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周周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周周测(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8 12: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左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铝层在海洋可能出现缺失 B.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D.岩石圈属于外部圈层
2.结合图上图右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30.1°N,87.8°E)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震感。下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
B.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呈负相关
C.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
D.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4.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C.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
D.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烈度相同
5.假如有一天我们能“遁地”前往地球另一侧去看看,从日喀则市垂直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前进,在穿过地心前,我们依次穿过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软流层-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C.岩石圈-软流层-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2022年11月2日17时13分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北纬41.68度,东经92.70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岩石圈底部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壳
7.岩石圈的组成包括图中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据图推测我国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珠穆朗玛峰 B.长江三角洲平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b、c分别为( )
A.上地幔、硅镁层、硅铝层 B.硅铝层、上地幔、硅镁层
C.硅镁层、硅铝层、上地幔 D.硅铝层、硅镁层、上地幔
10.a、b两层相比( )
A.a层密度较小 B.a层铁和镁比重较大
C.b层在大洋地区缺失 D.b层铝的成分相对较多
11.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太行山地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13.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 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大气圈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
C.岩石圈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D.生物圈是最重要的圈层,由生物组成
15.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二、非选择题
16.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面;②__________面;③曲线代表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____。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发生后,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下图为学生用电脑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1)下列有关地幔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以古登堡面与地核分界
B.上地幔顶部是岩浆的发源地
C.上地幔顶部主要是岩石物质组成
D.上地幔处于熔融状态,横波不能穿过
(2)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____。
(3)通常根据____推断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____。
(4)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德天瀑布(下图)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说出图中涉及到的地球圈层有哪些?
(2)根据地球历史的演化历程,写出图中植物的主要演化过程。
(3)图示山脉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其形成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代。
(4)图中植被茂密,简述其与太阳辐射间的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硅铝层在海洋可能出现缺失,A正确;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答案:C
解析:从图中看,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竖波和横波速度都增加,A错误;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在E图层内检测不到,B错误;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C正确;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圈层为莫霍面之上的地壳,地壳厚度与距海远近不存在正比关系,A错误;读图可知海拔越高,地壳厚度整体越大,B错误;横波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会突然消失,但经过莫霍面时不会消失,C错误;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模上部,即②圈层的上部,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评估地震造成的破坏性,需要考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类活动强度,震源处位于地下10千米,没有人类活动,不是破坏最严重的地点,A错误;地震发生时,横波造成地面物体前后或左右摇晃,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囊感明显,B正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极,本次地震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的震级相同,C错误;烈度是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喀则市与拉萨市的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性能等不同,故烈度不同,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地球内部从外向内依次为地壳一莫霍面一地幔一古登堡面一地核,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为岩石圈,故从日喀则市垂直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前进,在穿过地心前,我们依次穿过的是地壳一莫霍面一地幔一古登堡面一地核,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壳厚,平均为33千米;洋壳薄,平均为6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地区地下深度为7千米处,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慢顶部,因此包括图中的①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厚度特点是地壳厚度不均匀,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四个地区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最高处,因此应该是地壳厚度最大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图中a层位于地壳上部,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地壳中缺失,应为硅铝层;硅铝层之下为硅镁层,即b层;地壳之下是地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A
解析:由上题可知,a层为硅铝层,主要成分以硅、铝为主,密度小,位于硅镁层之上,大洋地区可能缺失;b层为硅镁层,主要成分以硅、镁为主,密度大,分布具有连续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中,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四个选项中,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因此地壳厚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B正确。故选B。
13.答案:A
解析:乙圈层为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正确。故选A。
14.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A错误;水圈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B正确;岩石圈为人类提供部分活动空间和部分资源,C错误;生物圈占有大气圈下部和水圈全部,还包括岩石圈上部,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读图,根据各序号所起作用判断:①是供水、蒸发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③供给氧气,应为生物圈;②为生物圈供给养分,应为岩石圈;④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故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C正确。故选C。
16.答案:(1)莫霍 古登堡 纵波 横波
(2)地核 地幔 地壳
解析:(1)由于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根据这一特点,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是莫霍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增加)、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消失),故结合图中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判断①为莫霍面,②为古登堡面,③为纵波波速变化曲线,④为横波波速变化曲线。
(2)据上题,地球内部圈层(从上到下)分为地壳、地幔、地核。故A为外核(地核分内核和外核)、B为地幔、C为地壳。
17.答案:(1)AC
(2)上下颠簸
(3)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4)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避震及逃生技能。
解析:(1)据图和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古登堡界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A正确;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B错误;上地幔顶部主要是岩石物质组成的,C正确;横波能通过地幔层,D错误,故选AC,
(2)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不能感受到横波的存在,只能感受到纵波的存在,所以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3)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有差别,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也不相同,横波只在固态中能传播,纵波能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物质密度的差别也影响传播速度等等。据此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纵波产生上下震动,此时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大,建筑物此时一般不会倒塌,之后横波才到,横波使建筑物产生左右摇摆,此时建筑物才会倒塌,一般部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对建筑物是否会倒塌影响较大。可以根据建筑物抗震系数选择救援的先后顺序,建筑物抗震系数低,倒塌损害大,应最先救援。
(4)面对地震灾害发生,学校和家庭可以依据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加强地震遇生演练,一二楼的人;在地震发生时就要马上向外边空地逃,只要快速有序,基本上都可以跑出来。三楼和三楼以上的人: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向外跑,而是要就近选择相对安全的躲避地点。同时准备地震急救包,救援过程中,减少人员伤亡;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及逃生技能,面对灾害,不要慌乱,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式。同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减少建筑倒塌的砸伤,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18.答案:(1)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蓝藻(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陆地上的低等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新生
(4)纬度较低,太阳辐射量大。
解析:(1)图中涉及到的地球圈层有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植物的主要演化过程为蓝藻(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陆地上的低等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图示山脉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其形成的地质时期是新生代。
(4)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量大,故植被茂密。
2