪回首的一百多年前。
课件出示视频。
师:在东北的所见所闻给少年周恩来带来了强烈刺激,国家和民族的危机让他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于是就有了课文前面的那一幕:
课件出示句子:有位同学……
师:你们可知他在思考着什么?
指生说(拯救中华)
师: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在修身课上当魏校长提到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课件出示,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当魏校长又一次追问时,他铿锵有力地回答道,指课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12岁时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课件出示:1917年,十九岁的周恩来要去日本留学,他在给同学的赠言中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
师:这表明让中华崛起,中华腾飞是他一贯的志向。东渡日本前他又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救国诗篇,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
课件出示,生自由读。齐读。
师:你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根据课前的预习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指生说,课件出示
师: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们知道周恩来去日本求学是为了什么吗?
指生说
师:在这样情况下他写下《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充满壮志豪情的著名诗篇,表达了他立志学习本领,促进中华崛起的决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生读。
师:同学们,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之所以与其他同学不同,不仅仅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他认识到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救国的道路。可以说振兴中华这个远大志向伴随了周恩来整个求学生涯。
课件出示三个求学阶段
5.拓展延伸
师:他曾经说(出示):“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如今的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帝国主义再也不敢欺凌我们。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注意说清楚理由。
指生说
6.课堂总结
最后让我们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文字向周总理保证,向祖国保证,今天的我们为民族振兴而奋斗。起立!一起朗诵。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