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历史
一、选择题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海陆分布以及地形起伏不断变化。下列山脉中,属于新生代形成的是( )
①喜马拉雅山
②安第斯山
③大兴安岭
④阿尔卑斯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亿2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栖息于树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鸣叫。体长十几米的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体形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m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很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各种昆虫。真是一幅“万类竞自由”的景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该时期出现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孢子植物 D.蕨类植物
5.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
B.晚期出现了人类
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D.这一时期的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近日,广东省河源市博物馆的黄氏河源龙化石入选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寻找中国美丽化石”名单。黄氏河源龙化石在广东省东北部的河源地区发掘出土。下图为黄氏河源龙复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复原景观图推测黄氏河源龙可能是恐龙向______演化的中间生物( )
A.哺乳动物 B.鸟类 C.两栖动物 D.鱼类
7.黄氏河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石炭纪 B.三叠纪 C.白里纪 D.古近纪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原核生物演化出了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时间是(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9.早古生代早期空前繁盛的生物是( )
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生物 D.海洋无脊椎动物
10.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中,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这个事件发生在(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2022年6月19日,长相奇特的三眼恐龙虾又在澳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稻池里被发现。据专家介绍,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2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因为和恐龙共同度过一个地质年代而得名。下左图为被发现的三眼恐龙虾照片,右图是地质年代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材料推断,三眼恐龙虾和恐龙共同度过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 B.中生代 C.古生代 D.新生代
12.“恐龙时代”是地质历史上的重要造煤时期,当时的主要成煤植物种类是( )
A.海生藻类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3.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元古宙中后期
B.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太古宙形成雏形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出现了个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
D.新生代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和北京猿人复原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丙、丁四幅图片,按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丙—乙—丁—甲 D.甲—丁—乙—丙
15.乙图中的生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
二、非选择题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恐龙生活在____代,该时期包括____、____、____。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的时代”。在该时代末期,发生了____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
(2)图中动物已经灭绝,你认为该动物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恐龙生活的时期生物进化的表现。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中,发现了全球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其中,奇迹秀山鱼是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有颌鱼类。奇迹秀山鱼生活在4.4亿年前,科研人员表示,奇迹秀山鱼等一批古鱼类化石的发现,是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为人的关键证据。下图为奇迹秀山鱼复原立体图。
(1)奇迹秀山鱼生活在______(填地质年代),其生活环境为______;奇迹秀山鱼属于______(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2)奇迹秀山鱼生活的地质年代后期,气候变干,水源稀少,一些______(填“两栖”或“爬行”)动物慢慢进化为______(填“两栖”或“爬行”)动物,此时,______植物开始出现。
(3)列举三种与奇迹秀山鱼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动物。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大灭绝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地球上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科学家认为:海平面降低,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浅层大陆架暴露,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海平面上升,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里也缺氧。同时研究发现:海平面的升落与地球表面冰川体积关系紧密,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冰川凝固,海平面下降。下图示意地球物质历史上五次大的生物大灭绝时期生物灭绝比例及其对应的地理现象。
(1)据图文材料归纳地球历史上前四次生物大灭绝时期共同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推理依据。
(2)概括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
(3)一般认为,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大量高密度尘埃弥漫在大气中,导致地球表面的光照,引发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绿色植物死亡,同时地表气温 ,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由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即③时期。①是太古代,②为元古代,④为中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大的山脉,形成于新生代,大兴安岭为低缓的山脉,应是形成后被外力侵蚀所致,形成较早,B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读材料,注意关键词“恐龙”、“1亿2千多万年前”等信息,恐龙是中生代的代表动物,C正确。故选C。
4.答案:B
解析:该题描述的是“中生代”,中生代的代表植物是裸子植物,B正确;被子植物是新生代的代表植物,A错误;孢子植物包含有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等,是中生代以前的代表植物,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A正确;人类出现在新生代,B错误;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晚古生代,C错误;三叶虫灭绝于早古生代,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黄氏河源龙是一个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新品种,最可能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生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黄氏河源龙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部分特征,说明其存在于中生代末期,即白垩纪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元古宙时,蓝细菌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了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B正确。故选B。
9.答案:D
解析: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A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三眼恐龙虾2亿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读图可知2亿年前地质年代正是中生代,B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裸子植物为主;中生代末期大量裸子植物死亡,埋藏于地层中,在漫长岁月后形成了煤炭,C正确。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太古宙中后期,A错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在古生代形成雏形,B错误;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D错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出现了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C正确。故选C。
14.答案:D
解析:甲为三叶虫,古生代寒武纪三叶虫最为常见;乙为恐龙化石,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丙为北京猿人,新生代第四纪人类出现;丁为鱼类化石,古生代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结合地质年代划分,按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为:甲—丁—乙—丙,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5.答案:D
解析: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乙图为恐龙化石,恐龙为爬行动物,故中生代恐龙繁盛,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1)中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生物灭绝
(2)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气候恶化,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3)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该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一时期恐龙等爬行动物空前繁盛,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该时代末期,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了生物灭绝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
(2)一般认为,6500万前,发生了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造成地球气候恶化,生物大量死亡,恐龙因环境变化及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3)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的时代,裸子植物逐渐向被子植物进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在后期出现了小型哺乳动物。
17.答案:(1)古生代(早期);温暖的浅海;脊椎;
(2)两栖;爬行;裸子;
(3)三叶虫、笔石、鹦鹉螺。
解析:(1)奇迹秀山鱼生活在4.4亿年前的古生代的志留纪(早期),其生活环境为温暖的浅海环境;奇迹秀山鱼属于脊椎动物。
(2)奇迹秀山鱼生活的地质年代后期,气候变干,水源稀少,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为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行动物,此时,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3)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温暖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18.答案:(1)特点:气候变冷(气温下降)。依据:四次生物灭绝期间都发生过海平面下降,这种变化与气候变冷紧密相关。
(2)过程:气候先变冷,后变暖。
(3)减弱;降低。
解析:(1)从图中可知,前两次气候变化特点是气温降低;二叠纪末期和三叠纪晚期海平面先降后升,结合所给材料可知,气温也先降低后升高。所以前四次生物大灭绝时期共同的气候变化特点为气候都在变冷,是由于四次生物大灭绝时期都发生过海平面下降,这种变化与气候变冷紧密相关。
(2)从图中可知,二叠纪末期海平面先降后升。气温降低,冰川凝固,海平面下降;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以二叠纪末期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3)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尘埃弥漫在大气中,会遮挡光照,导致地球表面的光照减弱,引发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绿色植物大量死亡,食物减少。弥漫在大气中高密度尘埃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气温降低,海平面下降,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大气中的高密度尘埃以及气温、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的变化,食物的匮乏,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